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轉向海外市場,去俄羅斯挖比特幣靠譜嗎?

轉向海外市場,去俄羅斯挖比特幣靠譜嗎?

連日來,比特幣價格一路跳水,一度高燒不退的「挖礦熱」似乎有所降溫。經過數年「挖礦」,總供應量為2100萬枚的比特幣已被挖出80%,世界各地的「礦主」們正在搶奪最後的420萬枚比特幣。在挖幣成本越來越高,監管層紮緊籬笆的當下,擁有礦機較少的中小「礦主」悄然離場,而大型「礦主」正將眼光轉向電價更低、監管趨松的海外市場。而俄羅斯則成為比特幣「礦工」熱門去處。

據俄羅斯RBC.RU網站報道,俄羅斯有著眾多「礦主」,他們從中國購買「礦機」和顯卡,想要從當下的「淘幣熱」中分得一杯羹。《環球時報》記者在俄羅斯比特幣論壇上看到,有眾多求購轉賣「礦機」和顯卡的帖子,而在多個電商網站,顯卡從數月前已經脫銷。

除了家庭作坊式的小「礦主」,在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有多家大型「礦場」。一位俄羅斯「礦主」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他的「礦場」,在一個大型倉庫里,3000多台「礦機」日夜不停工作,「礦場」擁有4名技術人員。儘管未透露「礦場」所在地區,該「礦主」大方曬出不俗業績,即使在挖幣難度頗大的2017年,每月收入也在10萬美元。

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道,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傢具商人德米特里·托爾馬切夫是一名比特幣掘金者。他設計了一種模塊化樣板房住宅,在挖礦的同時,利用顯卡散發的熱量為房間供熱。「俄羅斯男人不喜歡工作,他們希望天上掉餡餅。挖礦就像這個餡餅,它給你製造財富,還能給你的房間加熱」。

近年來,俄羅斯成為比特幣「礦工」熱土。由於「挖礦」主要是靠燒顯卡的模式進行,除了硬體成本,「挖礦」主要成本為電力,而俄電力富餘且電價低廉,成為吸引大型「礦主」最主要因素。在莫斯科城區,2017年電價平均每千瓦時為5.4盧布(1盧布約合0.1元人民幣)。 而西伯利亞電價不到莫斯科一半。此外,俄天氣寒冷,地廣人稀,利於大型「礦主」購買廠房安裝設備。

2017年俄羅斯虛擬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協會對適合開設「礦場」的俄羅斯各地進行比較,最終評出俄中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季夫諾戈斯克、熱列茲諾戈爾斯克等地最適宜「挖礦」。

相較於中國對於比特幣的嚴厲態度,關於虛擬貨幣是否合法化,俄羅斯各方仍在博弈。目前,俄羅斯央行旗幟鮮明提出反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而俄財政部對比特幣採取較為含糊的態度。俄財政部副部長阿里克謝·莫伊謝耶夫表示,可以允許離岸比特幣交易公司在遠東或加里寧格勒等地註冊,在這些地區允許比特幣等電子貨幣交易,將為俄財政帶來可觀收入。據報道,40多家來自歐盟等地的公司已向俄提出「挖礦」申請,加里寧格勒邀請海外「礦工」在新建技術園區開設「礦場」。

然而,比特幣「挖礦」暴利時代似乎已過去。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監管層嚴控虛擬貨幣,加強審查,加上摩根大通等銀行正避免資金流向虛擬貨幣,2017年狂漲的比特幣在今年遭遇寒冬,從2萬美元跌到1萬美元左右,這也意味著「礦工」挖到的比特幣在市場上迅速貶值。同時,「挖礦」難度日益提高,成本也較數年前大幅上升。2017年,「礦機」、顯卡庫存緊缺,價格大幅攀升。為提高「挖礦」概率,不少新「礦工」選擇加入「礦池」,並向「池主」繳納管理費,推升成本。此輪暴跌後,一些中小「礦主」將無奈離場,而轉戰海外的大「礦主」也不意味著找到安全港灣。在監管層靴子未落地之前,「礦主」命運仍未可知,「挖礦」的那些暴富故事恐已成往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比特幣之家 的精彩文章:

法制晚報:我國出台數字幣最嚴監管
MEX貴金屬交易所推出可提金的數字貨幣GWT

TAG:比特幣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