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道增加傳遞三個信號

通道增加傳遞三個信號

今年全國兩會有一個突出亮點,新設立了兩條通道——「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在通道時間,將邀請代表委員亮相,講述代表委員心聲,展現代表委員風采。

所謂的通道,其實指的是一個臨時的集中採訪區域,像是臨時記者招待會。形式雖然比較簡單,意義卻很重大。在筆者看來,開設「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至少傳遞出三個方面的信號:

第一,書寫中國自信的新高度。從「躲記者」到「等記者」,從「被動問」到「主動說」,兩會通道的新變化折射出當前國家治理體系的不斷創新和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代表委員積極走到「台前」,不僅要傳遞兩會的「好聲音」,更要敢於回應質疑、敢於做出承諾,甚至敢於面對批評。這一安排讓兩會以更大的「信息開放度」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書寫出中國自信的新高度。

第二,打造回應民意的新平台。一直以來,兩會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在吸納民意和傾聽民心的基礎上,制定出合民意、暖人心的政策,凝聚全民之力,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此次開設「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讓代表委員與媒體記者「零距離」接觸,直接回答民眾關切的問題,可謂是,民有所呼,「會」有所應;民有所盼,「會」有所為。

第三,明確履職擔當的新要求。當選為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不僅是榮譽,更意味著責任與擔當。「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的開設意味著對代表委員履職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當好代表委員,就得把功夫下在會前、用到平時,注重學習思考,廣泛深入基層調研,接地氣、聽民聲。唯此,才能在會議期間能說、會說、敢說,真正履行好代表委員的職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法院網-評論 的精彩文章:

用更好的服務態度贏取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TAG:中國法院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