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字長文好好說說什麼是靜
在一段日子裡,我一直想尋找那種所謂「歲月靜好」的人生感覺,卻始終尋而不得,好像是「靜」總是容易,但是要加上一個「好」字,卻怎麼都不得,於是有了「歲月靜好」是天下最大的裝逼的感慨。
在山裡住久了,自然對「靜」特別有所得,而自己最大的得到,也是靜。
回顧這三年多來,圍繞著「靜」,我也歷經了好幾個階段:
從剛開始住進大山時,直觀地感覺到環境的寧靜;到內心的熱鬧與環境寧靜之間的衝突;再到開始感受到真正的心靜;然後進入到享用心靈的寧靜階段。而到了現在,靜已經成為我的習慣,於我而言,再沒有「鬧」與「靜」之分,即使是去到城市裡,繁華與喧囂也與我失去了聯繫。
整理這一路走來自己關於「靜」寫下的文字,已經相當豐富了,我按照前面說的幾個階段為序,一一排列再適當地加工,希望大家閱讀有益。
最近總想讓自己靜下來想點什麼,但又總是不知道該想什麼,似乎什麼都清清楚楚,但又覺得什麼都是不清不楚。
但凡有點文化的中國人都喜歡過「寧靜致遠」這句話,我也曾有過這樣的一塊匾,懸掛於自己辦公室的正前方,還真是應了那句「缺什麼就標榜什麼!」,我當時對「寧靜致遠」這句話談不上喜歡,只是媚俗地掛了這塊匾而已,那時從未靜過,當然就沒有「遠」過,現在看來,什麼是「靜」,什麼是「遠」當是生命的課題,也許一輩子也得不到答案,有朋友說我現在活在人生境界的兩層半上,也許到了第三層,才能悟出「靜就是遠,遠就是靜」的妙境來。
「靜就是遠,遠就是靜」這樣一句話,三年前我將它寫出來,並且謂之「妙境,當時是「妄語」,不過現在有真正的體會,不得不說自己悟性不低。
大山裡的夜真的很靜,我想現在掉落一根針,恐怕是真的聽得到的,靜,原來也是用耳朵聽來的,這麼說靜也是一種聲音,是一種比聲音更能感覺到,更本質的一種聲音。如果仔細的去聆聽,靜謐之中會有些淡淡的藍調之韻律,稍不留神就會瀰漫開來,而這般憂鬱的藍,也不知道從靜里流淌出來的,還是一直就在心裡。
雨與我對著干,已經有幾天了,天徹底冷了,坐在我的椅子上,得蓋上一條毯子才行,天也黑得早了,四周靜得不行,這兒畢竟是夏季避暑的度假區,人們都已經離去,這幢公寓估計就剩下我一個人了吧,每天天暗下來的時候,以及準備上床的時候,心裡也會有些難受,不過我還是能安靜地面對這種情緒,與它對話,告訴它這是自己選擇的生活,要安靜,要山居,要自由,你要了就會有代價,就得承受它的副作用,沒有完美的生活,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拿身體的感覺與心比較,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照顧好心。不過一想到天亮我又能看到山和森林,夜又純美了起來。
秋夜朦朧,夏蟲的求偶聲已經斷斷續續,不再成調了。桂花的香只是一縷,還沒有入心就散了。你的影子還沒有成形,落到屏幕上就化了。
以上的五則,大概可以讀到我最初關於「靜」的痛苦和快樂了。
好久沒去古鎮了,四周的山已經被春天染成了嫩綠,鎮子里幽靜得可以,空氣里有絲甜甜的味道,靜是可以把一個人心填滿的唯一的東西,靜讓你的各種感覺恢復敏銳,靜是一種徹底和純粹。
坐在家門口縫著小花鞋的老人,我感覺她就像我的外婆和奶奶,自然也已盛滿我了;
「歲月靜好」是一句很流行很時髦的詞,與之放在一起用的還有「修行」「禪意」「儒、道、佛」等等。
從字面上去理解,「歲月靜好!」當為「你安靜下來,歲月就變好了,人生就免於痛苦了,便幸福了……」
事實上,你的心真正寧靜下來,你對痛苦的感之毫無疑問是更深刻了,而因此能感受到更大的幸福。
真正的寧靜帶給你的應該是:痛苦和幸福的脈絡都異常的清晰。
「靜」不是「安靜」,它的深意在於「靜」出智慧,這樣的智慧讓你順應著自己的生命學會了取捨,而「舍」不是「舍」去了痛苦,是舍掉那些對自己來說無關痛癢的毫無意義的歡愉和苦痛。留下來的一定能拿來豐盈自己的生命。
而「靜」在此的釋意,當是再大的幸福不妄形,再大的痛苦不妄為罷了。
「靜」的真意,是你可以為了讓自己獲得真正的幸福,從而能甘心忍受更大的苦難!
木心先生說:「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一直想關於「歲月靜好」再寫點什麼,剛才其實已經寫好了一篇,大概也有二千字吧!因為一直在手機上寫作,也不知剛才點錯了什麼,一下子全弄沒了,怎麼都恢復不了,然後人半天都沒靜下來,看了一會兒書後,下決心還是得把它重寫出來……
在一段日子裡,我一直想尋找那種所謂「歲月靜好」的人生感覺,卻始終尋而不得,好像是「靜」總是容易,但是要加上一個「好」字,卻怎麼都不得,於是有了「歲月靜好」是天下最大的裝逼的感慨。
關於「歲月靜好」最有名的故事應該是張愛玲了,她與胡蘭成的一紙婚書上寫著「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可是倆個人最後的結局卻與這幾個字怎麼也難扯不上關係,反而給如此文藝的句子添上了幾分諷刺的意味……
或許「歲月靜好」只是人們正面現實人生,把玩無奈的一種美好的願景罷了,我還是迷惑……
「靜」或許是無視某些境況,所謂不聽、不看、不想、不感……
「靜」或許是某種更深不可測的,類似於「禪」的東西……
「靜」或許是一種當下,沒有過去,不關乎將來,一種瞬間或是片刻的心態……
「歲月靜好」究竟是一個感性的狀態,還是一種理性的結果,還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平衡?
如果失去了敏感,五官會退化么,還會被一段旋律而流淚么?
今天看到一段文字「靜修禪定不是對外界失去感應,而是變得極其敏銳,但卻切斷感官之後的反應,因果之鏈。見美女仍然是美女,但卻沒有了連接的慾望反應……
真正的靜是把所有的感覺都打開,包括感官、皮膚和知覺,也包括心靈。
靜是你平心靜氣地讀這篇文章,一次不行,就再讀上幾遍,然後寫下自己的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山文集 的精彩文章:
TAG:半山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