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昭作為東吳投降派,曹操為何要孫權去除掉張昭?原因很簡單

張昭作為東吳投降派,曹操為何要孫權去除掉張昭?原因很簡單

張昭在東吳,是受過兩次託孤之任的。第一次是在孫策將死之時,當時孫權只有19歲。孫策先是對孫權一番叮囑,然後又對張昭說了另一番話,大意是:如果仲謀不堪任大事,那您就自己來干!哪怕是將來我們在江東待不下去了,得回到江西,那也可以。

這個場景,和劉備託孤諸葛亮頗為相似。但細心的筒子一定已經發現了,這裡面沒有周瑜什麼事。甚至於,在孫策死前,周瑜都沒能趕回來。並沒有什麼「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話,孫策就只託孤給了張昭一個人。而周瑜只是在孫策死後,才留在孫權身邊,與張昭一起盡心輔佐孫權。

又過了幾年,孫權的母親也去世了。《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記載,「(權母吳氏)臨薨,引見張昭等,屬以後事」。孫權又一次被託孤給張昭。託孤這種事,如果不是對對方的能力和品行有絕大信任,是斷不會發生滴。

在《三國演義》中,張昭的形象被描繪成了典型的投降派嘴臉。但其實,真實歷史中的張昭並不是一個軟骨頭。於是問題也就來了:張昭的所謂投降,是因為其軟弱,還是因為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按照曹操當時的統戰政策,地方實力派在投靠以後,曹操所給的待遇是相當好的。無論是張綉,還是後來的張魯,在投靠曹操以後,加官進爵從來都是頭一份。而劉琮在降後,則換到了青州繼續做刺史。

因此,孫權若是戰前請降,其待遇絕不會差。相反,打一仗才倒是有不小的失敗危險。當時的曹操如日中天,幾乎是戰無不勝;而且又控制了朝廷,名望所在,你說你一個地方割據勢力,憑什麼去和中央軍開戰呢?此前的袁氏一族就是很好的前車之鑒,一場仗敗過後,整個家族隨之覆滅。

只是結局我們也都知道了:孫權並沒有聽他的。而且關鍵是,赤壁一戰,曹操還真的戰敗了。於是,張昭戰前的一切主降,便都成了罪狀。這件事也就成了張昭和孫權之間繞不過去的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孫策有兒子,為啥把權位傳給了孫權?
他是三國黑老大,浪子回頭做大將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