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這4處,一年無病!除了加減衣服,你還該這樣捂……
這兩天,大地回暖,春意融融
讓人好想馬上「輕裝」走進這大好春光里
可是別忘了,
老話說: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流傳千年的養生法還
是頂有道理的
不過,「春捂」怎麼捂,捂哪裡是很有講究的,絕不是「不減衣服」這麼簡單。
春季氣候多變,冷熱不定,是
高血壓、心臟病、腦血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高發的季節。春季捂對4個位置,不但養生效果事半功倍,「一年無病」的效果分分鐘達到哦!
01
記住關鍵詞:7天、15℃
能嚴防5種嚴重後果
研究顯示: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
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急診科主任沈開金說:
「當大風和寒潮來臨時,受寒冷的刺激,溫度驟變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突然收縮,這時血液循環包括血管的彈性都會受到影響,容易出現血管堵塞。」
尤其是老年人,適應能力差,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病人,因為血管硬化更為嚴重,難以適應環境溫度變化,極易造成腦血管不斷舒張、收縮,更容易引發腦溢血、中風、心梗等併發症。
春捂時機
7天
從時間上來講,春捂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時機,多關注氣象台預報,根據溫度走勢決定是捂還是脫。
- 升溫
眼看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減得過快有可能減出病來。一般來說,春捂要捂到清明時節方可告止。
- 降溫
如果氣象預報有「倒春寒」,那麼應該在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春捂溫度
15℃
把握好氣溫!如果看天氣預報,當天
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差≥8℃時
,早晚就要增加衣物。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不過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捂」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稍高於15℃,也不必急著脫衣服。如果覺得「捂」了身體出汗,則需要早點換裝,不然「捂」出了汗,被風一吹反而更容易著涼。
02
4個部位捂住了
留住一年的健康
春捂不是穿棉襖,包滿全身反而容易讓身體變得虛弱。
只需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脫掉厚襪及手套,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
捂的位置有重點:早春時節,
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臍
這四個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捂的方法
穿衣保暖
+
點按、聚氣、熱敷
春捂第一個關鍵
手腕:守全身血脈
▲手腕處有心經的原穴——神門穴
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原穴是主管各臟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出的穴位,能夠強化臟腑。所以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
神門穴
。
位置:
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里側。
主治病症:
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為人體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平常沒事的時候用拇指指端反覆點按神門穴30次,可以去除煩躁、安神定志。按揉此穴時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春捂第二個關鍵
腰眼:腎好有益全身
中醫認為,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腰部酸軟怕冷。
位置:
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該穴,可溫暖腎陽。
方法:
除了點按以外,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春捂第三個關鍵
小腿: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很多老人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眼睛痛,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位置:
足臨泣穴
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陽輔穴
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春捂第四個關鍵
肚臍:啟動胎息能延壽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
揉中法:
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揉轉。
03
這些做法,也是「春捂」
春捂不止是多穿衣服那麼簡單。下面這些做法也可被看做「春捂」。
一,不吃寒涼。
習慣性腹瀉、脾胃不好的人對此要格外注意。二,情緒穩定。
春捂也要「捂」住情緒,避免大悲大喜,也要避免焦慮、緊張等情緒。三,保證睡眠。
睡眠的過程就是陽氣生髮的過程。好的睡眠有利於維持免疫狀態。來源:四川名醫
※「壽命公式」提示:人生不過三萬天,這些「扣分項」會減壽!
※太陽曬得對,健康少受罪!這份《陽光進補說明書》一定要看~
TAG:金陵掌上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