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聲的告白,你聽到了嗎?

無聲的告白,你聽到了嗎?

「即使我們熟知身邊有這類故事,也從來沒在美國小說中見過,起碼,在伍綺詩之前,沒有誰處理過這類故事。這部小說寫的是成為「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紐約時報書評》

「情節展開極為機智,處處撩動你的情緒…伍綺詩用扣人心弦、精彩得讓人拍手叫好的故事,講述了一個關於性別與種族的嚴肅主題。這樣嚴肅的主題竟然可以被剖析得如此透徹,而且故事的節奏,竟然開可以越來越快,越來越驚人心魄,直到最後真相大白,好像有陽光鋪滿房間」

——《奧普拉》

買這本書之前,其實我並沒有對這個故事本身、對作者有太多了解。美國華裔作家Celeste Ng(伍綺詩)六年磨一劍的處女座、2014年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還有一位讀者的評價:「看到後半部分的時候壓抑到想哭又哭不出來」。

以上三點,凝集成了巨大的好奇心,牽引著我即刻下單,酣暢淋漓得讀完,也如願體會到了那位讀者的壓抑,以及這個故事帶給我的心靈的震撼。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無聲告白

Lydia is dead.But they don』t know this yet.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故事的開頭,懸念拋出。在父母親的眼裡,莉迪亞是「乖乖女」,她好學、上進,聰明甚至有天賦,在學校有一群好夥伴,她很快樂。她為什麼死了呢?

作者倒序插敘並用,將上世紀美國七八十年代里一個中美結合的家庭的真實面貌進行了還原,通過她的父、母、兄、妹的回憶視覺,拼湊出了莉迪亞的生活狀態,緩緩揭開了她死亡的謎團,也解開了所有人的秘密。

追溯到上一代。

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最希望與眾不同

她的實驗結果是最精確的,實驗報告是最完備的。到了期中考試的時候,她已經在每次測驗中取得了第一名,她一直都喜歡用這種方式讓人刮目相看

她一直在追求著與眾不同,以及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帶給她的愉悅感,和丈夫詹姆斯的一見傾心也不例外。

她吻他的時候,被自己嚇了一跳。那種衝動竟是如此強烈——她曾經憑著這股傻勁,追著過風中的落葉,跳過雨天的水坑——不假思索、不加抗拒、意義不明、單純無害。她以前沒做過這種事,以後也不會,每次回想起來,她都會覺得自己很奇怪,感到有點震驚。然而在當時當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她想要這個男人。她的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在說:『他明白什麼叫作與眾不同』

造化弄人下,瑪麗琳因為懷孕不得不終止學業,夢想變得遙不可及。莉迪亞出事的十年以前,瑪麗琳為了再次圓夢,曾經離家出走,相似的境況又再次出現,畢生追求黯然消散。瑪麗琳最終放棄了對命運的反抗,也因為如此,她也將「與眾不同」的籌碼都壓在下一代身上,壓在了和她「如此相像」的莉迪亞身上。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最希望融入人群

詹姆斯的父母是偷渡來美國,冒名紮下根來的。在那個年代,這一群體究極一生都在拚命融入人群,極力避免與眾不同。

作為勞埃德學院第一也是唯一一名東方學生,小時候的詹姆斯懷揣、掩蓋著自卑,生活在白人孩子中間。再加上這些孩子多為富家子弟,而詹姆斯父母在學校做著最底層的幫工。種族差異、階級貧富差異,讓詹姆斯活得更加小心翼翼。

他會主觀意識到自己應該怎麼做,或者說假裝怎麼做,來表現得和其他學生一樣,假裝普通學生。

即使詹姆斯後來考入哈佛大學,情況也沒有絲毫變化。

直到畢業

他只認識幾個熟人,沒有朋友,在椅子上坐不穩當的習慣依舊沒改,就好像隨時會有人過來攆他走一樣

到工作

他喜歡人們聽到他說自己是美國歷史教授時臉上那難以置信的表情。『我是美國人』他這樣說的時候,他們都會驚奇得眨眼睛,他的語調里不乏自我辯護的鋒芒之氣

甚至到愛情

儘管他永遠都不會徹底意識到這一點,這正是他愛上她的最初原因,因為她能夠完美得融入人群,因為她看上去是那麼的普通和自然。

瑪麗琳的愛讓他恍然覺得,美利堅這個國家對他敞開了懷抱。

於是,最希望與眾不同的母親,與最想要融入人群的父親走在了一起。

「而這兩件事都是不能的」

時間遷徙中,這一家庭逐漸誕生了哥哥內斯,莉迪亞,妹妹漢娜。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瑪麗琳和詹姆斯,都渴望子女能得到自己沒有得到夢想。不,是代替他們得到。

詹姆斯沉浸在幻想中,他設想著長大的莉迪亞和內斯擁有很多朋友,他們可以邀請同學來家裡玩耍,多麼美好。自己小時候可是因為怕同學認出父母是幫工不好意思邀約呢。因此,他將內斯推向人群,推向內斯其實並不感興趣的遊戲小分隊里。他因為莉迪亞和同學電話「聯繫頻繁」而開心,他樂此不疲得接送莉迪亞和同學「看電影」。

瑪麗琳則熱衷於「訓練」莉迪亞,從《空氣的科學》、《天氣的成因》、《趣味化學》開始,她為莉迪亞買各種莉迪亞應該看的書,報名科學展覽、暑假輔導班,高一便和高二的學生一起學物理,旁聽大學生物課,等等。

莉迪亞就像是母親用程序編碼設定製作的機器人一般,還要被擰緊發條,往前走,更快得往前走。

她為女兒編織了一個華麗的未來,一個泡沫般的未來。

莉迪亞,她是全家人的宇宙重心,每天都擔負著團結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壓抑著自己。

在母親離家出走一次之後,年小的她害怕失去,變得敏感,對愛的渴求進化成了對母親的絕對服從。「是的」她總是這麼說。

如果母親能回家,讓她喝完自己的牛奶——莉迪亞想,書頁模糊起來——她一定會喝完。她會自覺刷牙,醫生給她打針的時候也不哭。母親一關燈,她就睡覺。她再也不會生病。母親說什麼,她就做什麼。她要實現母親的每一個意願

實際上,她不喜歡被安排的所有事情。慢慢的,她的學習成績下降;父母高期待值下壓力劇增;唯一的夥伴哥哥內斯即將離開去哈佛讀書;她想獲得內斯注意而與內斯討厭的同學傑克「廝混」,卻發現傑克竟然一直單戀著哥哥。

諸多碰壁成為莉迪亞投湖的導火索,她選擇了用最遺憾的方式重新開始,完成了自己無聲的表白,喚醒了所有人。

故事讀完了,每個人的秘密被剖離於紙上,每個人的線索在我們意識中發生著化學反應。那麼,到底誰錯了?到底哪個環節錯了?

瑪麗琳和詹姆斯那麼愛這個家,卻導致兒子想要拚命逃離,女兒漢娜小心謹慎察言觀色,女兒莉迪亞結束生命。

是愛的方式出現偏頗。

淺薄得談幾個方面的思考

1

關於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心理影響,是不容小覷的。每個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爸爸、媽媽的影子。故事中三個小主人公也是一個例子,父母主觀得丟給他們一個目標:要融入人群,要奮發圖強、與眾不同。但是「歷史總是驚人得相似」他們依然變得像極了父母的樣子。

而瑪麗琳、詹姆斯,何嘗不是影子呢?瑪麗琳的父親從小便拋棄了她們母女,是母親獨自撫養瑪麗琳長大,家庭變故下,母親對瑪麗琳要求更加嚴格,並一直希望她找到一個哈佛的優秀男人;詹姆斯的父母漂泊在外,冒名生活下,又何嘗不膽戰心驚呢?

文中的《貝蒂 克羅克烹飪書》,從瑪麗琳的母親手中,傳到瑪麗琳手中,後被莉迪亞偷偷藏起來,扉頁中灑下了祖孫三代人的淚水,似乎在象徵著一次輪迴。

拋開上述,我們不論怎麼樣都是沒有理由墮落的,「原生家庭」不背鍋。身為長大成人的子女,應感恩父母給予的一切,20歲以後你要為自己負責,試著包容不完美,學著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從為人父母來看(雖然還未做人母),了解自己的責任所在,不一味得趕著孩子走,樹立一個正能量的模範,孩子也會向你看齊。

2

關於溝通

故事中的家庭是極度欠缺溝通的家庭。例如,父親在錯將內斯推向人群,使內斯受挫時,父親想說些道歉的話,可是最後欲言又止,不了了之。瑪麗琳和詹姆斯都沒有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他們沒有考慮過孩子到底喜不喜歡,只是一味的強加。

並且非常明顯得將關注的重心放到莉迪亞身上,內斯產生要超過妹妹莉迪亞的心理、妹妹漢娜被所有人忽略著,總是喜歡躲起來……家庭關係明顯失衡。

非常可怕的、病態的家庭關係,希望僅僅發生在故事中,也是給萬千父母子女敲響了警鐘。

3

關於愛情

瑪麗琳是缺乏父愛長大的,她需要愛,遇到詹姆斯時,幾乎是一見傾心的。

摘選《愛情筆記》中的一句話:人們總是先有愛的需要,然後再去愛一個特定的人。

詹姆斯被選定成了那個特定的人,他與眾不同,他是哈佛畢業的高材生,他是高校教授,甚至他翹起來的一小撮頭髮都變成了魅力的符號。

每一粒相愛都是「希望」壓倒「自知之明」的偉大勝利。我們跌入愛河,祈望不要在心上人身上發現我們自己的劣根。

詹姆斯在莉迪亞失事後,向自己的助教路易莎尋求安慰。瑪麗琳找到了路易莎的住所,看到了詹姆斯停在樓下的車,她上樓敲響了她的房門,不慌不慢得問路易莎是否知道丈夫去哪裡了,她會等他回家。

是愛情嗎?我更願意相信是愛情。他們會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會產生隔閡嗎?當然這不是故事的重點,故事呈現的結局是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經歷了波折的家庭成員們更加珍惜彼此。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依舊男女關係不對等的大環境下,我們看過太多類似的故事。浮躁的社會下,很多人稱愛情變成了奢侈品...其實浮躁的不是社會,是人心,願你始終相信,是什麼人,便會遇到什麼人。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希望你找到自己,也找到愛情。

寫於2018.3.4晚,北京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沼澤地 的精彩文章:

TAG:沼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