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養正氣可以御邪氣

養正氣可以御邪氣

中華養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注重養生,才能遠離疾病,獲取更多養生知識,請點擊右上方「關注」

《黃帝內經》「五勞所傷」中的「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以及「多言傷氣」等均是一種失衡,是告誡人們過勞傷身,而適度的勞動有益於身心,不僅不會成為病源,反而幫助人們遠離疾病。

《素問·舉痛論篇》曰 :「余知百病生於氣也 , 怒則氣上 , 喜則氣緩 , 悲則氣消 , 恐則氣下 , 寒則氣收 , 炅則氣泄 , 驚則氣亂 , 勞則氣耗 , 思則氣結。" 這段話高度概括了人體疾病的發病與病理機制,認為氣機失調是疾病發生的基本機理。

「養氣」就是要避免氣機的失衡,使得人體氣機的的升降出入處於相對平衡協調的正常狀態。

人體生病不外乎內因(怒、喜、思、憂、恐等情志因素)和外因(風、雨、寒、暑等賊風邪氣),所以善於養生的人,要消除內在的過喜、過怒、過哀、過樂等不良情緒,外避賊風邪氣,適當活動,這樣才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除了保持情志的平和與避免「邪氣」,還要通過一些養生調攝的方法來順應自然、協調陰陽、保護正氣。在天氣寒冷的季節,人們往往會感到手腳冰涼,而陽虛體質者對這種體會更加深刻,此時,如果趁熱喝碗熱薑湯,身體就會感到舒服、暖和。熱乎乎的食物入胃,能讓我們感到溫暖,古人稱之為陽氣的溫煦作用。衛陽在外,保護著人體,是人體防禦疾病侵犯的第一道牆,由於它浮行於脈外的肌膚腠理,又叫「浮氣」。這種氣能溫煦肌膚手腳。古人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至一陽生,陽氣慢慢「長大」,此時風寒之邪容易傷害身體,所以冬末春初應注意禦寒保暖,春季應該順應自然界的陽氣生髮之「象」,積極鍛煉身體,以促進陽氣的升發。秋冬之時,天氣乾燥,耗傷陰液,此時人們又喜食辛溫之品以致內火生而傷陰,故秋冬之時宜服用滋陰之品或塗抹滋潤護膚之品以防燥邪,並保持室內空氣的濕潤。禦寒以養人體之陽,防燥以養人體之陰,即順應自然,使得人體呈現一派陰陽平衡的「正氣」。

探討養生之道,覺得有用可以點贊分享哦

你練過哪些健身氣功項目 (多選)

0人

0%

八段錦

0人

0%

華佗五禽戲

0人

0%

吐氣六字訣

0人

0%

少林易筋經

0人

0%

其他

0人

0%

從不

投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