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訪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黃庄村的文化密碼

探訪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黃庄村的文化密碼

那些重門虛掩下的深深庭院,那些風霜雪雨中的殘垣斷壁,那些雕花撰朵、富麗繁華的匾額雕刻,那些遺留著山西官商大院的前塵舊夢、破舊村莊前生前世不同凡響的故事……在晉城,有著太多這樣的村莊。

2018年大年初一,來自北京的張教授專程跑到這個村,探訪杜家宅院、節孝牌坊;2017年夏天,祖籍台灣的墨爾本大學教授和北大尚教授兩人結伴尋訪到此。近幾年來,上海、西安等地多位文化學者專意來到這裡,尋覓存續其中的文化密碼……

這個村子,便是黃庄,國家級傳統古村落,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位於陵川縣西河底鎮落鳳山下,一度「藏在深山人未識」,如今漸漸聲名鵲起,引起專家學者關注的目光。

祖籍黃庄的太原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杜紅秀,便是杜家後人,這位同濟大學材料學博士,曾在黃庄杜家祠堂(後來用作村裡學堂)上過學,經她引薦、牽線,多方奔走,黃庄已完成了修復規劃。

晉城市人社局作為黃庄的對口扶貧單位,近年來,也在積極幫助尋找開發旅遊的價值點和可行性,村兩委班子也加緊了對村中老人口述史的整理工作。

走在村頭巷尾,宛如穿越到200多年前的時空之中,隨時抬頭,可見視遠惟明、凝瑞居、德為鄰、旋元吉、修厥德、歌南熏、光裕第等門楣題字。處處散發著中國鄉居文明、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

黃庄40餘處古建中,最為珍貴的,當數一座石牌坊和兩座精美磚雕影壁。

黃庄的「節孝牌坊」長啥樣兒?

黃庄村的節孝牌坊修於嘉慶年間。東西長7米,寬2米,高7米。三門四柱,牌坊中間為過門,兩旁有假門。柱高4米,方形,前後有戧台石,中有石鼓裝飾;頂端有三坡,為中高兩低的歇山式小廡殿頂;石柱下有兩米見方1米高的石坊,石坊是由數十塊被稱作綠豆沙的砂岩精心雕刻拼合而成的。

牌坊的頂部有雕刻細膩的花脊、龍吻、筒瓦、獸頭,檐下有斗拱。中門上匾刻有「節孝兼全」「恩榮」,下匾刻著「皇清旌表節婦待贈登仕郎杜懷典之妻馮氏」,兩旁門上方匾中有「龍章」「寵錫」字樣,背面旁門匾額字為「彤管」「流輝」。

雕刻最精的當數門楣梁坊上繁縟的吉祥圖案——「萬」字邊、「壽」字圖;有竹、菊、梅、蘭四君子;有壽桃、石榴、葡萄、瓜果;有金爐、花瓶、筆硯、書籍帶;有山水、田園、樓閣、小橋;更有「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圖。刻紋細如髮絲,脈絡清晰,富有變化,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有村民說:「牌坊四根柱子底部的雕刻原來也是十分精美的,可惜『破四舊』時,被生生砸平了。」

那麼,牌坊因何而建,有一個怎樣的故事?

正如牌坊上黑色大理石下匾所刻——「皇清旌表節婦待贈登仕郎杜懷典之妻馮氏」。牌坊是為了表彰馮氏而建。

雖然此地名叫黃庄,但清朝時杜姓卻是當地的大戶人家,相傳這處牌坊院只是杜家眾多產業和田宅中的一處而已。馮氏是黃庄鄰近張仰村人,也是大戶人家小姐。馮氏與杜懷典自幼定有娃娃親,13歲還未過門,杜懷典就死了,這在當時,叫望門寡,但是馮氏還是來杜家當了媳婦,上孝敬公婆,下善待侄兒侄女,一生沒有再嫁,和杜家的大大小小左鄰右舍相處得很好,數十年如一日,直至93歲故去。於是,馮氏的貞節孝敬遠近聞名,縣、府官員逐級上報推薦,朝廷特令撥款讓地方為馮氏修建了這所節孝牌坊,以昭後人。

精美的磚雕影壁

磚雕四條屏影壁,高2米,由24塊燒制的磚圖相拼而成。

「節孝兼全」牌坊後面的老宅子就是杜懷典的宅院。現在標著「一院」,門額上書「視遠惟明」四個大字,走進這座歷經滄桑的老宅子,迎門東屋山牆上這一幅磚雕四條屏影壁基本保存完好,非常精美罕見。

屏高2米有餘,由24塊燒制的磚圖相拼而成,上有「則篤其慶」四字。掛屏式影壁四屏由左至右分別雕刻著修竹臘梅、桂花牡丹、荷花蘆葦、石榴海棠,畫面形象逼真、凹凸更顯美感。還配有喜鵲、鳳凰等鳥兒。不難看出,杜家人既有著普通人家富貴平安、多子多孫的願求,也有著精神上追求梅竹氣節、清廉高標的雅趣。每屏外邊框以竹節勾邊,整體疏密有致,繁複富麗,氣韻靈動,渾然天成,實為山西磚雕藝術精品。

另一處精美的磚雕影壁在清末商人杜世發的民宅,黃庄村人稱其為「新房院」,是黃庄村民居古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典型四合院。

杜世發民宅中軸線兩側是廂房、耳房、過樓、夾樓等建築。一進大門的山牆影壁上,鑲嵌著一架整容鏡式的屏風,也即插屏式影壁。其底座、四周皆裝飾有精美花紋,屏芯是燒製成的文字磚雕,為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雕工精細,盡顯行書遒美健秀之丰姿。

據村人介紹,這座珍貴的磚雕《醉翁亭記》差點在破「四舊」時被毀掉,當時住在院中的村人在影壁上嚴嚴實實地糊上一層泥巴,才幸免於難。至今仍可見每個字間架結構空隙的泥巴舊痕。

其實,在黃庄,還有「福字影壁」「龜背紋影壁」幾處影壁非常精美。只不過,這兩處更充滿人文氣息。

插屏式磚雕《醉翁亭記》高2.74,寬2.15米。

涵蓋多種吉祥圖案的墀頭、木雕

黃庄的古建之美集中表現在磚木石三雕上,石雕集中在牌坊上;磚雕主要體現在影壁、墀頭等建築構件上;木雕主要用作戶牖、雀替、垂花柱上面。

這些雕刻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寓意深刻,題材廣泛。表達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四類:植物類圖案、動物類圖案、器物類圖案、文字圖案。

植物類圖案中,有梅蘭竹菊、牡丹等;動物類圖案中,多見鶴、鹿、麒麟、鳳凰、猴子、馬、蝙蝠等寓意明確的動物;器物類圖案,主要有琴棋書畫四藝圖、葫蘆、寶劍等;吉祥文字最多見的是「福」「祿」「壽」「喜」和佛教的「萬」字。裝飾部分,常有回紋、如意雲紋、水紋、蓮花紋和卷草紋。

整體來看,既有北方的古樸豪放,又有南方的典雅綺麗。圖案繁複求變,將疏密、主次、虛實、動靜安排得當,基本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吉祥圖案。

這種美,幾百年來,像智者一樣靜默;像宇宙一樣神秘;像時光一樣亘古,殘缺不能隱去它曾經擁有的執求和繁華,塵土不能遮掩它曾經散落在時光深處的美,非古舊不能承載它附著的厚重的中國之美!(王建 尚俊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比起進500強,小米造芯更值得期待
勾畫新時代的理論影像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