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用一門外語來描述自己的過去,你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嗎?

如果用一門外語來描述自己的過去,你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嗎?

酷炫腦作者|陳璞玉

編輯|Mandy

心理學家們早已發現,人們對自我(self)的認知與人們的自傳體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也就是人們對自己過去的回憶)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很多時候是基於大腦中儲存的與「自己」相關的回憶,所以失憶症其實並不僅僅像電影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只是失去了對身邊人和事物的記憶,患者還會面臨整個自我系統的崩塌,也就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圖源:wiffle

在1943年,一位23歲的俄羅斯士兵Zasetsky因為在二戰中腦部左枕頂區域(left occipito-parietal region)嚴重受傷,導致他患上了失憶症(amnesia)。他後來在日記里寫到:

「我就像生活在一片迷霧當中,彷彿一直都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中,我的記憶一片空白…我腦海里只剩下一些破碎的無意義的圖像,我無法理解它們是什麼。這種病太可怕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經是什麼樣的人,在我身上發生過什麼事情。」

然而,更可怕的是,左腦的損傷還讓他患上了失語症(aphasia),他沒辦法聽懂別人的話,也想不起身邊各種事物的名稱,甚至在想要表達的時候想不起一些單詞。

然而,堅強的Zasetsky並沒有被這一切打倒,他開始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當下發生的事情。雖然因為失語症的原因,他每一次只能寫幾句話,但他堅持了整整25年,寫了超過3000頁的日記,並通過這一點一滴的「自述」,慢慢地「拼湊還原」出了自己的人生。

治療 Zaesetsky 的神經心理學家 Alexander Luria 所著相關書籍,圖源:abebooks.com

在此之後,科學家們陸續發現,語言在自傳體記憶當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語言能夠把我們對過去事件的回憶,以及彼時和此時對事件的看法和態度,有邏輯地整合到一起,形成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人生故事」(lifestory)。

既然語言是我們人生故事的載體,那如果雙語者(bilingual)或者多語者(multilingual)換另外一種語言來描述自己的過去,他們的人生故事會不一樣嗎?

為了驗證這一設想,Schwanberg(2010)和他的同事們邀請了19位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雙語患者參與了一次實驗。

所有的參與者都是母語為西班牙語,英語為第二語言的患者,並且同時伴有4種以上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反應。研究者們把他們分為兩組,每組人都被要求回憶一段童年時的創傷經歷,並分別用2種語言描述出來。

為了避免描述順序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第一組人需要先用西班牙語描述,後用英語描述;第二組人的描述順序則正好相反。描述完畢後,每個人將要對自己的創傷回憶以及PTSD癥狀的強烈程度進行打分。

實驗結果表明,無論先用哪一種語言描述自己的經歷,當人們採用自己的母語來描述童年的悲痛經歷時,他們對細節的回憶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PTSD癥狀會比使用第二語言描述時強烈得多。其中有一個參與者,當她從英語切換到西班牙語(母語)重新描述自己的過去時,她才說了幾分鐘,語速就漸漸放緩並且強烈要求暫停回憶,因為母語回憶激發出了她關於童年一場車禍的視覺記憶——她彷彿看到受傷的父親和自己一起躺在救護車裡。她說:「這一切彷彿在我面前又重演了一遍,而我在說英語(外語)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體驗。」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Karsten Moran

除了臨床心理治療的試驗外,許多對新移民雙語者的記憶研究也發現,語言對記憶的提取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研究者們發現,在自由回憶(free recall)以及給提示回憶(cued recall)的任務中,大多數新移民在使用母語時,能提取出更多更詳細的移民前的回憶,而當他們使用第二語言時(也就是移民後國家所使用的語言),他們能回憶出更多移民後所經歷過的事情。

這一現象在臨床中被稱為「標籤」效應(tagging)。

我們都知道,記憶的形成首先需要經過大腦的「編碼」(encoding)。在編碼過程中,大腦的海馬體(hippocampus)會收集整合來自我們感官的各種感知信息(perception),並和前額葉(frontal cortex)一起分析這些信息的價值。經過篩選後的有價值的記憶,則會被保存為長期記憶。等到需要使用這段記憶的時候,大腦又會重新把記憶從無意識層面「提取」(retrieve)到意識層面。

而在編碼過程中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則會成為此記憶的一個特有的「標籤」,如果在提取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與編碼過程所使用的語言相一致的話,提取的過程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用其他的語言來提取自己的記憶,只不過當提取與編碼的語言相一致時,我們能提取出更多、更詳細、更生動並且更富情感的記憶。

這一發現對臨床心理治療的意義在於,對於廣大雙語者或者多語者患者,心理治療專家們也許能通過讓他們用不同的語言來講述自己的過去,讓患者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人生,為治癒和康復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Pavlenko, A. (2014). Narrative worlds. InThe Bilingual Mind: And What it Tells Us about Language and Thought(pp. 169-20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oi:10.1017/CBO9781139021456.006

Schwanberg J.(2010)Does language of retrieval affect theremembering of trauma?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11Google Scholar,1, 44–56.

作者簡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心理學碩士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往期文章:

想看更多文章,還可以在公眾號「酷炫腦」 搜索關鍵詞:

記憶、抑鬱、強迫症、上癮、睡眠、衰老、意識、專註力、發育、冥想、精神病、迷幻藥、智商、情商、抗壓、心理彈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炫腦 的精彩文章:

大腦能力不是固定不變的,大腦終身具有神經可塑性

TAG:酷炫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