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的長詩,被納蘭容若化用到詞中,成為最美的愛情告白
「初唐四傑」中駱賓王的詩作最多,一首膾炙人口的《詠鵝》成為口耳相傳的名篇,實際上駱賓王最擅長的作品還是歌行體詩作,其中有一篇作品被千年之後的納蘭容若化用,也成為愛情詩詞中不朽的絕唱。
駱賓王這首詩為: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節選)
唐代:駱賓王
寄語河邊值查客,乍可匆匆共百年,誰使遙遙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尋,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無窮已,
投漆投膠非足擬。只將羞澀當風流,持此相憐保終始。
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不把丹心比玄石,
惟將濁水況清塵。
王靈妃與李榮兩人都是道士,卻發生了纏纏綿綿的愛情。讀此長詩,感覺與白樂天《長恨歌》相類似,但知名度就差得遠了。雖然知名度小,但也不能否定這首詩的經典地位。
這一讀「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腦海中就深深打下了烙印。簡簡單單幾個字,但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表達無遺;而「一生一代一雙人」的那種愛情承諾,更深刻常常打動這個濫情的時代。
我們能夠為這句詩感動,這要歸功於納蘭容若。源於他那痛徹心扉的愛情悲劇。
容若的一生摯愛,便是盧氏。這是我在容若的一生中最為之動容的一段感情,亦是容若一生中最深之情。盧氏有著與容若相似的個性:溫柔、純真、孩子氣。一日大雨,盧氏在後院的角落裡一手撐著傘為自己遮雨,一手撐著傘為荷花遮雨,而油紙傘單薄,盧氏已一身是水。容若要她進屋她還是拖拖拉拉好半天才聽話。此後的幾天,盧氏著涼生病了,容若心疼地責備。此中的情意他們彼此都心知肚明。盧氏怕荷花被雨打壞來年不開花,而那天荷花就像是義無反顧地燃燒著的蠟燭,任狂風暴雨都無法澆滅。這不正是暗示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嗎?他們都怕這段感情就像海市蜃樓,稍縱即逝,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彼此疼惜著。
可最後,終敵不過宿命。再堅韌的荷花,也總有被暴風雨折枝的那天,誰料天妒良緣,三年後盧氏為納蘭生得一子,卻因產後受寒而死,一宵冷雨葬了名花。
自盧氏死後,納蘭容若的後半生全部用來悼念亡妻,儘管後來他又娶了官氏,並且有側室顏氏,三十歲時又納江南才女沈宛青格兒為妾。但真愛過了,很難再回來,或許後來的納蘭容若也為這些女子動過情,可至少不會是愛情。
這段情已經成為追憶,當年夕陽下成對的鴛鴦如今也都散落各處。雨窸窣地下著,天也漸漸微涼,納蘭容若望向窗外,知道懷念妻子的日子也所剩無幾,自己即將面對著歸土。十一年,朝夕相伴,多少個日月星辰相守在一起,就像是一場長久的夢,在納蘭容若的心中從未泯滅: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清代: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葯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這闕詞結句則採用了中國詩詞用典時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讓詞意由"飲牛津"過渡到"牛衣對泣"容若乃權相之子,本不貧,現在用"相對忘貧"之語,無非說如果我能同她相見,一個像牛郎,一個像織女,便也可以相對忘言了。如若能結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貧賤夫婦,我們也滿足。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容若匆匆離世,他們終於又可以在一起了。這回,永生永世都不分離。他們是早就說好了的,不離不棄。
而那天,恰好是盧氏的忌日。
※晏殊這首詞,寫出一見鍾情和物是人非的惆悵
※因為你,本該溫柔的情話才如此虐心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