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家文化的核心要點與價值觀修鍊

儒家文化的核心要點與價值觀修鍊

儒家文化是我們幾千年中華文明的官家正統文化,走的是世間法治世的路子。儒家最高明的學問是講中庸、中和、中正、中道,並非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屬世間的不了義法,即不究竟法。

中道理念影響深遠,而且水乳於我們的生活,例如:

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叫中國?

為什麼我們華夏民族被稱為中華民族?

為什麼中國醫學叫中醫?

為什麼以前的宰相又叫中堂?

……

前兩年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熱播的,反映晉商喬家三百年創業傳奇的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你可以多次發現鏡頭特寫在它的正堂扁額「在中堂」三個字上。這個堂院現在已經成為文化遺產被保護起來了。為什麼喬家先人要注重「在中」?究竟什麼是「在中」?要在什麼之「中」呢?「在中」在商道中究竟有什麼重要意義?

另外,國民黨的領袖人物蔣介石的名字,姓蔣,名介石,字中正,似乎也有些端倪。為什麼其父母為其取名為「中正」?有什麼文化淵源嗎?

這個名字如果追根溯源,可以發現《周易》上有其出處。《周易》八八六十四卦有一卦為《豫卦》,下坤上震,震為雷為龍,出於地上,上行下隨,屬於建侯行師,建立功業的卦象。豫是中原地域河南省的別稱,古代所謂逐鹿中原一統江山。六二爻的卦辭為「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不終日,以其中正也。」

什麼意思呢?「介於石」,即象磐石一樣傲然獨立;「不終日」,每日勤勉不懈怠,這是一種很純正的狀態;「貞吉」,因純正而大吉大利。「不終日,以其中正也」,人之所以能每日勤勉不懈怠,是因為其能持守中道——正道的緣故。

蔣介石、蔣中正,其名與其一生倒是很一致,歷史並不弄人。隨孫中山北伐創立帝業,一輩子在各大軍閥中玩勢力平衡,最後終守孤島。玩平衡是術,乃為己之機用謀略層面,屬外平衡,有損德之嫌,非是真正從內在心性上持守平衡,內平衡才是德性修為的根本。不合道,定不能久,必然敗落。所以蔣先生吃一生敗仗似乎也是定數使然。

我們再來看看,究竟什麼是「中」呢?「中」與我們默認的辯證知識及自我知識結構究竟存在怎樣的關係?如何來「守中」呢?

與蔣介石同時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一的周恩來總理,典型的儒家宰相修為,所以在文化大革命時被稱為「孔老二」而被批。政治上的平衡水平極高,甚至以自己的信仰原則為代價。所以外國人評論周總理為「一個走鋼絲繩的政治家」。毛澤東在唯一一次出國赴蘇聯參加共產國際會議,接受記者採訪時評論周總理說「這個人不左不右,但是個好人」。點評得倒很是貼切。

走鋼絲繩講究的平衡水平,即不左不右,不左不右者,不偏不倚,中也。

有左右兩邊才有中的概念產生,「中」系以世道二元之論為基礎。中也者,正也。不正即歪,中即正,所以真正的中道即是正道,是謂「中正」。守中才能培養正氣。但如果象蔣先生那樣只在外在謀略上玩術的平衡,則一樣應合陰陽太極規律,屬「中」之「陰」,非真正的正道啊。

另,兩邊平衡為中,陰陽平衡就能和睦相處,就能和,是謂「中和」。太極圖就是很好的象徵,始終保持著陰陽平衡。

所以,四書五經的《中庸》開篇就論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什麼是中呢?

孔子的孫子子思說啊,喜怒哀樂之類的情緒別亂生髮出來,即未動情、動念就是中。否則,就會如道家所說「情動乎中,必搖其精」。換句話說不亂動情是「中」的狀態。不亂動情是否等於不動情,是否就是無情呢?雖然表面結果一致,但卻不一樣,還不能等於。無情是有情的對立反面,不亂動情,是有情而不亂情。

如佛菩薩乃大慈悲者,就是大有情者,並非無情,所以才會來幫助世間有情眾生覺悟。佛就是大覺悟者,菩薩(即菩提薩陀)就是覺悟有情眾生的意思。因此說,有情而不亂動情為中、適中。如世間連情都沒有了,哪裡還會有適度的中的概念呢。

為什麼子思要用喜怒哀樂之情來表示中的理念呢?因為喜怒哀樂即是情的組成和表達,情為社會總根,世間社會的亂像皆由此出。大家可以參參,人為什麼會喜怒哀樂呢?因為什麼?在為誰?為誰的什麼?

說到底不就是時刻在「為我」,為我的價值得失而計較嘛。所以才會有吉凶悔吝,易經說「吉凶悔吝者,失得之象也」。計較是個什麼過程?平衡過程,所謂左三三右三三。這就是「情」的真實態,世道之人一輩子不就是沉淪其中不得解脫嘛。

有情又動了情又是什麼狀態呢?

子思又說了,一個有情人動了情,如果能始終持守中正,不偏向某方,就叫做「和」。其實也是動中之靜。這個一般人能做到么?這個是兄弟姊妹,那些是青梅竹馬的朋友,這個那個,那個這個,親疏立判。礙於缺乏正信的智慧,他卻不知道,世上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沒有一個不是父母兄弟姊妹,都源於一個源頭,只是由於被自己的時間維框出的斷見,使得只認識這世的父母兄弟姊妹罷了。

由於感情上的親疏,自然會影響到我們好壞、友善等各種社會關係概念的標準的建立,進而影響到我們的各種社會價值行為,從而覆蓋到我們的人生命運。

而修為有成就者,時間維、空間維已然融合而呈空性,所有的父母兄弟姊妹,即源頭的所有生命已無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世、現在世之分別,一切現前,無法有親疏之分,真正平等。所以佛法講平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是智慧觀照一切的平等,是真正大慈悲的平等,所以,莫錯解無情意,無情並非不慈悲啊。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是很好的證明。

所以,人一生出有所偏向的分別心,和合就打破了,中就偏斜了。如善惡、美醜、好壞等等分別概念,就無法中正了,不正即歪,這種歪的概念標準就會形成我們各自的價值觀,即影響我們判斷一切事物的評判標準。這樣還能觀察到世間的平等內涵嗎?還能保持和氣的心態嗎?所以子思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要「和」必須基於平等。這也是佛法智慧的要點,佛法是真正履踐人人平等理念,超越宗教的大方便法門,視一切眾生為父母兄弟姊妹。如轉第七末那識(即我識)為平等性智。

我們人世間的一切人造知識其實都是根源上歪的標準——價值觀所造就,佛法稱之為「業識」。由於根源上的歪——不正,所以,佛法認為人世間的一切非修為之作為皆是造業。

所以,子思進一步揭示說,「中」是宇宙的根本;「和」是宇宙中最通達的道理、原理——大道。其實,宇宙的根本就是宇宙的源頭、達道、大道,中即是和,和至合了才能圓融歸一,回到源頭。

如果不守中,陰陽勢力就不再會保持均衡,強勢現出陽的一面;弱勢就會被隱藏而陰性,遮蔽我們的見識,使我們無法獲得正信——中正的智慧。

什麼是最中和、最中正呢?

中間沒有區分了,完全和合了,即沒有「中」了,與道家的太極理念是一致的,陰陽和合為太極。但只要有一個所謂的太極概念,仍然就存在分別和價值判斷的標準,有一就一定生二,就不可能中正,因此,太極仍必須向無極回歸。無極,沒有極處,空也。所以易經《繫辭》才闡釋說「易無思也,無為也……」、「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另外,中和之所以是宇宙的根本和達道,還有更深一層意思。中和至極為和合,天下萬事萬物只有交和、和合了才能「生」,這是生命產生的關鍵。道家所謂的「玄牝之門,是謂天根」,即是指此。佛教說新生生命必須三元和合才能繁育下一代,陰陽不和合,靈魂是很難入胎的。

《大學》則專門論及中道的七種修證功夫,即如何能達到中和之道的功夫,孔子學生曾子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一切從「知止」而起,所以關鍵在「知止」。

什麼是知止呢?

簡單地說,知道停下來,知道止歇,望峰息心。想要的需求、慾望要能停止下來,就必須明白、明了其中的道理:究竟誰在想要?誰不能止?停下什麼來?為什麼停不下來?為什麼停下來才能中、守中?

「止」是時間維上的概念,而時間本身就是因我們的識別而起用的,本來是沒有的。只要依持時間,超越不了時間的框框,就不可能真正「止」下來。所以儒家所謂超越時間即是對時間維方向性的逆反修鍊——不識別,按佛家觀點叫不起分別心。

其實都一致,就是讓能識別的空掉;讓我們大腦中儲存的、默認的各種概念、觀點、思想等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空掉。我們那些為己、利己的自我慾念意識自然就歇下來了;為他、利他之心——善心自然生起,善心生陽,正氣自然具足。

因此說,空是最根本的中。空的起用為智慧,智慧才是最究竟之中。中的起用在平衡,所以世間反映所有能力的概念叫「水平」,即一碗水端平,平衡也。

這種修為過程也逐漸影響了儒家的人生觀,如,「君子之交淡如水」、「無欲則剛」、「吾養吾浩然之氣(正氣)」、「達而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等。

——選自劉碩斌老師著作《融通之道》

關注本公眾號,免費送劉碩斌老師主講《家庭與事業成就》課程錄音,助你旺家運,興事業。

有獎互動

你對儒家文化怎麼評價?

評論最全面,較有深度,點贊最多,即可免費送一本劉碩斌老師著作《頓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禪悟學研修中心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時代,你知道我們會面臨什麼困境嗎?

TAG:現代禪悟學研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