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短史記255:三國後期第一猛將,以一敵八千七進七出

短史記255:三國後期第一猛將,以一敵八千七進七出

說起三國時期的猛將,我們腦海里最常浮現的莫過於呂布、張飛、趙雲、許褚等人。其實,在三國後期,也有一個猛將,相比那些前輩,他一點都不遜色。

這個人就是魏國的文鴦,文欽之子,一戰成名的那一年才十八歲。

公元255年,揚州刺史文欽和鎮東將軍毋丘儉不滿於曹爽被殺,又擔心在司馬師手下不好混,遂起兵謀反。司馬師不敢怠慢,決定親自前往征討。

當文欽準備進攻樂嘉的鄧艾時,司馬師來得非常迅速,和鄧艾合兵一處。聽聞司馬師已到,文欽一時心慌意亂,不知所為。這時,他十八歲的兒子文鴦站出來了。

文鴦說道:「司馬師剛剛抵達,軍心未定,趁現在進攻,可以破之。」於是,在文鴦的堅持下,父子二人分成兩隊,約定趁著夜色襲擊司馬師。

是夜,文鴦率先抵達,將戰鼓擂得震天響,齊聲鼓噪。司馬師軍中人心惶惶,司馬師本人也是驚駭不已,患病的眼睛都突出了,疼得眼淚直流,被子都給咬破了。

然而,文鴦在司馬師營外鼓噪了一夜,直到天亮,始終不見父親文欽的蹤影。看來,不只有坑爹的兒子,也有坑兒的爹啊。無奈之下,文鴦只得退兵。

被文鴦折騰得一宿無眠的司馬師立即下令:「賊兵已退,可以追擊了!」手下將領不解:「文欽父子驍勇善戰,也沒有遭遇失利,追擊恐怕不合適吧。」

司馬師說道:「夫一鼓作氣,再而竭。文鴦鼓噪一夜,沒有人接應他,想必氣勢一落千丈,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如果是一般人,司馬師所說並非沒有道理,但他不知道文鴦是個不走尋常路的初生牛犢。文欽確實想退兵了,文鴦卻說道:「不挫一挫他的銳氣,咱們恐怕走不了。」

於是,文鴦只帶著十幾個騎兵回身迎戰司馬師,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直殺得司馬師的士卒哭爹喊娘,這才不慌不忙的退兵。

司馬師大怒,不殺了你這毛頭小子我誓不為人!他立即命令左長史司馬班率領八千驍騎從兩翼追擊文鴦。文鴦毫無懼色,單人匹馬沖入八千人陣中,殺掉百餘人後瀟洒轉身。

司馬班也不信邪,再次向前追擊,沒想到文鴦竟然敢再次回身,又是一百多條屍體躺下。如此七進七出,文鴦將司馬班殺得心膽俱裂,手下的騎兵再也不敢追了。

此役,文鴦一戰成名,風采直逼當年的張飛和趙雲。考慮到此時的文鴦只有十八歲,簡直暴躁得不講道理,還是張飛趙雲再世,也不過如此。

文鴦雖然驍勇善戰,但他的父親卻是個軟骨頭,很快就投降了吳國。後來,文鴦一如既往的戰鬥力爆表,卻一次次的被老爹坑,始終沒混出個名堂,誠可嘆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短史記233:孫權張昭相愛相殺,那一年他們是這麼秀恩愛的
短史記239:沒有這兩個人,司馬懿成不了曹叡的託孤大臣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