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萬沒想到!蘇軾竟是這樣看淡悲歡離合的

萬萬沒想到!蘇軾竟是這樣看淡悲歡離合的

受家庭環境和師友講習的熏陶,蘇軾接觸佛、道兩家思想的時間比較早。這對他一生的思想言行和處世心態,有著非常隱蔽而深刻的影響。

佛、道兩家視人生如夢幻的思想,在蘇軾年少的心裡早已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使他對世事的飄忽變幻和人生的偶然無常,有著異於常人的敏感。當他與弟弟和父親一道赴京師應試而名震朝野時,忽然傳來了母親病故的消息,父子三人匆忙離京奔喪。歸家後所見,已是一片人亡家破的荒涼景象。在服母喪期滿而啟程還朝時,蘇軾於《浰陽早發》一詩中寫道:「富貴本無定,世人自榮枯。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已對自己追求的仕途功名產生了懷疑,有一種人生榮枯難料的虛無之感。

當蘇軾再次踏上仕途,路過以前與弟弟赴京應試時住過的澠池縣,得知所投宿寺廟的僧人奉閑已圓寂歸天,當年兄弟倆留在僧舍壁上的題字也看不清了。一種歲月飄忽、生死難定的虛無縹紗之感油然而生,他在《和子由澠池懷舊》里抒發了這樣一種人生感慨: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這幾句詩被認為是最能反映作者性情本色的神逸之作,蘊含著某種徹悟人生底蘊的禪機,為後代無數中國文士所喜愛。清人查慎行在為蘇軾的這幾句詩作注時,引禪宗天衣義懷禪師教人蔘悟之語為說,即:「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用鴻雁飛過空中時,無意間留影跡於水中的意象,喻示世間萬物的虛幻不實和似有而非真,要人擺脫一切執著和迷妄,以無住無念之本心,對待世間萬物的遷流不息、生滅無常。這與蘇軾所說的空中鴻雁偶然於雪泥上留印跡,飛時不計東西,意思是很相近的。或者說,在蘇軾以雁喻人所表達的人生體驗中,已清楚透露出他早年受釋老空無思想影響的消息。

正因為如此,在蘇軾剛踏上仕途,任鳳翔簽判時,本應一展其治世濟民宏願的他,卻對宣揚出世哲學的佛教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在《鳳翔八觀》第四首的《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中,表達了對佛教著名人物維摩居士的神往,以為「今觀古塑維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龜。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變化浮雲隨」。在鳳翔任職期間,他開始向同事王大年學習佛法,如他在《王大年哀辭》中所說:「予之喜佛書,蓋自君發之。」但這只是蘇軾正式習佛的一個開端。

鳳翔任滿後,蘇軾回到朝中任職,不久因政見與主張變法的王安石不合,被迫離開京師,出任杭州通判。到杭州後,他遍游江南名山寺廟,廣泛地與禪師和詩僧交往,成為著名僧人的方外之交。當時與蘇軾交往較密、被他敬為師友的僧人有:海月法師慧辨、辯才法師元凈、大覺禪師懷璉、佛日禪師契嵩、了元禪師佛印,以及詩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參寥等。蘇軾在《海月辨公真贊》里說,每當他與法師「清坐相對,時聞一言,則百憂冰解,形神俱泰」。可以從中得到心靈的安慰和解脫。這是他熱衷於與僧人交往,主動接受佛家思想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

蘇軾的習佛,並不以超然玄悟的出世間法為目的,而是想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以便自己在變幻無常的人生歷程和風浪險惡的政治生活中,求得身心的清凈和安寧。隨緣自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出世與入世融為一體,才能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做到進退有據,在充滿不平和煩惱的現世生活中,保持一份超脫情懷和安寧心境。而佛學的某些看待人生問題的觀點,特別是禪宗的解脫方法,是有助於做到這一點的。

在「烏台詩案」發生之前,睿智的蘇軾就已預感到了政治風浪的險惡和命運之神的飄忽無常。他原以為自己離開朝中政治鬥爭的漩渦,出外任地方官,優遊山水,訪僧談禪,即能避開社會政治的紛擾。然而愈演愈烈的黨爭,使他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在《百步洪》詩中,他以急流飛舟的描寫,暗喻「險中得樂雖一快」的政治生活,透露出詩人對黨爭將導致的社會政治動亂的感慨,濤聲喧嘩中已有一片空漠之感。人生短暫而仕途憂患日深,怎麼辦才好?蘇軾在詩中說:「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所謂「無所住」,本於《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禪宗六祖慧能在《壇經》中所說的「以無住為本」,意思是要保持性自清凈的「本心」和「實相」,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不為外物所動。這樣才能超然於紛紜世態之上,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解脫。

據蘇轍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所說,蘇軾讀釋氏書而能「深悟實相」,還是在他謫居黃州之後。也許只有真正在人世間經歷過生死體驗和種種人生磨難的人,才會對佛教那種視人生如苦海、似夢幻,為擺脫煩惱而尋求解脫良方的出世哲學產生深刻的內心共鳴。更何況蘇軾戴罪流放到黃州後,許多官場上的親朋好友都與他斷絕了音信往來,生怕由此得罪了朝廷,於自己的仕途不利。在蘇軾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可以理解。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處境艱難的時候,過去結識的一些釋、老方面的朋友,卻不遠千里寄信來問候,情義之厚,勝過平時。真是患難見真情啊!蘇軾不由得感嘆道:「以此知道德高風,果在世外也。」(《與參寥子書》)正是出於這樣一種認識,蘇軾才把佛法的清心、節慾、慈悲為懷,看作是優良人格的德行,認為是人的「聰明」和「德力」的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坦威STANDWAY圖書 的精彩文章:

書單│聽說,這幾本書能給人帶來晉陞的機會

TAG:斯坦威STANDWAY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