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鄭正西先生的「網路詩選」?
【知識普及貼】
怎麼評價鄭正西先生的「網路詩選」?
作者:孟醒石
一、思想可以自由,言論須有邊界
如今是多元化的時代,人人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表達觀點。
思想可以自由,但是,言論須有邊界。
經常看到一些人在網路上叫囂,以有失尺度的言論、爆炸性的觀點吸引眼球,乾的卻是動用網路暴力挑起紛爭、撕裂族群、影響社會和諧的勾當。
乍一看,這些人才華橫溢、雄辯滔滔、出口成章,實則不可理喻。
你跟他談文學,他跟你講道德;你跟他談道德,他給你講政治;你跟他講政治,他跟你談學術;你跟他談學術,他跟你講故事……
他就像「神」一樣,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樣的「大神」,引來很多信徒頂禮膜拜,甚至是供奉,也是正常的。
但我還是希望大家有獨立、客觀思考的能力,保持一個自然人的清晰面目,不被這些「大神」來左右。
二、狗仔隊也有職業底線
近幾年,鄭正西先生創辦的新浪博客「網路詩選」非常火爆,吸引了眾多網民的眼球。
我也經常前去拜讀他的文章。初讀非常欽佩,再讀非常熱鬧,又讀還是熱鬧。
熱鬧之後,冷靜下來,感到非常迷惘。
迷惘的原因如下:
1、鄭正西先生創辦的「網路詩選」,不僅僅編選、展示一些網路詩歌,還寫了很多文壇故事,發表了很多評論。顯然已經不是單純的「網路詩選」,而是一種網路「自媒體」。
2、不管是公共媒體,還是自媒體,都應該有「媒體」屬性——符合新聞的六要素:5個「W」和1個「H」, 即Who ,What,When ,Where ,Why和How;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堅持幾個原則:「原創、事實、平衡、思想、深度」。
為什麼新聞要有這幾個要素?
因為,要經得住讀者的不斷追問,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如果沒有這些要素和原則,就是一個「假媒體」。
那些任意複製、粘帖、刪改、剪輯別人的東西的「自媒體」,其實不是真正意義的「媒體」。而是謠言或者偏見的集散地。
我不知道網友們對鄭正西先生的「網路詩選」怎麼看,它究竟是一個單純、專業的網路詩選平台,還是一家「自媒體」?
顯然「網路詩選」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專業的網路詩選平台。
如果你認為鄭正西先生的「網路詩選」是一家「自媒體」,那麼應該檢查其文章,是否具有新聞的要素。至少他講述的故事,他評論的事件,都應該具有可靠的信息源,具備新聞的六個要素,不能捕風捉影。
比如,鄭正西先生在「網路詩選」博客中,指名道姓說,某位男編輯和某位女詩人有不正當關係,某某詩人與某某官員有權錢交易。
按照新聞要素,應該說出準確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不能光靠道聽途說,就隨意發布在網路上。
娛樂圈有專門曝光明星隱私的狗仔隊。這些狗仔隊其實也是有職業底線的,他們曝光的隱私,就具有新聞的要素:某某時間,某某地點,明星某某與某某,發生了什麼。
得到消息後,這些狗仔隊會親自調查,拿著相機在某地蹲守兩三天,拍下明星們的照片和視頻,證據充分,才發布在網路上。
沒有親自調查、沒有證據(照片視頻),這些狗仔隊絕對不敢胡說。這就是狗仔隊的職業底線。
如果他們說,3月10日,某冰冰在香港私會情人。
而某冰冰有飛機票、出入境記錄等證據證明自己,該時間段,在日本東京,根本沒有在香港。
那麼某冰冰就可以起訴狗仔隊造謠、侵權。
這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新聞要素的關鍵所在。
而鄭正西先生的網路爆料,往往缺少這些關鍵要素,也沒有經過親自檢驗得來的可靠證據,只憑道聽途說,只憑猜測。
還不如娛樂圈的狗仔隊有職業底線。
三、違反倫理規範的爆料,值得懷疑和警惕
《列子·說符》和《呂氏春秋》中,都講過一則《鄰人遺斧》的故事:
有一個人遺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小孩偷走的。於是觀察這個小孩,不論是神態舉止,還是言語動作,怎麼看都覺得像偷斧頭的人。隔了不久,他在後山掘地找到了自己的斧頭。回去之後再觀察鄰居小孩,動作神態怎麼看也不像是偷斧頭的人了。變的不是鄰居的兒子,而是自己的心態。變的原因也沒有其他,是被偏見所蒙蔽。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帶著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會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對任何人或事物,切忌先入為主,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避免錯誤與偏差,陷入認知的誤區。
美國新聞記者協會總結了很多職業倫理規範,就是為了避免出現帶有偏見和偏差的「假新聞」。
在這裡,我不是拿《美國新聞記者協會(SPJ)職業倫理規範》來要求中國的鄭正西先生。而是想告訴大家,人類的行為都是共通的,違反這些倫理規範的新聞、文章和爆料,都值得我們懷疑和警惕。
《美國新聞記者協會(SPJ)職業倫理規範》規定(節選):
(備註:「()」括弧中是筆者質問的文字)
新聞記者應該:
●檢驗來自所有來源的信息的準確性,小心避免無意的錯誤。絕不允許故意扭曲。
(請問鄭正西先生,您那些「不正當關係」「權錢交易」的信息是哪來的?您親自檢驗它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了嗎?)
●任何可能的時候,都要指明消息來源。公眾應該有儘可能多的信息來判斷消息來源的可靠性。
(鄭正西先生的爆料,都指明信息來源了嗎?)
●確保標題、導讀和其他突出處理的材料、照片、音像、圖表、聲音和引語都沒有錯誤表達。
(請看鄭正西先生的文章的標題:《90後徐某的「褲襠文學」》《某某辦詩歌獎像做愛上癮》,絕對標題黨!)
(另外,鄭正西先生經常下載別人的漫畫,篡改漫畫中的文字內容,然後發布在網路詩選博客中。)
●檢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念,並避免將這些價值觀念強加給別人。
●對那些可能因為新聞報道而受到負面影響的人們表示同情。當面對孩子和沒有經驗的新聞來源或新聞主體時,要特別小心。
●當採訪和使用正在悲傷中的人們的照片時,要特別小心。
●要認識到採集和報道信息會引起傷害和不適,報道新聞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傲慢自大。
●品位要高。避免迎合任何低級趣味。
(請注意鄭正西先生的文章,他怎麼批評余秀華老師的?他怎麼評論那些90後女孩子的?那些言辭,那些沒有事實根據的揣測,對她們及其家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和不適?)
「懷疑主義」之父大衛休謨在《人類理解力研究》一書中,提出了理性思維的一條總原則,即「非同尋常的聲明,需要非常確鑿的證據,才可信。」越離奇的信息越需要確鑿的證據,當一條信息的離奇程度與這條信息的精確程度、詳實程度不成比例時,我們就可以判斷這條信息為「偽」。
當我們寫文章時,一定要想一想,那個沒有偷斧頭的孩子,眼中的淚光。
不傷及無辜,應該是每一個有良心的人的底線。
四、傳播現象分析
下面,我對一些信息傳播學的現象進行分析,倡導大家理性思考,不被忽悠。
以下分析,不針對任何個人。歡迎對號入座。
1、利用信息的不對稱
如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有成千上萬條信息,等著我們去梳理和甄別。
有一條真理就是,我們不可能了解全部信息。
比如:某地發生8.0級大地震。
作為讀者和受眾,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會非常揪心,迫切需要了解地震的中心究竟發生了什麼?
但是,地震造成山河破碎,道路都被塌方阻斷了,媒體記者進不去。
這時,某人忽然說,他知道震中的情況,並抖露出一些真假難辨的細節,肯定會吸引眾多眼球。當他發布的文章和信息,點擊率達到一定數量,就具備了「自媒體」的性質。
實則,他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吸引了眾多的眼球。當他的信徒越來越多時,他也變得「權威」起來。
在我國古代,一些巫師和神漢也是假稱自己通神,了解地獄和天界的情況,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利用人們的無知,來吸引信眾的。
同樣,很多網友,尤其是文學愛好者、詩歌愛好者,都覺得「文壇」很神秘,一直苦於沒有人向自己透露裡面的信息。這時,一個人說,他知道文壇的「內幕」,肯定會吸引眾多觀眾,各取所需。
2、製造對立
一個成熟的社會,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經得起任何風雨的洗禮。
而一個不成熟的社會,就會有人製造對立,分裂族群,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一個成熟的社會,沒有人懷疑媒體的重要性,正是因為媒體在傳播可靠的信息、傳遞正能量、監督政府職能部門,引導社會進入規範有序的軌道。而在一個不成熟的社會,就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記者就是無事生非」。利用個別媒體的失誤,將全部媒體一棍子打死。
同樣,很多文學愛好者都有投稿未中的經歷,難免會對一些雜誌抱有成見。
這時,有人帶頭把這些雜誌的編輯抹黑,把在雜誌發表作品的作家、詩人抹黑,設置成廣大文學愛好者的對立面,製造對立,煽動仇恨,分裂族群。
其實,很多作家都有長期投稿不中的經歷。投稿未中,不僅跟作品的優劣有關,還跟雜誌的定位有關,跟版面的大小多少有關……
同時,還有很多偉大的作品,很多文學新人,就是編輯們從自然來稿中發現的。
當你長期投稿未中時,會感覺這些編輯很神秘,甚至是很可惡,但當你發表了幾篇文章,與他們交往起來。你會發現,他們與我們沒什麼不同,都是深陷於庸常的生活中,也有歡喜,也有煩惱,也有淚水。
我們應該跟編輯做朋友,而不應該把他們當作我們的敵人,當作對立面。
非黑即白,非白即黑,二元思維,不屬於文學思維。文學思維,首先要把人當人,當成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將其歸入扁平化、符號化的群體。
3、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新浪網友「破破的橋」,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他寫過一本書叫《忽悠的原理和技巧》,網上可下載電子版。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仝宗錦說:「這是一本對熱點公共問題進行冷靜分析的好書,它告訴我們,如何在一個信息社會甄別事實,如何在一個多元社會開展辯論,如何在一個風險社會保持清明。」
下面一些觀點,引自該書。
「(一):話語權
什麼是話語權?比方說甲和乙在宣講,但對某群特定的聽眾:
(1).甲有本事讓這些人都聽自己說,不去聽乙的。
(2).他們有時甲乙兩人的言論都聽,但只信任甲,卻不信乙。
只要符合以上任何一條,便可認為,對這類特定人群,甲比乙擁有更大的話語權。話語權的存在,令輿論鬥爭與面對面辯論大不相同。
爭奪話語權,就是通過各種手段覆蓋、取信與調動旁觀者的過程。這些方法不會出現在面對面的辯論之中。基礎的話語權手法如:
(1).重複信息、整理信息。」
他從來不解釋自己的信息是怎麼得來的,是否可靠。而是不斷重複說:「某某與某某有不正當男女關係」。在這篇文章中說,在另一篇文章中也說。
「看似簡單,卻有效常用。不斷重複敘述,就能增加受眾覆蓋面。」(《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2).提升話題的公共性,尋找同盟者。」
他從來不反省自己文章中的指控是否合理。因為「指控是否合理在公共輿論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指控迎合聽眾,煽動仇恨,調動傳播。社會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人,他們很容易接納這套說辭。」(《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質疑方提出聳人聽聞的指控,目標是儘可能傳播負面話題,以數量彌補質量,拋出成千上萬個指控,當信息數量超出旁觀者的認知能力後,他們就難以專註於材料和邏輯本身。」(《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二),模糊標準,或者不斷轉換標準
你跟他談文學,他跟你講道德;你跟他談道德,他給你講政治;你跟他講政治,他跟你談學術;你跟他談學術,他跟你講故事……
文學的標準是多樣的,尤其在開放的社會,允許各種藝術的審美形式存在。在封建道德的理論中,《金瓶梅》是淫穢的作品,但很多專家學者把《金瓶梅》當作經典,專門著書立說、研究分析《金瓶梅》。所以,文學的標準,和道德的標準,風馬牛不相及。但在某些人眼中,這兩個標準,他都可以隨便拿來使用,只要對自己有利。
在文明開放的社會,不會幹涉人的私生活。公共領域和私人空間應該有嚴格的界限。余秀華老師敢愛敢恨,那是人家的權利和自由,她寫出來,更是彰顯了這些權利和自由。你可以拿文學的標準去評價她的詩,但不能用道德的標準妄圖規範人家寫什麼。
郁達夫是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他在小說《沉淪》中,寫了很多自慰的細節,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一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一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沈從文說:郁達夫的名字,「成為一切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覺得郁達夫是個可憐的人,是個朋友,因為人人皆可以從他作品中,發現自己的模樣」。
請問,該拿什麼標準來評價郁達夫和他的小說?
人是複雜的整體,拿任何簡單的、符號化的標準評價,都可能是偏見。
(三)傳銷式輿論戰——信息污染
每天針對特定群體,不停地灌輸「堆積歪曲過的細節」。
「針對私人議題剪裁材料」,刪除不利於自己的細節,添加有利於自己觀點的內容,使用模糊標準與未經質證的材料,使得受眾的認知造成偏差。
例如:有些人文章中的句式是這樣的,「某某和某某在一起開會,兩人又搞權色交易了。」前半句陳述事實,後半句胡亂猜測。在事實中,摻了不少沙子。而很多讀者,不進行甄別,偏偏就信這一套。
操控輿論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個掌握著話語權的人物;第二,信息控制和模糊邏輯,有了話語權你只聽我的嘛,我說什麼你就信什麼;第三因素,就是形成群體,群體不斷吸納判斷力差的人,形成更大的群體。這三個條件也正是傳銷得以成功的秘訣。
為什麼那麼多人陷入傳銷組織中難以自拔,正是因為傳銷的理論及其營造的氛圍,具有強烈的迷惑性,使得人們上當受騙,傾家蕩產。
文學,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作家獨立思考,真誠寫作。
而獨立思考的前提是,防止被各種信息忽悠,防止被各種群體的情緒傳染。
備註和聲明:
歡迎包括鄭正西先生在內的任何人轉載,但請務必轉載全文。杜絕斷章取義。
互動:信息傳播學調查:
請問網友,您怎麼評價鄭正西先生的「網路詩選」?
請在本微信公號下面評論留言。
2018年3月5日星期一
TAG:孟醒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