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塊菜地能變成什麼?它是在怎樣影響中國?

一塊菜地能變成什麼?它是在怎樣影響中國?

晚上沒事兒,突然想給你講講家鄉的一塊菜地。

很多年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農民。幾十年後,我突然發現:自己還是個農民。

正因為自己是個農民,所以才更迷信知識的力量。覺得知識可以改變一切。

26年前的夏天,我帶著一個用被單包起來的大包,裡面帶著棉被衣服,跟著單位的一個領導一起,坐在一輛通勤大巴上,進了家鄉城市的那個山裡。

山裡有個化工廠,我就在那個化工廠工作。工廠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水是漢江,邊上有很多農民的菜地。

我這半生中,無數次從那邊菜地邊經過。後來學了攝影,沒事兒時還去幾個被菜地包圍著的小藕池裡拍荷花兒。

菜地里有沒有愛情故事,你接著往下看。

再後來離開家鄉。再後來偶爾回家鄉。二十幾年過去,發現原來的工廠不見了。下面的部隊醫院,也早已經變成了當地著名的景點。曾經有過的那些樹木,似乎都是連根拔起,又被一些高大的樹水替代,讓我幾乎找不到當年的影子。

趙立群 攝

那片菜地,被建起了一片仿古建築。當地人稱它為「唐城」。 它成了影視基地,成了旅遊名片,成了攝影師愛拍照片的樂園。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妖貓傳》。接著又聽到一些信息:電影里幾乎所有的鏡頭和那些美倫美煥的視覺,都是拍自那個「唐城」,都是來自於那片曾經的菜地。

你看,因為有了資本的投入,有了智力的投入,那片我無數次經過的菜地,那個江邊近乎無人問津的荒灘,突然一下子,跟一部還算比較出名的電影有了關聯。它在建築師的規划下,在電影導演和攝像師的眼睛裡,變成了一個個精美的畫面,組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開始影響著許多愛看電影的人們。

所以,我相信讀書的力量。知識可以改變一切,哪怕就是一塊普通的菜地,也有可能變成你我都不敢想像的樣子。

上學、讀書、寫稿、講課,除了一家人正常的生活之外,這就是我正常的工作。

每每有朋友或親戚過來,我都會請他們帶一些書過來。中國現在有一些東西值得我留戀:那麼多那麼多的好書,那麼那麼便宜的價格,那麼快而且服務那麼好的快遞和售後,讓一個長期在英國生活的人,多少有些不適應。

我願意上學,是因為我總在自卑。這幾十年下來,我都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少,知識永遠不夠用。而我仰望的,總是在講台上的老師。無論男女,無論老少,無論美醜,我都覺得他們是我的偶像。他們知道的那麼多,永遠對社會有那麼深的理解。而擁有這樣的知識,該是何等的幸福。

我喜歡讀書,是因為它似乎在讓我重生。每讀一本書,總是有無數的感嘆。四十幾歲,有太多沒有活明白的東西,竟然都在書里找到了答案。一本電影史,一本哲學通識,都會讓我豁然開朗。讀一本書,似乎讓自己多了一次生命。跟著書里的思路去走,在迷宮裡亂竄。每當找到答案時,彷彿覺得,這世界又似乎重新來過一次。每讀一本書,就讓自己多了一次重生。

我寫稿,似乎有多種原因。原因之一,也許是因為寂寞,我需要找個地方,安靜地跟自己說說話。既然說話,就一定得是打動自己內心的句子。不想寫的時候,不寫。想寫的東西,就一定要讓自己心裡動一下,多少要給別人一些啟發。寫稿還有一個原因:它可以養家。寫了好多年,突然發現,它竟然成了自己主要謀生的手段。一方面它可以讓自己說話,另一方面可以謀生,寫稿就這樣替代了我此前的工作。相機似乎被放到了一邊,而思考和寫作,似乎成了我當下的生活。

除了這些,我還講課。我們有很多的學員,跟著我一起去探尋攝影和攝影之外的東西。

什麼是攝影?它是一個探究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它是一個最終讓我們認清自己的渠道。它還用拍照的方式,讓我們跟眼前的世界對話。這世界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鏡頭之外,大千世界,精彩紛呈。鏡頭裡按下的,是你對世界的理解,你內心的表達,你想要傳遞給後人的信息。我們多數時候稱之為藝術、紀錄、相片。

那麼多的學員,跟著我們一起,去感受和理解攝影,去跟我一起感受我在英國的生活。無論是躺在床上的中年男人,還是送孩子途中的爸爸,抑或是正在家裡忙著出門的年輕女性,也許因為攝影,我們走到了一起。我們多數都會一早選擇在微信群里,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訓練營,期待能在攝影的領域裡,能跟大家有著更多的交流。我們致力於業餘攝影師拍攝專業化,期待能看到你們更多更好的攝影作品。

看著每天時光飛逝,看著我們一天天變老,看著鏡子里的那一個人頭上開始有了白髮,我們似乎都有些驚慌。也許讀書和學習,才是唯一能讓我們安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方式。

我在讀書,你呢?!

在倫敦祝你早安!

2018年英國時間3月6日22時30分中國時間3月7日6時30分草於倫敦家中。

歡迎掃碼,與一群有志於改變自己的攝影人一起學習和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一起學攝影 的精彩文章:

這些牧民的游牧生活場景,未來只能存活在博物館裡
如何用攝影來表現生與死?這個攝影師20年拍攝了自己一家的生活故事

TAG:我們一起學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