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月1日流量漫遊費終結,為啥運營商這麼多年死守漫遊費不放?

7月1日流量漫遊費終結,為啥運營商這麼多年死守漫遊費不放?

3月5日,在萬眾矚目的工作報告中有一條消息牽動了億萬人的心,這就是我們的最後一個漫遊費終於走到了末路。根據官方要求,加大網路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頻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範圍,明顯降低家庭寬頻、企業寬頻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量「漫遊」費,移動網路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受益,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

三大運營商也紛紛表態,堅決貫徹落實加大網路提速降費力度的相關要求,將立即行動、全力以赴,確保相關舉措全面儘快落地實施。到了3月6日晚間,工信部表示,工信部將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開展套餐梳理和調整、系統開發和改造、測試和業務驗證等工作,確保廣大用戶在今年7月1日前享受到這一紅利。終於,漫遊費的最後一塊難啃的骨頭被啃動了,這件事對大多數朋友來說,可謂是一個喜大普奔的大好事。

一、運營商為啥要死守漫遊費?

說起漫遊費,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性的難題,漫遊費起源於1994年,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手機開始出現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當時如果誰能夠手持一個摩托羅拉的大哥大絕對是一件非常拉風的事情,在路上的回頭率絕對不低於今天你開一輛瑪莎拉蒂上街。當時,中國移動通信的東西部發展極不平衡,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由於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所以無論是網路資源、用戶數量還是資費上都遠低於中西部地區。

電信運營商作為一個網路經濟的最早接觸者,他們嚴格遵循著網路經濟的效應,根據網路經濟只要你的用戶足夠的多,你就能夠擁有規模經濟效應,所以東部的電信運營商就能夠用極低的價格提供服務給自己的客戶。但是,中西部地區由於能夠用起手機的客戶實在太少,但是運營商需要支付的費用卻一點都沒能減少,這就導致當地的電信運營商必須支付極高的成本才能維持當地手機的業務。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套利原理,同樣的東西或者服務在不同地區存在明顯價格差異,這就存在了巨大的套利空間,當時的情況就是很多人瞄準了這個空間,就在東部價格低廉的地區辦理手機,然後帶回中西部使用。為了防止東部地區的手機大規模的在中西部地區使用,當時的電信運營商們設置了一個類似於海關關稅的收費項目,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漫遊費,漫遊費存在的意義就是人為隔絕不同地區的市場,從而保證中西部地區的電信運營商收入,讓其不至於虧損。

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經濟差異在縮小,網路建設成本的差別也在不斷降低,這種不斷降低的成本讓各地的建設成本逐漸趨於一致性,這個時候作為關稅性質的漫遊費其實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為各地成本已經差不多了。

然而,經濟學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路徑依賴,既然是已經有了收入,那麼除非是強制性結束,否則電信運營商的內部實在是沒有動力自己來結束這個幾乎不需要成本,卻能帶來穩定收入的項目,在電話漫遊費取消之前,國內漫遊費收入長期穩定在電信運營商總收入的10%左右,在去年9月1日電話漫遊費取消之後,電信運營商卻依然堅守流量漫遊費也是因為這筆收入實在是非常可觀。

二、漫遊費取消電信運營商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其實,除了上面說的歷史遺留問題和電信運營商自身的路徑依賴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電信運營商在徹底取消漫遊費後已經失去了最後一塊擋箭牌。大家是否還記得,很多年前電信運營商因為信令風暴問題曾經聯合抵制過微信,當時的理由就是微信的存在通過大量發射信令風暴擠佔了電信運營商的流量資源,導致大量的網路問題。

那件事情的最終結果是:電信運營商最終和微信妥協,這麼多年之後,微信、QQ、支付寶、陌陌等等兼具聊天、語音、視頻等多種通訊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已經早就實現了過頂傳球,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3月5日,微信在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首次突破10億大關。2月21日,微信官方發布的2018年春節期間微信數據報告。自2月15日零點至2月21日零點的六天,微信消息發送總量達2297億條,朋友圈總量達28億條,音視頻通話總時長達到175億分鐘。

大家仔細看看這個數據,這些微信消息,音頻通話如果放在十年前都是移動、電信、聯通這三大運營商的用戶,如今這些數據已經全部被即時通訊軟體所取代,簡訊作為前互聯網時代的主要聊天工具如今幾乎已經成為了各大銀行、機構給消費者發送信息的渠道,真正朋友、熟人之間發送的簡訊估計十條之中都不一定有一條。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電信運營商已經徹底淪為了管道,為了提高流量收入各大電信運營商才死守著流量漫遊費這個最後的救命稻草不放,為了提高流量收入,避免被徹底管道化,運營商一方面不願意放棄流量漫遊費,另一方面則是試圖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為流量買單等方式帶動流量收入的增長,也許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這些業務賺點小錢,然而電信運營商當年躺在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類似於各種王卡、寶卡、魚卡的互聯網流量套餐不過是一場電信運營商增量不增收的賺吆喝,管道化不管電信運營商承不承認,這個事實幾乎無法改變。

三大電信運營商要不好好做好自己的通訊管道,畢竟大家要用流量,電信運營商的管道還是必不可少的,要不就只能想出更新的玩法,創造新的收入增長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互聯網時代殺出自己的一條血路。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財經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

首發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瀚的視野 的精彩文章:

中國家庭債務率接近美國,比買不起房更可怕的是還不起債?
海南出島機票暴漲,是航空公司趁火打劫嗎?

TAG:江瀚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