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被譽中國紙幣之父,當官後瘋狂買妻,但離任時妻子都是處子身

此人被譽中國紙幣之父,當官後瘋狂買妻,但離任時妻子都是處子身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一種為攜帶巨款不便的商人提供現金保管的業務,「交子鋪戶」。當時的業務流程是這樣的,攜帶巨額現金的商人把現金交給鋪戶,雙方清點現金後,鋪戶將具體數額寫在紙上,雙方確認無誤後再交由商人,並向商人收取一定的保護費。

剛開始這種行為是民間自發,經常出現混亂現象,到了北宋景德年間,時任益州知州張詠對「轎子鋪戶」進行整頓。至此,「交子」的發行得到了官方的認可,世界最早的紙幣得以出現,張詠也成為了「紙幣之父」。《資治通鑒》里有這樣的記載,「仁宗天聖元年,置益州交子務。初張詠知益州,患蜀人鐵錢重,不便貿易,設質劑之法。」張詠,字復之,濮州鄄城(今山東菏澤市鄄城縣舊城鎮)人,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能臣,官至工部尚書。

雖譽為「紙幣 」,張詠的脾氣卻很古怪,早年喜歡意氣用事,喜歡跟人鬥氣。不過,遇到正經事時,張詠也毫不含糊,甚至還發明了成語。舉個例子,張詠在湖北做縣令時,發現庫房的一名官吏將一枚錢幣藏在頭巾了,帶了出來。被發現後,張詠命令打板子為戒,官吏反擊道,「偷了一文錢,這是不對的,可你不能打我板子!」

張詠一下子來了氣,當即寫下判語,「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隨即殺了這名官吏,而成語「水滴石穿」也由此而來。淳化五年(994年),張詠被外調為益州知州,在任期間致力於改善民風、教化百姓,深得老百姓的擁戴。張詠來擔任益州知州不久後,當地爆發了以李順為首的農民起義。

起義被平息後,朝廷規定,凡是出任四川的官員,都不允許攜帶家眷。張詠在益州時,是獨自一人的,部下忌憚其執法嚴厲,都不敢娶妻妾或者購買婢女。張詠得知後,自己先是購買了大量侍姬,結果部下們也沒有忌憚了。張詠擔任益州知州長達四年,離開四川時,他把所有侍姬父母請來,自己掏錢將侍姬們嫁人。

再後來,娶了侍姬的男子們都很高興,因為妻子都是處女,「張乖崖,出嫁侍姬皆處女。」正是如此勤政愛民,張詠受到宋真宗的高度稱讚,「詠在蜀,吾無西顧之憂。」

參考資料:《宋史·張詠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初人口銳減,如何恢復人口?劉邦想到一條「妙計」,女子苦不堪言
何為真正愛情?情侶相擁被火山吞沒,一千年後被發現,結果仍分不開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