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虛火」

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虛火」

23魔方獲得億元融資讓消費級基因檢測再次受到關注。3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23魔方處獲悉,該公司已完成新一輪融資。2017年7月基因行業龍頭華大基因上市帶動一脈基因、水母基因、Wegene、23魔方等眾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迅速進入到大眾視野。隨後,23魔方、Wegene等企業產品集體進行「腰斬式」降價。分析認為,隨著市場發展越來越規範、價格越來越透明,消費級基因檢測洗牌速度將加速。未來消費級市場基因檢測的核心競爭點為是否能夠獲得大量有效數據。

01

獲億元融資

3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23魔方相關負責人處獲悉,該公司已完成由經緯中國領投,原投資方雅惠醫療、漢王科技、德商奇點繼續跟投的1億元B+輪融資。23魔方表示,此次融資將用於擴大產能、實現全自動化、全流水線的檢測分析流程。

事實上,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獲得融資的並非23魔方一家。2018年1月29日,個人基因組公司WeGene宣布完成由貝殼天使基金、華大基因集團及其旗下的創投基金奇蹟之光等共同參投的B輪融資。

分析認為,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巨大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吸引眾多企業布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曾公開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產業複合增長率超過15%,遠高於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生物產業規模達2萬億元,他特別提到基因檢測細分領域近幾年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消費級基因檢測發展過程中曾出現過集體降價。2017年8月,包括WeGene、23魔方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將原先千元左右的標準套餐價格進行「腰斬式」降價,套餐價格從原先999元降至499元。這次集體降價被業內認為是因為項目檢測結果缺少診斷和治療的參考價值,不被消費者認可,導致消費基因檢測遇冷。

23魔方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公司在2017年8月確實先領頭進行產品降價,從999元降到499元。不過,降價的主要原因是基因檢測的成本下降,為服務更多用戶,吸引更多的人體驗基因檢測,公司選擇將價格降下來,並不是所謂的市場遇冷。

02

項目娛樂化

通過唾液能夠分析出祖源信息和遺傳風險讓消費級基因檢測受到眾多消費者關注併購買,不過,對於更多消費者來說,購買消費級基因檢測更多是好玩。

來自北京的王女士表示,購買基因檢測套餐主要是覺得好奇買著玩。「檢測結果為60%北方人+27%南方人+2.5%韓國人,還是很好玩的。」王女士在朋友圈中曬出購買基因檢測套餐的結果。林女士同樣表示,雖然購買套餐的初衷是想知道自己患有癌症的風險,但如此大幅度的降價後不知道最終檢測結果是否靠譜。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消費級基因檢測套餐提供給消費者的報告結果主要包括祖源分析、遺傳風險評估、運動等潛能水平、酒精代謝等體質特點、用藥指南等內容。消費流程通常是支付費用後,檢測公司會將採集盒寄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採集唾液後郵寄至檢測公司,檢測公司收到樣本後的4-6周會生成檢測報告,消費者可以登錄檢測公司官網或公眾號查看。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上消費級基因檢測沒有技術門檻,項目成本在30-40元左右,由於項目檢測結果缺少診斷和治療的參考價值,不被消費者認可。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在微基因官網看到備註「基因檢測的局限性」提到,該檢測無法覆蓋所有位點、結果不能用於臨床診斷、基因只是影響性狀的一部分因素等。

「這些基因檢測公司主要客戶是銀行、保險公司等企業,用於給員工的福利,企業採購基因檢測項目的價格在100-200元之間。企業將消費級基因檢測給員工作為福利,但一兩年後認為沒有什麼價值,員工感受度也較低,不會再去購買這類產品。」上述分析人士說道。

23魔方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基因檢測行業主要分三種,一是應用於醫療市場、例如華大基因的唐氏篩查項目;二是司法鑒定、如親子鑒定;三是消費級基因檢測。23魔方做的是第三種消費級基因檢測。「23魔方不涉及有關癌症等疾病的檢測,成病因素較多,僅靠一個基因檢測很難做出來。我們所做的項目均有相關論文做背書,目前很多論文來自西方,研究對象為西方人,最後基因檢測報告解讀也更偏向西方人種,這對於國內消費者可能會存在一些差異,23魔方正在努力去解讀更適合中國華人的基因檢測報告」。

23魔方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在基因檢測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夠準確的地方。「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比如說語音導航,剛開始也有識別不清楚的情況,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目前我們在一些項目上進行刪減,盡量去把每一個項目做精,而這需要強大的中國消費者資料庫」。

03

行業洗牌加速

每個行業興起都會吸引眾多玩家進入,隨著市場不斷規範化,透明化,行業開始進行洗牌。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而言,多位分析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市場已經進入洗牌階段,企業目前並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能否獲得大量有效數據從而獲得利潤成為企業生存的重要籌碼。

據相關機構測算,2016年中國基因檢測市場規模約為60億元,是2012年的5倍多,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位居全球前列。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市面上類似的基因檢測公司魚龍混雜,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超過3000家,但檢測水平卻良莠不齊。有分析認為,經過洗牌後,最終能留下的企業不會超過30家。

一位不願具名分析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而言,盈利模式大致分為三種。一個是降低成本。另外,企業將獲取的數據銷售給相關葯企或保險機構獲取收入。最後是當企業獲取到大量有效的數據,政府相關部門可能會進行購買。例如,當大量數據可以反映出亞洲人老年痴呆與某種因素有關的情況下,政府相關部門會購買相關解讀報告對相關人群進行義務宣傳防禦。

不過,上述盈利模式均需要大量有效數據支撐,這也是未來消費級基因檢測競爭點。在易觀醫療分析師陳喬姍陳喬姍看來,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擴張較快、相關市場法規出現較晚,前期客戶體驗不好,但不影響客戶後期的興趣。從國際領域來說,基因檢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隨著相關法規的完善,市場將會洗牌,消費級基因檢測未來的競爭點就在於數據分析能力以及用戶檢測結果解讀的更新和個性化指導,也就是說企業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依然是數據。

23魔方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基因檢測有15萬的數據,未來還會獲取更多數據。但提到公司的盈利模式,23魔方CEO周坤認為現在談商業模式還為時過早,消費級基因測序還是初級階段,產品做好更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商報 的精彩文章:

韓國工時改革能否打破加班魔咒
加州為何頻對特朗普說「不」

TAG: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