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麻雞-胡三順的食譜
說明:經許可轉載幾篇胡三順寫的食譜,滿滿的愛呀。
其實在我們家這一道菜不叫椒麻雞,而是叫涼拌雞。
雞是自家養的。必須是糧食養出來的雞,而不是飼料催出來的雞,肉吃起來才鮮嫩有韌勁。飼料雞吃起來肉粉粉的,什麼調料都調不出味道。收過稻穀之後,我媽開始去市場買半大的雞回來,用玉米、谷糠調教,每天還要去山上找些野菜回來滋潤它們。到了過年,養了三四個月,大小剛好合適,肉也不老不嫩,成為桌上一道主菜。
煮雞肉是一門學問,過之太老,會有點發柴,不及則肉中會有血水,不敢下口。雞在柴火灶里煮到用筷子插雞腿處沒有血水冒出時,便不再放柴,利用灶里的余火把雞在鍋里悶十分鐘左右取出,放涼剁塊。雞胸脯的白肉剁成塊總是讓人看著沒有食慾,若是手撕成條,吃起來感覺可口的多。每次剁雞肉的時候,我總要偷嘴,拿兩塊雞肋部位的肉就那樣放進嘴裡吃。薄薄的一層肉,汪著汁水,本來的鮮香已經足夠,哪裡需要過多的調料?有時候,只是蘸一點醬油,也覺得很美味。不過更多的時候,大家還是喜歡雞肉被各種調料濃墨重彩烘托著端上桌。
姜蒜剁成碎米,泡在開水裡待用。辣椒油早已漬好,紅通通一小盆,飄著白芝麻。花椒油也是新鮮花椒上市時,便用自家新榨菜籽油漬好裝瓶。吃面時滴幾滴,立刻提鮮。鹽、醬油、醋、白糖,各色調料粉末登場,調進姜蒜水,辣椒油,花椒油,放上剁碎的小米辣,再舀進一點雞湯,調味汁就成了。澆在雞肉上面,放上嫩嫩的芹菜芯,碧綠的香菜,酥好剁碎的花生米,就可以上桌了。
這道菜,爸爸做得最好。去年我偶爾做了一次,家人也覺得好吃。也許換了一個廚子的口味,大家覺得新鮮。侄女的同學吃著,也連連讚歎,大快朵頤。這是對一個廚子最好的獎賞吧。
也試著在西藏做這道菜,卻總是做不出家裡的味道。也許,是一個吃著不香吧。重要的不是吃什麼,而是和誰吃。
以後回去,要開一個農家樂,主推的菜已經想好,叫胡老漢的椒麻雞,爸爸來做。
花椒樹已經栽下了。
TAG:英文名字背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