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坑:體育小鎮的嬗變

羅坑:體育小鎮的嬗變

羅坑:體育小鎮的嬗變

客家新聞網吳玉明特約記者侯禮鑫 記者郭傳城

3月2日,元宵節。

看著兒子開車進了院子,侯宗岐轉身催促老伴去準備晚飯。

今年春節,房子裝修一新,兒孫們都在家過年且一住就是好些天,侯老夫婦倆忙得不亦樂乎。

「以前村裡的年輕人舉家外遷到城裡,而現在大家都紛紛回涌。」望著門前柏油馬路上來往的車輛,侯老的一番感慨,道出了羅坑村這幾年發生的變化。

圖為羅坑村的通組公路。章璋 攝

體育小鎮揚名

羅坑村位於章貢區沙河鎮東南部,距贛州中心城區15公里,毗鄰楊仙嶺風水文化名勝區,高速公路、國道穿境而過。

從323國道進入,在綠樹掩映下,一條整潔寬敞的旅遊公路直通羅坑村。

饒有興緻的遊客常常從楊仙嶺人文公園出發,沿著蜿蜒的游步道,翻越山頂來到羅坑。

「真是耳聽不如親見,親見不如體驗。這裡的自然環境確實非常好,空氣沁人心脾!」從贛州市中心城區慕名前來的劉凡走在山地自行車道上如此評價道。

羅坑村四周群山高聳,中間低洼呈條帶狀,過去交通不便、土地貧瘠,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17年贛粵閩湘四省九市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羅坑體育小鎮舉行。圖為選手在賽道上角逐。(資料圖)

近年來,章貢區結合羅坑丘陵山地的特點,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打造以山地自行車運動為特色的羅坑體育小鎮。

羅坑體育小鎮建有全國同類基地中面積最大的賽事廣場,已經成為等級高、配套全、路網優的山地自行車運動基地。

依託專業賽道,羅坑體育小鎮先後舉辦了全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贛州章貢站)、贛粵閩湘「四省九市」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等全國性、區域性大型賽事,且2017年實現了月月有比賽。

隨著體育小鎮品牌日漸響亮,贛州市、章貢區甚至是周邊地區的體育協會、社會團體、企業,紛紛前來羅坑體育小鎮開展戶外拓展活動。

休閑旅遊聚財

2月25日,觀看完村民們表演的民俗小戲,遊客李建明帶著一家老小從羅坑文化廣場徑直來到楊仙嶺生態農莊。

在農莊里玩遊戲、體驗拓展項目,直到晚飯後返程,李建明的小孩仍感覺意猶未盡。

立足打造體育小鎮,羅坑村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遊,激發了餐飲、住宿、娛樂的發展活力,吸引了引進了包含楊仙嶺生態農莊在內的一批大項目。

圖為遊客在羅坑體育小鎮遊玩。

遊客的幾何式增長,體育運動、鄉村旅遊項目的競相入駐,直接拉升了羅坑村土地、山林價值,也讓原本無處可去的中老年勞動力成了客商追逐的「香饃饃」。截至目前,該村已經流轉土地、山林共2500餘畝,村民每年收穫的租金「紅利」就超過35萬元。

「現在正在洽談一個體育運動基地項目,村裡打算以集體土地入股的形式進行合作。」章貢區委農工部扶貧幹部、羅坑村第一書記郭年煜表示,今後村集體的收入必將水漲船高。

同時,羅坑村積極發動群眾,鼓勵群眾開設農家樂、民宿客棧、特色餐飲等產業,共同做大、分享鄉村休閑旅遊「產業蛋糕」。

目前,村民參與開辦了羅坑土菜館、農夫菜館、有華商店、庚生客棧、安心客棧等8家農家樂、民宿、特色小店。全村有100餘名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村民家門口創業就業的熱情持續高漲。

整村脫貧在望

每天一早,黎澤貴樂呵呵地扛著掃把出門,開始一天的工作。

43歲的黎澤貴家住羅坑村山杉下小組,一直與年近70的老母親相依為命。不知情的人很難想到,早年他因患精神疾病,生活全靠母親拾荒來維持。

經過村裡的協調,2015年,黎澤貴被安置進了負責村裡環衛工作的企業上班,當年就實現了脫貧。去年,在政策的支持下,他只花一萬多元就蓋起了新房。

現在每月能領到工資1600元,每年的工資還能固定增長,黎澤貴精神狀態越來越好,且有了一定的存款,他最大的願望是今年能「脫單」。

圖為羅坑體育小鎮即將投入使用的五人制足球場。

黎澤貴的改變,得益於羅坑村開拓出來的公益性崗位。該村緊抓乘著體育小鎮建設、休閑旅遊迅速發展的契機,開拓了7個公益性崗位,有4名貧困群眾通過公益上崗實現脫貧。

與此同時,該村通過「合作社+農戶」「基地+農戶」等形式發展農業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2017年,全村共有21戶貧困戶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養種等產業,以土地流轉、貼息貸款入股等形式當上「股東」,摘到了「貧困帽」。

「現在村裡僅有5戶貧困戶,有的已經申請了貼息貸款加入合作社。」對今年整村脫貧,新當選的村支書吳玉明信心滿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家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定南加快發展健康事業

TAG:客家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