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教與道家哲學的十大區別

佛教與道家哲學的十大區別

我從1月底開始看了很多佛教的書。我發現佛教哲學和道家哲學差別太大,甚至相反。為此,我從十個方面把佛教哲學(主要是中國佛教哲學)與道家哲學(主要是《道德經》哲學)作了對比,供大家參考。這十個方面是: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人生哲學、生命觀、認識論、因果關係、人生修鍊的方法論、人生修鍊的結果,以及政治哲學(當然包含管理哲學)。

畢竟由於水平有限,難免錯漏,萬望包涵。

1.宇宙觀

宇宙觀是關於宇宙起源和發展的觀點,是任何哲學學說的基礎觀點。

佛教哲學的宇宙論是緣起說。即佛教認為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故此緣起論否定創世說。

《道德經》的宇宙論是創世說。即宇宙萬物為道所生。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世界觀

世界觀是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也是任何哲學學說的基礎觀點。

佛教哲學的世界觀是性空說。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不斷變化幻滅,故而沒有自性,或曰實我,即沒有實在的自體。

《道德經》的世界觀是本源說。即認為世間事務固然變化無常,但都是由本質和內在規律所主宰,故而運動變化有規律可循,並對其未來可以預測。如《道德經》十六章講「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負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這裡的「根」,就是本質和內在規律,「命」,就是由規律所主導的事務運動發展的軌跡(即命運),「常」就是未來的結果。不能預測未來結果而行動,就會「凶」。

3.人生觀

人生觀是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也是任何哲學學說的基礎觀點。

佛教的人生觀認為,人生是在此岸世界,而此岸世界是苦的,並認為存在一個快樂的彼岸世界。佛教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我們自度度人,到彼岸世界。佛教還有苦集滅道來解釋人生痛苦的原因和解脫之道。

《道德經》的人生觀認為,認為人崇高,偉大的。即「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基於此,《道德經》認為人世間是非常美好的,即「天下神器」。

4.人生哲學

人生哲學是關於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是關於人生問題的哲學學說,它是人生觀的理論形式。

佛教哲學對於「此岸世界是苦的」這樣的人生觀,建立了「苦集滅道」(即四聖諦)的人生哲學,即論述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

《道德經》對於人崇高偉大的人生哲學,建立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學,即按照人性的根本規律來發展人,即返樸歸真,順其自然。統治階級要按照這樣原則,不能有為,即「為者敗之」,而要無為,即「為無為則無不治」。

5.生命觀----對生命的解釋

生命觀是對於生物體生命的來源和發展的解釋,是人生觀的基礎。

佛教哲學的生命觀是十二因緣,即生命是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教哲學用十二因緣來解釋人生苦的原因。

《道德經》的生命觀是創世觀。即道創造了生命,並賦予生命以「一」。即「萬物得一以生」,「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而「一」是「道紀」,即「道」的代理人,用此解釋人生尊貴,崇高,偉大。

6.認識論

認識論關於認識的本質和產生髮展規律的哲學理論。也是任何哲學的基礎觀點。

佛教哲學的認識論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等等。

《道德經》的認識論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道德經認為,道的代理「一」,能「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即人身上的「一」和「道」緊密的鏈接在一切的,並駕馭著世界,而且能知道世界的過去和未來。

7.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是宇宙萬物之間最重要的一種關係,是邏輯分析的基礎。

佛教哲學強調因果報應。即有什麼因,就得到什麼果。

《道德經》強調規律的決定作用。即結果是由規律決定的,而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只有順應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違背規律將不得好死,即「強梁者不得其死」,所以提出「知其榮,守其辱」、「知其黑,守其白」的思想,即明知對的是什麼,但故意按照錯的去做,反而效果會更好,因為這樣反而更符合規律。

8.人生修鍊的方法論

方法論是指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也是任何哲學學說的基礎觀點。

佛教哲學基於十二因緣,提出八正道的解脫方法,據此演變出戒定慧的無漏學、六度,以及因果報應等思想。

《道德經》基於創世說,提出「修鍊宇宙大道」的修行方法。並專門在《道經》部分論述修鍊的四重境界即具體方法。

9.人生修鍊的結果

佛教哲學認為人生修鍊的結果是覺悟,即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成就佛果,即成佛,往生極樂世界。

《道德經》認為人生修鍊的結果是「得一」,即與道相連。此時的生命狀態是「珞珞如石」,即非常樸素、平凡。

10.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研究政治關係的本質及其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哲學學說在政治領域的專門應用。

佛教哲學關注的焦點是個體生命的本質——空性(心性),追求的個人解脫和眾生解脫,即自度度人。因此,度人是佛教的政治哲學。斯里蘭卡、緬甸等國家以佛教為國教,但由於佛教包含厭世思想,所以導致政治上少有作為,佛教國家和地區多數都很貧窮落後。

《道德經》關注的焦點是宇宙這一巨複雜系統的本質——道(即宇宙根本規律),並據此專門論述「為無為而無不治」的政治哲學,並且是一門專業、系統的政治哲學。由於「為無為」的哲學非常重視對未來的預測和超前掌控,所以政治上極為有效。中國歷史上以道家思想治國的朝代都是盛世。甚至於毛澤東說「《道德經》是一部兵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級商道 的精彩文章:

TAG:頂級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