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為什麼今天我們仍需要讀《春秋》?
「
導讀
作為孔子親自筆削而非「述而不作」之書,《春秋》在六經體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該書是孔子對二百四十二年歷史的一個系統梳理和經典總結(魯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寄託了孔子撥亂反正的政治理想。全書篇幅不足兩萬字,卻內涵豐富,很成體系,既蘊含精深的義理,具備經的超越性,又貼近政治和生活實踐,具備有史的切實性,所謂「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萬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賢才以待後聖」,《史記·太史公自序》中也有「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的說法。
」
正因如此,《春秋》一書廣受歷代政治家和學者的重視。孔子弟子子夏等推重其對後人正己修身和治國理政的鏡鑒功用,提出:「有國家者不可不學春秋……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豈徒除禍哉,乃堯、舜之德也。」董仲舒則指出:「春秋之道,大得之則以王,小得之則以霸。」
漢朝自武帝後,尤其重視《春秋》,朝政大政方針往往援引《春秋》大義,如出擊匈奴援引經中「紀侯大去其國」中的復仇之說,霍光廢除昌邑王援引經中「天王出居於鄭」中貶不孝之義。流風之下,漢代諸多官員以經生為幕僚、援引《春秋》入法,以《春秋》斷案,即所謂「《春秋》決獄」。
《春秋》這一作用不僅不過時,而且由於當下所處的新戰國時代而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用。一方面,通過對《春秋》的學習,我們可以感受當時人們身上那種似乎有些迂闊卻充滿了人格魅力的行為,仇牧的不畏強御、荀息的言而有信、國佐戰敗後的據理力爭、宋襄公戰爭中的不趁人之危,這種士大夫精神或者真正貴族氣質,讀來仍有很強的感染力,在現代仍是一種十分可貴和值得學習的品質。另一方面,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仍然是列國並爭的時代,這與春秋時代的國際形勢有相似之處。
實際上,《春秋》一書中有相當大部分的內容是關於列國之間的交往和戰爭的,其中既有齊、晉、楚、吳等大國的興衰,也有宋、魯、鄭、衛等中等國家的生存智慧,以及莒、紀、邢、邾等小國的成敗。關於如何秉持王道、臻於世界大同,《公羊傳》中有「懷近柔遠」的教益,即從近處著手,善待國人,優遇百姓,在此基礎上,「勤遠略」、服遠人。關於逆境中如何謀生存、求逆轉,也有子產的成功案例。
此外,《春秋》精鍊準確的筆法也值得學習。孔子僅以「鄭伯克段於鄢」六字就將鄭莊公喪失為兄之道、處心積慮陷害弟弟,以及共叔段的飛揚跋扈,刻畫得非常傳神。實際上,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其實也不過是司馬遷試圖仿效《春秋》的一個成果。
一言以蔽之,歷史上,《春秋》曾經成就了關公、杜預等傑出人物。在新方國時代,面對不同文明和國家之間的競爭,《春秋》將有助於我們汲取經驗、保持定力,進而有可能成就能夠力挽狂瀾新的傑出人物。
※曹操為何能把袁紹70萬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全都靠這件秘密武器!
※專家花30塊收到一國寶,13年後才知道它竟是中華第一玉龍?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