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到酒樓吃魚,嫌名字不好聽,給起了一個新的,店老闆發了大財

康熙到酒樓吃魚,嫌名字不好聽,給起了一個新的,店老闆發了大財

導讀: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社會經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特別是康乾盛世時期,可以說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一個朝代。這一時期物質條件豐富,吃的東西應有盡有,但是康熙、乾隆兩人都對吃魚情有獨鍾。

在中國古代社會,魚,與「余」諧音,象徵著吉祥如意,富貴有餘。不僅民間百姓的餐桌上經常看見,就連宮廷重要的宴席上,都會有魚這道菜。《南齊書·海陵王昭文紀》就記載「﹝帝﹞思食蒸魚菜,太官令荅無錄公命,竟不與。」

很多經典魚菜的傳世,都離不開古代那些吃貨帝王。清朝著名的御菜「宮門獻魚」的誕生,就是康熙皇帝的功勞。

據記載,公元1670年,康熙到江南地區微服私訪,路過一個名叫「宮門嶺」的地方。康熙見此地風景秀麗,就多走了一些地方,結果到中午十分還沒有找到吃飯的地方。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翻過一道小山坡之後,康熙看見山腳下有一家下酒店,就立刻進去吃飯。

店小二見有客人來了,立刻出來迎接,熱乎招呼到:「客觀裡面坐,請問需要點什麼?」康熙聽說這裡的魚很有特色,就點了一條魚還有一壺酒。不一會魚端上來後,康熙嘗後果然味道鮮美,於是一邊喝酒一邊品魚,吃的非常快活。

酒足飯飽之後,康熙叫過來店小二結賬,問道:「你家的魚做的非常好吃,叫什麼名字呢?」店小二見客人很懂行,就說這道魚名叫「腹花魚」,是本地的特長,因為生長在池塘中,喜吃池中的鮮花嫩草,且它的腹部長著好看的花紋,所以人們就叫它腹花魚。

康熙聽了名字之後,覺得如此美味的魚,叫「腹花魚」有些不雅,於是就找來老闆,希望給它取個新名字。店老闆來了之後,聽說有人要給魚免費起個新名字,也沒有拒絕。就讓店小二拿來紙筆,請康熙給寫一個新名字,如果好的話正好使用。

紙筆拿來之後,康熙大筆一揮,寫下「宮門獻魚」四個大字,最後又寫了「玄燁」二字。店老闆見新名字確實比「腹花魚」大氣文雅一些,於是就讓店小二找人將字做成匾額,掛在了店門上。這家小店地處偏遠的山區,客人本來就少,所以很長時間都沒人注意到上面的落款,也沒人知道這是當今皇上的親筆御書。

過了很久之後,縣裡的官員下來視察路過這裡,發現門上掛的字後大吃一驚。縣官找來店老闆問清楚情況之後,斷定:「這字果真是當今聖上所寫!實在太好了!」

店小二一聽說前些時「到此一游」的是當今皇帝,又驚又喜,不知如何是好,忙跪在四個大字面前謝恩。從那之後,這家小店就在方圓百里出了名,很多達官顯貴都爭先趕到這裡,只為嘗一口皇帝親口誇讚的「宮門獻魚」。從此,小店整日忙得不可開交,生意興隆得很,店老闆也發了大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清朝晚期辱權喪國,追究起來竟是康熙造成的!
收藏 | 青花冰梅蓋罐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