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皇帝說到三公九卿

從皇帝說到三公九卿

大家好,今天說一說古代的官階制度。先說古代陸地上最牛的官階----皇帝。

皇帝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早期是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則是生物之主,有生育繁衍之源的意思。在上古時期,「皇」與「帝」都是用來稱呼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如「三皇五帝」。商周時期,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比如商約王、周文王。皇帝一詞的出現始於秦始皇。秦雖二世面亡,但「皇帝」這一稱號流傳了下來,為後世歷代沿用。有人專門統計過,自秦2000多年下來,中國正統王朝的皇帝總共有349位。

儲君,即是未來的皇帝,除個別為皇帝的弟弟、叔叔或者直接是皇帝的孫子,稱作呈太弟皇太叔、皇太孫等外,一般情況下為皇帝的兒子,稱作皇太子,簡稱太子。在我國漢代,王候的繼承人也曾稱「太子」,漢代後,各種同姓或異姓王侯乃至藩屬國的繼承者都統稱為「世子」,儲君在帝王制度下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立了儲君,便避免了皇帝突然去世國家陷人內亂的危險,也避免皇子們為爭當儲君而鉤心鬥角的情況。儲君確定之後,大臣和皇子們對未來的政治走向心中有數,人心便安定,政治也便安定了。因此,儲君往往被稱作「國本」。關干儲君的立法,自從我國周代確立「萌長子繼承製」以來,後世帝王一般都以此為基本原則,立嫡長子,即皇后所生的長子為太子。一旦皇后無子,則立庶子中的長子。不過,也有一些皇帝以「立賢」為原則。早期時候,太子權力相當大,是僅次於皇帝的二號人物,加上大臣們對未來的皇帝自然也不敢息慢,太子往往會對皇帝本人構成威脅。因此古代多次出現皇帝度太子甚至殺太子的事情;而反過來,勢力強大的太子強行登基乃至君奪位的情況也發生過。前者如漢量帝廢粟太子、漢武帝誅殺衛太子等,後者如隋煬帝藏父奪位、唐肅宗李亨強行登基。另外再加上眾多皇子都覬覦儲君之位、明爭暗鬥等原因,歷史上太子順利冊封,順利登基的情況並不多見。不過宋代以後,皇權不斷加強,太子權力不斷變小。清雍正登基後,鑒於康立儲的失敗,於據不再公開立儲,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即皇帝生前不公開宣布儲君人遺,面是悄悄定下儲君,在皇帝死後才公之於眾。雍正用這種方式傳位給了乾隆。之後乾隆,嘉慶、道光均以此法傳位到咸豐時,因只有載淳(同治皇帝)一子,無須秘密建儲,此法未用。後來同治、光緒均無子嗣,並且這兩個皇帝均是慈禧操縱下的傀儡皇帝,根本沒有權力立卿,也就沒有立儲,秘密建儲制度遂廢。

宰相是我國古代朝延中的行政首腦。宰相職位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管仲、秦國的商鞅等都是當時著名的宰相。後來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中央集權的都縣制,以分封製為基礎的貴族統治階層失,官僚組織成了國家機器運行的載體。作為這個官僚組織的首領,家相職得以正式確立。但「宰相」只是對最高行政長官的一種泛稱,歷史上除了遼國曾有過「宰相」這個官職名稱外,其他朝代的宰相職位都採用的是其他稱呼。秦漢時期行使幸相權力的官是丞相、相國、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隋唐以及後來的宋朝,實行三省六部制,相位由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個部門的長官共同擔任,官職名稱、權力、人數經常有變動,但不出「三省」。具體名稱則有內史令、納言、尚書令、尚書左僕射參知政事、同平意事等:元代設左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制度,內閣首輔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清代行政實權掌握在軍機處,軍機大阻分滿漢兩班,兩班首領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可以看出,從人選上來講, 宰相是國家政權的一個組織部門,並不一定由一個人擔任,其人數經常是有變動的;從功用上來講,是皇帝是作為國家政權的象徵,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宰相是具體主管全國行政的人,對於任何一個政權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名義上沒有宰相的政權也往往有事實上的宰相),因此宰相的地位相當高,是區別於一般大臣的。宋代之前的宰相上朝時是唯一可以坐在朝堂上的大臣、只是宋太祖壓胤不斷擴大皇權,削弱相權之後,宰相地位開始下降,上朝時也沒椅子坐了,歷史上,皇帝和宰相職權的劃分一直都是歷代政治的大題日,一般而言,皇權和相權劃分得合理時,政權都動轉的很好。劃分不合理的,要麼皇帝好大喜功,大權獨攬,將國家推向戰事,比如漢武帝。或者出現宦官專政(往往出現於皇權很大皇帝卻無能的情況下);要麼宰相專權,架空皇帝(如西漢王莽、東漢曹操、明張居正),甚至出現篡權。

三公九卿乃是秦朝時確立的中央官制,三公是古時輔助國君的三個最高官員,九卿是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員。周代曾經出現過「三公六卿」,分別以輔佐皇帝的太師,太保,太博為三公,以冢宰(總管軍政),司馬(負責軍務)、司寇(分管刑罰),司空(負責工程)、司徒(負責民政)、宗伯(負責禮儀)為六卿。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聽從李斯建議,建立了以皇帝為尊,以三公九卿為中央官制的中央集權制。三公分別是丞相、太、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主管全國行政;太尉負責總攬全國軍政;御史大夫則負責皇帝與群臣的溝通並監餐群臣。九卿分別是:奉常(掌管宗廟禮儀,為九卿之首),郎中令(領導宮廷侍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廷尉(負責司法)、典客(負責少數民族與外交事務)、宗正(分管皇族事務)、治粟內史(掌管賦稅役)、少府(負責宮廷射政與皇室手工業製造),三公九卿的基本構架被漢代沿用,只是具體名稱有所變化。丞相被改為「大司徒」,太尉改為「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九卿中的奉常變成了「太常」,廷尉變為「大理」,典客成了「大鴻臚」,治果內史變為「大司農」等,不過其基本責都變化不大。三公九卿制的建立首次確立了我國中央集權制。另外,可以看出九卿中的大部分官職本來都只是負責皇家家事的奴僕,卻紛紛擔任起處理國家要務的職責,這也暴露了皇帝制度建立之初皇帝家事,國事不分的粗糙之處。自秦至兩晉,各王朝都以三公九卿製為基豐的中央官制構架,直到隋朝文帝創立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才宣告結束。但事實上,三省六部制仍受到三公九卿制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月說球 的精彩文章:

多大年齡開始服用阿司匹林

TAG:小月說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