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鄉情更怯——第一代美國華裔影星的返鄉之旅

近鄉情更怯——第一代美國華裔影星的返鄉之旅

隨著中國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國際電影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華人面孔。其實,在二十世紀早期,國際影壇就有了華裔的身影。只是,與今天在各大電影節上風光無限的明星相比,他們的身上卻多了一份艱辛與無奈。即使衣錦還鄉,也不得不面對異樣的目光。

說起最早揚名國際影壇的華裔女星,黃柳霜是繞不開的人物。1905年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其祖為第一代赴美淘金的華工,其父則在唐人街開一間洗衣鋪維持生計。1919年14歲那年,正好一部叫《紅燈籠》(The Red Lantern)的影片在唐人街出外景,需要300多名東方臉孔做群眾演員,黃柳霜毛遂自薦,在其中露了個小臉,從此便踏入影圈。但一開始不過是輾轉於好萊塢各大片廠之間跑跑龍套,真正讓她聲名鵲起的,則是1924年范朋克主演影片《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hdad)中的蒙古女奴一角。在這部充斥阿拉伯異域風情的影片中,黃柳霜留著直垂眉心的厚劉海,半裸上身,側露大腿,膚若凝脂,目如黑漆,神秘而性感,瞬時引起了觀眾的注意。

黃柳霜

此後這一齊額劉海、濃厚眼妝的「中國娃娃」形象便成了她的標誌性招牌,在歐洲尤其受到歡迎。而在中國,雖也頗有知名度,但國人對她的印象卻不佳。且不說她的初登銀幕之作《紅燈籠》,歷來被視為「辱華」影片的始祖,她在《月宮寶盒》、《上海快車》等影片中那些搔首弄姿的「下等女人」角色,也讓部分愛國心切的影迷頗感痛心。

黃柳霜揮手致意

雖是如此,作為一個華人,黃柳霜卻始終揣著一份故鄉情結。1936年春,乘著拍攝間隙,終於一嘗夙願,黃柳霜乘著胡佛號游輪,乘風破浪來到中國,開始了她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返鄉之旅。她的第一站便是當時中國的電影之都——上海,在甲板上,黃柳霜受到了專程而來的影迷的熱烈歡迎,當晚即由新任駐法大使顧維鈞夫婦招待晚宴,併入住新落成的國際飯店。其後幾天,市長吳鐵城特為其舉辦茶話會並向她介紹中國影界,又在著名影星胡蝶夫婦的陪同下參觀了明星影片公司。在上海待了兩個星期後,她便一路北上來到北平,住了三個月,一邊遊覽北地風光,一邊學習國語,一邊搜集適合搬上好萊塢銀幕的素材,因為對京劇尤感興味,看了好幾齣大戲,參觀了戲曲學校,還買了許多唱片。

黃柳霜抵滬之日,在胡佛總統船上與迎接者合影(由右至左:顧維鈞大使西女秘書、黃炳基夫人、伍聯德、黃柳霜、陳炳洪、黃金樹)

黃柳霜在浦江畔留影

黃柳霜與其弟黃金樹

黃柳霜參觀市政府與吳市長合攝

不過,雖然中國上層各界對她表示友好,仍有不少觀眾對她在好萊塢專門飾演一些「墮落女子」表示質疑。對於這些攻擊,黃柳霜並沒有迴避,而是落落大方地做出正面回應,《良友》畫報登出她撰寫的《我的自述》一文這樣說道:「國人對於我所扮演腳色,有點指摘,這使我很不安,因為我這種錯誤是無意種下的。在初期入電影界,我只能完全受著導演者的指揮,不要說所扮腳色是什麼連自己也不知道,甚至片中的情節他們也未必說明白。這是事實,導演者對於閑腳演員是不重視的,除了幾個重要角色有權審查劇本內容是否對於自己主張有衝突之外,其餘是不聞不問的了。」

黃柳霜參觀明星公司留影

字裡行間透著點滴辛酸與無奈,這或許也是每一個在好萊塢打拚的華裔演員都不得不面對的兩難。一方面,美國影界對華人有一種程式化的偏見,華裔演員往往只能在片中演些小配角或是符合好萊塢對中國想像的角色;另一方面,在對好萊塢做出妥協的同時,他們也得不到國內同胞的諒解,被認為是在助紂為虐,詆毀中國人的形象。可其實,他們都不過是普通演員,而一路從跑龍套攀登至女主角的黃柳霜也只是恪盡一個好演員的分內之事。何況她不僅風姿迷人,旅歐期間,還習得各國語言,談吐優雅,舉止大方,與各界名流相處得宜,相當程度地改善了大部分歐美人對於中國的偏見。

黃柳霜返美前在吳村參觀胡蝶拍攝《永遠的微笑》

而1936年的這次返鄉之旅,也讓國人也開始認識到這個活躍在國際影壇上洋派的「妖女」並非如電影里展現的那樣妖魔化,她彬彬有禮、謙容有度,對於記者和影迷都親切有加,不少報刊登載了有關黃柳霜的專訪,對她的卓越成就表示肯定。要知道,在黃柳霜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再也沒有華裔演員能在好萊塢主流電影如她這般圈熠熠生輝,從這點而言,黃柳霜已然是華人的驕傲,是歐美人對中國影星的第一次認知,哪怕這種認知中帶著固化的有色眼光。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上海歷史文化,敬請關注公眾號:上海年華。告訴你最有品味的上海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年華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