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瘀論治糖尿病
糖尿病被現代醫學認為不能夠完全治癒,需要終身依賴藥物的疾病。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解釋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胰島出現問題,導致胰島素分泌量或者活性下降造成,因此對於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主要以口服或注射胰島素類為唯一的方式,胰島素雖然短期內會使血糖下降,但是隨著使用胰島素時間的增長,血糖又上升回來了,並且病症有所加重,而解決的辦法好像還是只有注射胰島素,這樣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那麼胰島素和糖尿病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注射胰島素不能從本質上解決糖尿病?
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是怎麼來!我們攝入的食物經過胃的消化後,其中的澱粉、糖類食物主要以葡萄糖(還有部分果糖、乳糖)的形式被腸道吸收,進入肝臟,部分葡萄糖作為能量準備以肝糖原的形式貯存,其餘的葡萄糖以遊離形式和結合形式(與胰島素)進入血液循環,其遊離形式的葡萄糖與細胞上的兩種受體結合而進入細胞的線粒體,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而變成細胞的能量三磷酸腺苷,結合型的葡萄糖,被胰島素運送到脂肪細胞,在脂肪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作用下,進入脂肪細胞,進而被轉化成脂肪而貯藏起來。
由上面的葡萄糖代謝機理可以發現,葡萄糖代謝分成兩部分:作為能量的葡萄糖和作為能量貯備的葡萄糖,而胰島素與作為能量貯備的葡萄糖有關。
糖尿病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用現代醫學的定義,即空腹血漿中的葡萄糖濃度高於8.8mmol/L,那麼這個數值意味什麼呢?是否可以理解為血液中葡萄糖已經高出身體所有細胞正常代謝所需要的葡萄糖。
那麼血液中葡萄糖為什麼會高?血糖高的人,既然是葡萄糖富餘了,為什麼人還會餓?事實上這些都與血管壁瘀堵有關。影響葡萄糖的濃度因素除了攝入葡萄糖的量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利用量,如果不能利用或利用量下降,一樣會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升高,這個時候胰島會分泌大量胰島素將葡萄糖運動脂肪細胞變成脂肪,隨著脂肪貯存量的增加,脂肪細胞分泌入血液中的甘油三脂量增加,導致血脂濃度升高,血液粘度上升,血液粘度上升後,葡萄糖通過血管壁的難度增加,血糖的利用量和利用率下降,則導致血糖濃度進一步上升,最後導致血糖、血脂交替上升,以至於最後都遠超過正常值。因此治療糖尿病僅靠注射胰島素,只會導致血液粘度升高,血管瘀堵程度上升,血脂、血糖、血壓甚至尿酸的上升,從而損害與血液循環有關的所有臟器,如腎臟、心臟、肝臟等。並且長期注射或者口服胰島素,導致體內胰島素水平過高,使胰島的分泌功能受損,自身分泌胰島素功能失常。
可以用一句清代四川名醫唐容川《血證論》:「凡血證,總以祛瘀為要。」故中醫治療消渴(今天的糖尿病只是中醫消渴症的一部分),多用活血化瘀、祛瘀葯:如丹參、當歸、地錦草、山楂、山藥(具有化痰作用,廣義上講瘀是痰的一部分)、葛根等。
中醫臨床名家王幸福老師治療糖尿病症方劑:生黃芪150g,蒼朮、懷山藥、淫羊藿、黃連、翻白草、生甘草、鬼箭羽、熟地黃各30g,葛根60g、玄參、石菖蒲各15g,仙鶴草50g,遠志12g,陳皮10g,水煎服,日三次。
顏德馨教授治療糖尿病藥方:生黃芪15g、党參9g、蒼白朮各9g、麥冬9g、五味子3g、葛根9g、升麻6g、當歸9g、丹參15g、黃柏6g、知母6g、地錦草30g。
顏德馨教授之玉泉丸加味:生黃芪15g、天花粉15g、葛根、麥冬、太子參、地龍、烏梅、茯苓、知母各9g、鳥不宿30g、地錦草30g。玉泉丸出於《雜病源流犀濁》,本方由天花粉、葛根、麥冬、人蔘、茯苓、烏梅、甘草、生黃芪、炙黃芪諸葯組成,取甘寒滋潤,生胃津以止渴。
※糖尿病「傳染」的途徑是習慣,不信看看!
※痛風合併糖尿病飲食推薦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