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廈門新生兒疾病篩查將達30種 早干預有助患兒健康

廈門新生兒疾病篩查將達30種 早干預有助患兒健康

-採集足跟血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

台海網3月1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昨日是國際罕見病日,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作為廈門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該院目前開展4種新生兒疾病的篩查,其中兩種就是屬於罕見病。近日,該院還將增加26種遺傳代謝病的篩查,其中有不少都屬於「罕見病」。這也意味著廈門的新生兒疾病篩查將達到30種。

遺傳疾病早干預早治療,患兒也能很好地成長

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青年學組委員陳晶告訴記者,對新生兒開展遺傳疾病篩查,可以及早診斷、及時治療,防止孩子以後發生智力障礙、發育及行為異常。「許多患病的新生兒通過早期干預和治療,可以很好地成長,智力、行為、發育和正常孩子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甚至很優秀。」

小陳在嬰兒期發現得了苯丙酮尿症,通過吃特製的奶粉,平時注意飲食,避免了該病症對神經系統的損害。目前,小陳在香港高校就讀。

陳晶說:「篩查為陽性時,有些家長根本不放在心上,也不來及時治療。如果沒有早期干預治療,將給孩子帶來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

除了新生兒疾病篩查,還應關注孩子發育情況

前天下午,前來複診的小美已經4歲了,正常4歲女童身高應該達到103.1厘米,但她的身高只有80.7厘米。經醫生檢查,小美被確診為軟骨發育不全症。她的身高最多只能達到1.3米,目前尚未有很好的治癒方法。

陳晶提醒家長,除了新生兒疾病的篩查,家長還應當注意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不要小看矮小,背後可能是「罕見病」作祟。「罕見病」有很大一部分是遺傳性疾病,雖然有些「罕見病」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是對於計劃生育二胎的家庭來說,及早發現並通過遺傳學的干預,可以預防下一胎再患上「罕見病」。陳晶說:「家長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理,以為第一胎患病了,第二胎應該不會,其實遺傳性疾病每一胎的患病率都是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海網 的精彩文章:

人事大改組 蔡英文整隊拼選戰
湄洲媽祖祖廟為台灣花蓮地震災區誦經祈安義捐

TAG:台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