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身邊的博物館倫理

我們身邊的博物館倫理

【本篇看到底端需要膽量,請量力而為】

國際博物館倫理準則中,有些條文的內容在我們的常識範圍內,例如:

「拒絕接受來源不明的藏品」

「不能私自為私人藏家鑒定文物」

「不能收回扣」

但還有更多的條文是陌生的,例如:

「博物館研究人員如果要從事個人收藏,必須向博物館報備。」

許多博物館會直接禁止館員擁有個人收藏,有些則會規定館員不可收藏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藏品。向館方報備已經是比較寬鬆的規定。

知乎大V@螺旋真理 對底特律政府放棄使用博物館藝術品抵押融資一事件的看法

在中國,博物館倫理處於不太受重視的狀態,一些條文僅限於專業人士知曉,往往靠博物館自我要求,以至於我們會覺得那僅僅是博物館及其相關人員自身的事情。但現實中博物館又做不到嚴格自我要求,甚至有時候做出了違反博物館倫理的事情卻不自知或故意為之;而且這些行為離我們並不遠。

這館長給大家找了一些被認為是有違博物館專業倫理的案例:

輿論批評博物館內錄製完全不相干的娛樂節目違背了博物館倫理規範。

陳履生是原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他認為博物館對待非正常渠道所藏文物是非常嚴重地違反了博物館倫理。

考古、歷史類微博名人 @老邪新楦兒 認為,展覽時篡改文物承載信息屬於博物館倫理缺失。

有人提出志願者講解本館文物進行收費直播屬於違反博物館倫理。

微博大V認為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照看文物不當屬於博物館倫理缺失。

其中那些傳播效應比較大的,比如博物館裡錄製跑男,不僅給博物館帶來不必要的風險,還會給觀眾造成對博物館的誤會,帶來錯誤引導。

以後你要是在身邊看到了博物館出現的倫理問題,哪怕你不確定,也可以告知給這館長,讓我們一起來改變一點點(這麼一說,這館長胸前的紅領巾又紅了一點點)。

還有一種情況,博物館的專業性受損了,並不是博物館本身造成的,好像也並沒有外界壓力,但就是發生了。比如,陝西省有一件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器具被改名為獸面紋細頸壺。你敢猜它之前一直叫什麼名字嗎?

本文所有內容均參考自網路,不允許投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是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這是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