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最早的孔雀藍釉瓶出土,流傳千年卻鮮為人知,低調而神秘

我國最早的孔雀藍釉瓶出土,流傳千年卻鮮為人知,低調而神秘

孔雀藍釉瓶

孔雀藍釉」又稱「法藍」,是以銅元素為著色劑,燒制後呈現亮藍色調的低溫彩釉。其釉色之名稱是以孔雀羽毛為標準,釉色偏綠的稱孔雀綠,釉色偏藍的稱孔雀藍,也有人稱之為「法翠」、「法藍」等。釉光華麗,品種豐富多彩,而且在此基礎上又發展成了法花,大大豐富了中國陶瓷品種。

1965年,福州市新店鎮劉華墓出土。口徑15厘米、腹徑4.2厘米、底徑17厘米、高74.5厘米,瓶頸肩間附有四個綯紋環耳,肩腹部飾四道粗繩狀堆紋,通體施孔雀藍釉。

此瓶在劉華墓中是作為長明燈使用的,底部以石雕覆蓮器座固定,共出土3件,福建博物院擁有的是品相最好的一件,另兩件在福州市博物館。據推測,這種陶瓶是古代波斯的舶來品。收藏於福建博物館。

孔雀藍釉瓶是從乳濁釉向透明釉發展的過渡產品,在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且全世界僅存此3件,故格外珍稀。

至於其來源,當與當時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發達的海外交通貿易密切相關。五代閩國時期,王審知等統治者積極推動海外貿易,「招徠海中蠻夷商賈」,福州、泉州等地的貿易港口因此形成「填郊溢墎,擊轂摩肩」的繁榮景象。劉華墓出土的孔雀藍釉陶瓶,當是通過當時的海外貿易渠道輸入福州的。

清乾隆·孔雀藍色玻璃長頸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劉華墓出土的這3件來自異國他鄉的孔雀藍釉陶瓶,在歷史的長廊中熠熠生輝,同時訴說著千百年前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程。這些表明在中國陶瓷大量輸入中亞、西亞的時期,也有少量的外來品傳入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瑰寶 的精彩文章:

我國古代寫意花鳥畫集大成者的精絕之作,不愧「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譽
稀世之寶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不知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湛瀘劍?

TAG:國之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