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慢下來做教育:培養中國情懷,孕育世界眼光

慢下來做教育:培養中國情懷,孕育世界眼光

「白丁會客廳,往來皆鴻儒。」白丁會客廳是中國教育智庫網傾心打造的高端視頻訪談欄目,是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教育主題空間。

3月5日(星期一)11:00-12:00,白丁會客廳欄目邀請到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邁格森國際教育總裁謝琴女士,圍繞國際教育與家庭教育,暢談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

謝琴

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邁格森國際教育總裁。她已在新東方工作十餘年時間。同時,她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參與創辦了新東方泡泡少兒教育、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邁格森是她在新東方創辦的第三個品牌和項目。

國際教育未來的發展態勢

白丁:當前,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在穩步提升。教育無論是走出去,還是請進來,都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新東方本身在國際教育領域中做了很多工作。請您談談目前國際教育是什麼樣的態勢?未來的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鴻儒(謝琴):中國經濟處在蓬勃發展的狀態,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可期的日子裡,我國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原來,我們更多是向西方學習,現在也在不斷走出去,把中國的文化傳遞給全世界。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國際化教育的模式,都應該使得每個人既具備中國文化的根,同時又能插上語言的翅膀,才能夠在世界的舞台上自由地翱翔。

我個人以及現在做的邁格森國際教育,推崇的是培養具有中國情懷、世界眼光的孩子。如果一個孩子只會重複別人的語言,移植別人的思想,是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先懂得中國的本土文化,包括風俗習慣、地理歷史等方面,同時又有英語作為媒介,這樣才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夠和全球無縫對接和交流,我認為這是未來的培養方向之一

現在國際教育越來越熱,優質的國際學校也有較高的門檻。很多家長在考慮,在初中或者高中時就把孩子送出國門。給家長們的建議是,無論是否接受國際教育,國際教育的趨勢是不可逆的。無論孩子是在中國讀書還是在國外讀書,多通曉一門語言,可以幫助孩子將來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另外,如果家長未來想把孩子送出國學習,非常重要的是在國內時就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接納不同人的能力。要能夠接受世界的不同,具備尊重、分享、合作、包容等價值觀,這些是未來面臨國際化競爭和挑戰必備的要素。

白丁:如何更理性地看待國際教育?

鴻儒(謝琴):國際教育對孩子的培養分為三個層面——知識、能力和價值觀,知識和技能就不用說了,第三點是價值觀。英語已經是在世界上被使用最多的語言,世界上75%以上的著名文獻是由英語書寫的。英語作為必備的國際語言,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學習的,但是學習英語不是只會說這門語言,還要理解背後的思想、價值觀和文化底蘊。

中國應培養具有中國情懷、世界眼光的孩子,這些孩子首先應在國內學好本國語言,了解本國的文化和歷史,這樣,再用英文去跟不同國家的人交流時,孩子是有底蘊的,能輸出自己國家的文化,再去吸收別的國家的文化。

白丁:孩子什麼時間出國接受國際教育比較合適?

鴻儒(謝琴):我自己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家長們考慮的問題,我也在考慮,比如,是讀國際學校還是公立學校?是讀國際幼兒園還是讀公立幼兒園?任何選擇都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最大化地發揮優勢,克服弊端。我不想擁有一個俗稱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的孩子,不希望孩子長大後和父母之間有非常大的文化差異,希望她具備中國文化的基礎,並能夠用英語自由地在其他國家學習和生活。有了這個定位後,我肯定會選擇國內的九年義務制教育。為什麼呢?孩子從識字到掌握中國的文化,學習語文、歷史、地理等,需要時間。中國的九年義務制教育的基礎是很好的,坦率地說,我認為中國基礎教育做得普遍比美國學校要紮實。

我個人覺得,高中或者是本科階段出國會更合適。既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適應國外生活,未來學有所成。高中時,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初步形成的階段,具備養成多元化思維習慣的基礎,同時相比國內的高中學習,課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能有很多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機會,也能及時掌握申請優質本科的信息資料。

第二個比較好的階段是大學本科階段。西方國家的大學體制相對完善,大學教育多元性、豐富性也較強。孩子這時去國外,能夠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接受不同的教育模式,對未來的發展有好處。

白丁:我國作為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對國際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鴻儒(謝琴):未來的國際化教育一定會朝著更加多元化、更加豐富化的趨勢發展。

第一,在未來5到10年的時間裡,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中國讀大學,現在這個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這也對我國大學的課程設置、評價體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中國的孩子以前更多是去英語國家為主的學校學習,現在也有很多學生選擇到一些小語種的國家學習。所以我覺得未來國際化教育會更加多元化。

第三,隨著互聯網教育越來越深入,學生有可能不出國門,通過在線學習就能接受國際化教育。

第四,一些新興大學,比如Minerva大學,每年會讓學生到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去學習,學生可以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習慣等,這是一種很好的模式,能跟不同國家的學生在當地進行交流,這對於孩子多元化價值觀的培養,對能認識世界的不同的培養都有幫助。

白丁:外語學習的模式是否有變化?

鴻儒(謝琴):英語學習原來更強調聽、說,強調對話交流。現在大家普遍認為,語言輸出不僅是指打招呼、問路、點餐、旅遊,還要有文化和思維。通過大量的閱讀不同題材的文章,才能輸出。英語學習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從對話式學習深入到閱讀和寫作類的學習。

白丁:外國人學漢語會不會像中國人學英語一樣蓬勃發展?

鴻儒(謝琴):我個人覺得會的。英國首相梅姨訪華時就說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學習中文。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各種漢語培訓機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我所在的社區外國人比較多,各類的漢語機構也開始出現。

白丁:在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東南亞在國際教育方面會有怎樣的趨勢?

鴻儒(謝琴):我國每年出國的人群目前主要以去歐美為主,另外,去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人也很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畢竟有地理優勢,目前也有一些中國的學生去泰國等國家。

長遠來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人到中國讀書。在與歐美的留學生交流方面,現在已經出現了迴流。在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交流中,在一定時間內,走出去,把教育輸出到其他國家的情況可能更多一些。

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

白丁:英語學習在中國的普及已經很多年了,但是到目前為止,有些區域的人英語說得相對好一些,有些地區英語能力還普遍比較薄弱。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鴻儒(謝琴):國家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今年已是第十七個年頭。高考設置英語學科,可能更早一些。很多人在問,長時間學習英語,為什麼大部分人還是學不好英語。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學習模式。原來我們可能更多是把英語當成外語來學習,模式是以聽、說為主,學了之後主要是為了用。

另外,客觀環境是在中國內地說英語的人少。我們的官方語言是漢語,一些路牌標示等也是以漢語為主。語言是環境的產物,如果沒有語言環境,只通過聽、說來學習英語,就容易忘記。

學習英語還有更好的模式——把英語當成母語來學。我們是怎麼學習語文的?從詩詞歌賦入手。我小學時學的一篇文章是《春天來了》,老師要求學生先把課文背熟,先整體輸入語言,讓學生體會語言的美、語言的意境、語言背後作者的意圖、邏輯等,再去學習一些生詞和句型。

白丁:什麼年齡段開始外語比較科學?

鴻儒(謝琴)學習第二語言的最好時機是三到十二歲。十二歲左右時,邏輯思維會強化,控制語言的神經中樞開始退化,學習語言的狀態會減弱。很多成年人學習語言沒有孩子快,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一般來說黃金時間是在六七歲以前。上小學後,開始學習語文,母語的干擾會越來越明顯,到九歲、十歲左右,孩子的害羞意識也會越來越強,可能就會擔心說錯。

三到六歲期間,孩子的表現心、好奇心很強,這時學習第二語言是比較好的。

白丁:很多人在三到十二歲期間,沒有條件或者是沒有重視英語學習。假如錯過了這個黃金年齡,接近成年才去學習英語,會怎麼樣?

鴻儒(謝琴):十二歲後並不是說就不能學英語了。我國從2001年左右才開始普及小學階段學英語。我們這代人差不多是初一時才開始正式學習英語,我個人的英語不能說特別好,但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問題,這也是通過後期的刻意練習實現的。錯過了三到十二歲的黃金時期,後期就得加倍努力,多聽,多背。比如,聽一些歌曲,看一些原版的英文電影,並且進行模仿,多背一些經典的文章,只有高質量的輸入夠了才會有高質量的輸出。

白丁:剛才提到了環境對語言學習非常重要。國家比較重視推進研學旅行。很多研學旅行項目與語言學習緊密結合。您怎樣去看待研學旅行熱潮下的語言學習?

鴻儒(謝琴):這是挺不錯的方式。在孩子青少年時代,我們也鼓勵有條件的家長帶孩子出國旅行或者送孩子去參加國際夏令營,或者插班就讀。因為你身處在異國他鄉,在語言環境中,能夠與當地學生、老師交流。在國外能夠參加一些文體活動、社區公益活動,能夠逼迫自己在語言環境中提升語言能力。

白丁:在科技孕育各種新事物的背景下,什麼樣的工具有利於英語學習?

鴻儒(謝琴)對於孩子而言,很重要的是通過多聽、多練、多輸入來提升語感。比較好的模式是家長陪著孩子,去從歌曲童謠入手,很多APP都會有幫助。語言能力不好的家長可以在家庭里給孩子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

歌曲童謠是幫助零基礎的孩子學習英語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繪本也是比較好的方式。我們常常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閱讀能夠幫助孩子認識這個未知世界。我個人是閱讀學習的推崇者,也倡導孩子用英語讀懂世界。我的女兒從六七個月時,我就開始和她一起閱讀繪本。把她抱在懷裡,繪聲繪色地講給她聽,不管她聽不聽得懂,也會營造和她一起讀書的親子氛圍。她現在三歲,已經讀過幾百本繪本,她有一個很大的書櫃,裡面放著上千本的書。她會將自己特別喜歡的繪本翻出來讀,或者講給我聽。另外,孩子的專註力得到了培養,也已經開始有雙語輸出的意識了。舉個例子,當看到一個物體,如果她會這個英文單詞,比如玫瑰花,她會無意識的說:「媽咪,this is a rose。」

所以對於年齡小的孩子,我推崇的是通過英語童謠以及繪本學習英語。

對於成人來說,比較好的模式是跟唱英文歌曲,看英文原版電影,模仿台詞,有意識地背誦一些經典讀物。雖然《新概念》已經有幾十年了,但經典有經典的道理,每篇文章都還是有一定的價值,還可以聽美國之音,看一些美劇,模仿發音。

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白丁:請您結合自身的家庭教育和您工作中接觸到的家庭,談談您對家庭教育的理解?

鴻儒(謝琴):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我特別認同這個觀點。家庭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觸的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老師。

以我自己為例。我既是父母的女兒,又是女兒的母親。在我教育孩子時,我會常常去回想,在前30多年的時間,我的家庭教育是怎樣鑄造了今天的我,我也會思考現在作為孩子的媽媽,應該給她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的環境,才能鑄造未來的她。

首先談談家庭對我的教育。有人問我,「父母給了我什麼樣的童年和教育?」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分析自己身上的一些特點,比如,我特別有毅力,非常有韌勁,在十幾年的工作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都會想辦法解決,很少被困難打倒。我有很強的毅力和創新性的血液。我在新東方參與開創過三個新項目,當把泡泡少兒教育做到10個億左右的時候,為了夢想,又從零開始做創業項目。創業過程中有很多困難,現在回想起,家庭教育給予的支持像一雙無形的手一樣支撐我的成長,支撐我克服這些困難。

我的曾祖父是紅軍,犧牲在抗日戰爭戰場上。家裡有很多泛白的證書、黨章等。很早就聽家人提到,祖輩為國捐軀的先烈有三四位。我爺爺很早就成為中共黨員。改革開放時,他是第一批從湖北調去支持深圳的專家,幫助湖北省在深圳開創對外經濟貿易。父親很早入黨。我也在18歲時入了黨。

父輩們從事經濟貿易,一方面在商業浪潮中奮鬥,另一方面不斷創造一些新的商業模式。童年時代,家裡天天關注WTO,關注貿易配額,所以,我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培養了我對商業的感知,也使得我在大學本科時選擇了經濟學專業。

在我們家,大家都覺得,困難是沒什麼值得提的,每個人都有困難。雖然我是女生,但我沒有被嬌生慣養過,一直都被灌輸的是堅忍的毅力、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家庭給予我的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方面。大概在3歲時,媽媽生了妹妹,照顧不過來,就把我送到深圳,跟我爺爺、奶奶在一起,所以我的整個童年時代與父母離得比較遠。在青春時代,我是一個很叛逆的小孩,這與我和父母那幾年的疏離有關。我從心裡羨慕有些媽媽跟女兒之間特別親密的關係,媽媽與女兒可以無話不談,但在青春時代,我與母親這樣的親密是很少的。

我雖然是創業公司的CEO,工作特別忙,但我特別注重與女兒親密關係的建立。我不是為了補償遺憾,而是客觀認識這個事情重要性的存在。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錯過了和她建立親密關係的時間,未來很難再補償。我的母親是一個特別好的媽媽,對我們百般付出,但是在我年少時,內心深處沒有與她形成依賴、親密的關係,這與童年時接觸太少有很大關係,我不希望我和孩子再有這樣的遺憾。

出差時間長一些時,我會帶孩子出差。現在即使再忙,我也會在晚上8點鐘前回到家,因為我不想錯過8點到9點之間的親子閱讀時光。等孩子睡覺了,我再開始自己的工作,直到深夜。早上,我也不會睡懶覺,7點以前就起來,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與孩子親密互動。每年我們都會帶她出去旅行,我希望她的成長過程中有爸爸媽媽的愛。

白丁:您分享了個人的案例。您剛才也提到,曾組建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一定分析過、接觸過更多樣本。我希望就更大的範圍,談談不同年齡段的家庭教育應該呈現出什麼樣的規律,最禁忌的是什麼。

鴻儒(謝琴)0到6歲,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是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融洽的家庭氣氛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工作、與伴侶之間關係的建立,都非常有幫助。家庭成員之間難免會有一些拌嘴、爭吵等,這些都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

有句話說「三歲看老」,0到3歲,給孩子樹立家庭規矩是非常重要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工作忙就忽略孩子規矩意識的培養。當一個人批評孩子時,其他人就算有不同意見也要忍著,這是我在家裡建立的第一條規矩。我父母也會幫我帶孩子,我告訴他們,當我說孩子問題時,請你們都安靜,不要幫嘴維護,不要給孩子不同的聲音。

母親這個角色在家庭里的位置舉足輕重。以我自己為例,我是父母的女兒,是孩子的母親,是丈夫的妻子,是公公婆婆的兒媳,多重角色在我身上累加時,怎麼擺正關係就很重要。自己也是給女兒樹立榜樣,因為她未來也會成為人家的妻子、兒媳。你怎樣在家庭中擺正自己的位置,而且知道如何處理不同的關係,這是很重要的,需要女性的智慧。我經常和女兒說,看媽媽也很愛美,媽媽也有很多的缺點,媽媽也會怎麼怎麼樣,我從來不在女兒面前樹立創業女強人的形象。

6歲時,孩子開始上小學。6到12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她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養她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應該多帶孩子去自然環境中探索,可以根據她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專業性的領域進行培養,比如,音樂類或者科學類的愛好。家庭教育要給她創造更多機會,使她保持對於世界的熱愛和探求之心。

12歲以後,孩子的情況基本已經定格。孩子進入青春期,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選擇的機會,讓她開始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比如,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要對他人負責,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等。

18歲以後,更多的是讓孩子自由發展,父母更多只是給建議。

所以,0到18歲,在不同時期,家庭教育有不同的側重點。

白丁:前段時間有兩則新聞引發公眾熱議。一則是北大學生與父母決裂;另一則是一位大學生自殺,留下遺書說後悔沒聽家人的話。這兩個事件為家庭教育帶來什麼啟示和反思?

鴻儒(謝琴):第一個事件,有兩方面的建議:

一方面,要喚起全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我們從事任何行業,都會學習,會想辦法擁有相關證書,但我們做父母是沒有證書的,自然而然就做了父母,這是很可怕的。父母孕育下一代,未來還要陪伴孩子很長時間,卻沒有相關證書能證明自己具備相關能力。教育部、各類組織,包括企業,都應關注家庭教育。這也是新東方成立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的原因。新東方每年培養幾百萬名學員,我們對一些孩子的教育手足無措,我們發現這是因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了一些影響,靠學校教育很難改變。應該對父母進行培養,讓每個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要認識到自己需要學習和提升,而不是僅僅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孩子未來是社會人。生孩子前我就想清楚了,孩子不是我的,我只是帶她來到這個世界的載體而已,未來她要獨立生活,她是這個社會的人。

另一方面,家長們要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敏感期,知道他什麼時間會發生什麼樣的行為,用有效的方法,使孩子正茁壯成長。其實生命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應該掌握對待不同成長階段孩子的方法,對症下藥,因材施教,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第二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讓我們認識到,對生命負責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學校和社會也應該在這方面有所作為。我們要教會孩子保護自我,確保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尊重生命,對生命負責。

生命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人和自己。先認識自己,包括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自己與跟他人的不同。有一則特別有意思的小故事:小羊都有純白的毛,但有隻小羊有斑點,小羊很自卑,覺得人家好像不喜歡自己。通過一系列的歷險故事,告訴小朋友們,每個人可能與跟別人不一樣,要認識到自己的不一樣,每個不一樣都是自己的特點。

另一個方面是人與人。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人與人之間會有很多交集,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世界,我們是世界萬物的一份子,除了人類以外,還有動物,植物等,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與地球上的物種和平相處。這樣的內容應該在國家的基礎學科中有所滲透。

我2008年開始主持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的創設時,我查遍了各大師範學院的學科設置,發現我們是沒有家庭教育學科的。這讓我很震驚。家庭教育這麼重要,我們卻連相關學科都沒有。

俞老師讓我負責新東方家庭教育領域時,我才二十幾歲,我說:「我怎麼做?我自己都不是孩子他媽。」他說了一句特別幽默的話:「醫生給病人看病需要自己得病嗎?你可以搭建一個平台,讓全世界最好的家庭教育資源來為家長服務。」我開始搭建平台,請很多對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有比較好的理解和實踐能力的嘉賓做一些分享。我們發現一些行業從業者雖然是非常有名的企業家,卻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很頭疼。很多普通家庭也面臨這樣的問題。2008年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至今已是第十年。如果連家庭教育的專業人才都沒有,我很難相信家庭教育能在我們國家蓬勃發展起來。

父母接受的優生優育的培訓里,更多的是關注身體,其實,思想也很重要。如何做父母,0到3歲,3到6歲、青春期等各個年齡階段應該如何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教育也不可缺少。不知目前是否有社會團體、公益性組織在關注這個領域。我覺得這個過程任重道遠,但是我還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智庫網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生涯教育
教育行業投融資周報

TAG:中國教育智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