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薦讀】《故國中山》漫談孫中山之「中山」

【薦讀】《故國中山》漫談孫中山之「中山」

原標題:【薦讀】《故國中山》漫談孫中山之「中山」


那一日,我忽發奇想,孫中山之「中山」和中山國有關係嗎?


於是,翻箱倒櫃地尋找孫中山的書籍,查找孫中山得名的原委。恰巧,一位同學從日本留學歸來探親,我們談論此事。她說,孫中山之名字竟是他在日本流亡時所起,並且「中山」在日本是個大姓,有很多名人。連忙讓同學幫忙,又是打電話,又是用日文檢索網頁,終於搞清楚,孫中山的名字確切的說法。


孫中山(資料圖)


1896年9月,孫文先生流亡日本,他的活動受到限制,經常需要化名。當時的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非常敬佩孫先生,在日本橫濱中國革命志士陳少白的寓所見到了孫文後,這兩人勸他暫時留駐日本,以圖日後實現革命抱負。孫文同意後,宮崎和平山就陪同孫文找旅館。他們繞過日比谷公園,路過中山侯爵府邸,來到「對鶴館」旅館,並由平山周替孫文代筆登記。但是,填寫什麼好呢?平山執筆躊躇一番,忽然想起剛才走過中山侯爵府時看見的那塊牌匾,於是就在旅館簿上寫下了「中山」兩字。但按日本習俗,中山只是個姓,還得有一個適當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躊躇起來了。正在這時,孫文接過登記簿,在「中山」兩字下面添上了一個「樵」字,笑著對平山說:「我是中國的山樵。」中山樵名字就這樣叫了起來。此名始見於1899年4月1日孫中山復宮崎寅藏函。此後孫中山與人交往亦時用「中山」或「中山樵」,而同志們亦多以「中山」稱之。中華民國成立後,國人習慣上稱「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與宮崎滔天(資料圖)


想想小時候,我在中山國的土地上生活,並不知道中山國卻知道孫中山。中國大地到處可以找到「中山」—中山路、中山服、中山公園、中山大學、中山圖書館等等,孫中山逝世後,為永遠紀念他,其陵墓取名「中山陵」,其故鄉香山縣改稱中山縣。曾記得石家莊有人討論,若不是有中山縣,石家莊也許就可以更名叫「中山市」了。那天,我走在石家莊市的中山路上,忽然想到兩個「中山」,而這條路的名字到底因誰而得?看來真不好分辨。


孫中山先生稱他是「中國的山樵」,那麼這「樵」裡面一定有中山國的「樵」吧。想到此,我自己也不禁為自己痴迷中山感到好笑了。


好笑之餘,我還繼續追尋,這次不是孫中山了,而是日本的「中山」之姓。我查閱了河北的民俗資料,得知,秦始皇當年派徐福東渡,出發地點就在河北,想必那裡一定有中山國的人吧。隨手去翻鄭一民先生的《東瀛聖跡考》,察看那些「童男童女」的名單,可惜只找到「平山」之姓,而沒有中山。恰恰為孫中山登記名字的人就姓平山,略得一點安慰吧。其實漢字在日本的讀音很多,意思也不太一樣,哪裡就能證明中山姓氏的出處呢。不過通過這次檢索,竟然發現,在琉球群島上,也存在過一個古老的「中山國」。琉球被中國古人稱之為「流虯」,像是水上蜿蜒流動的龍。琉球中山國在隋、唐時候就對中國稱臣,在清代時還用漢語修撰過記載其歷史的《中山世譜》,但後為日本所佔。日本的中山姓氏也許和這個古國有關。


「中山三器」銘文(局部)


「中山」二字清晰可辨


不管怎樣,我現在變得非常喜歡這個名字。中是「中庸之道」,是「守中取正」,是我們泱泱大國的一貫態度,是我們做人之準則;山是「雄偉」、「仁厚」、「穩定」,是君子風尚,是我們行為之品德。中國、中華、中山,我的國家、民族,家鄉都和這個美好的名字相關,又有偉大的孫先生幫助「宣傳」,頗感驕傲啊。


驕做之餘,我又有遺憾,為我們的戰國中山國遺憾。一個戰國第八雄,創造了輝煌璀璨的古代文明,但它的知名度卻不高,家鄉人的愛惜程度似乎也不濃厚。一提河北,只知燕趙,而忽略這個最為本土的文化基因之地。我在家鄉靈壽縣長大,就踩著中山國的磚瓦玩耍,獃獃地看著那些「陵台疙瘩」,卻對它一無所知。其實那時王墓已經挖開,中山國已經名揚海外,但我卻不知道,不能說不是鄉土教育的缺失。


山型器發掘現場(考古資料圖)


一位搞攝影的朋友談到這樣的情景:一位日本客商來石家莊談生意,一走下飛機,見到中方的客戶便問:中山國遺址怎樣走?中方的商人幾乎愣了:「啊—中山國?我不知道啊!」的確,我們不能怪怨這位本土商人,就連我這樣的文化人腦子裡還沒有特別的「銘刻」,一個只顧掙錢的商人又哪裡顧得上回望中山呢?但是日本人知道,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戰國中山國文物在日本展出,參觀者摩肩接踵,據說時為皇太子的天皇還專門去參觀。許多日本藝術家也為中山藝術傾倒。著名的美術家、作家東山魁夷曾驚訝地感慨:中山國的工藝水平已經達到了今天日本的水平!他們對中山國的愛惜和崇仰之情很深、很厚。



東京國立博物館


1981年3月16日,《中山王國文物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三笠宮崇仁親王及親王妃高木百合子參觀展覽


有時我會擔心,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對於這塊「老古董」的關注程度是不是會下降?一位80後出生的朋友集月音告訴我,她在讀大學時,看到一本外文書籍,上面介紹了許多世界文明古迹,竟然有中山國的遺址介紹,似乎是不知道「石家莊」,只寫「距離北京兩百多公里的一個村莊」,在那裡發現了一座中山國的古城,出土震驚世界的精美文物。即使這樣,小集讀後依然涌動一種自豪,她為生活在中山故地而心生波瀾。當她在北京奧運的精品文物展覽廳,看到了來自故土的中山文物,她的心情可以用「激蕩」來描述了。



發掘前的王厝墓與哀後墓(考古資料圖)


的確,這樣的感受很多人都經歷過。前段時間,央視新聞報導中國文物精品赴非洲的展覽時,顯示了三四個鏡頭,第一個是金縷玉衣,最後一個是雙翼神獸。我激動、自豪了好幾天,和別人講起時,發現周圍有很多「知音」,看來這些畫面上的文物在他們的心裡,不僅僅是流淌,也有「釀造」。


一位理論家曾這樣說過:「對歷史的一個體驗,一份感知,雖然細微,但在現代化的追求和豐富的理性認識中,都可能放大為內心生活或觀念情操上的電閃雷鳴。」


我們人類,只要還有「內心生活」,只要還有區別於動物的「觀念情操」,那麼,我們就應該讓我們的歷史去發揮作用,就應該為祖先的靈魂讓開一點點地方,那絕對不是浪費,雖然不長莊稼,不產金錢,但那裡能生髮出滋養心靈,砥礪情操的瓊漿!


我想,這便是我們今天關注中山國,研究和宣傳中山國的一個理由吧。


再想,是虛妄之想,希望以後全世界人們讀到「中山」時,面前除了一位高大的偉人,還閃現一個輝煌的古中山國。



故國中山——中山淵源


漫談孫中山之「中山」



作 者:程雪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山國 的精彩文章:

【春節特輯五】今人再續中山篇—中山國王陵陳列館的整體打造
中山國的動物世界——蛙

TAG:中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