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生於皇族, 不爭皇位卻痴迷於醫學, 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此人生於皇族, 不爭皇位卻痴迷於醫學, 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似乎是因為古代的生育率和存活率都略微低下,每個當上帝王的皇帝都拚命的擴充自己的後宮,然後生多點、再多點的子嗣。說起來,這和中國的大傳統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人講究多子多福,子孫興旺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興旺發達,所以,生多一點的子孫後代,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可是,孩子多了,除了帶來家族的興旺之外,似乎也帶來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比如爭搶皇位。歷史上爭搶皇位引發的戰爭不在少數,比如清朝時有名的「九子奪嫡」,就算得上是一個爭搶皇位的有名例子。可是,萬物總存在太多的相對面,有人爭搶皇位,就有人對此位完全不感興趣。

明朝是一個比較熱鬧的時代,先是建立這個王朝的人,「草根」出身,單槍匹馬的一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帝國」;這個皇帝的兒子,又為了他的皇位,逼死了自己的侄子。一個皇位,引發了歷史上太多的流血事件。可是也同樣是這個皇帝的兒子,有人為了皇位逼死自己的侄子,也有人因為自己心地善良,給後世留下了數不盡的「金銀珠寶」。這個人叫朱橚,明太祖朱棣一母同胞的弟弟,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朱橚的一生,也算是有些跌宕起伏的,他自小就離了自己的母妃,被寄養在別人名下,雖是寄養,但朱橚卻是個十分孝順之人,抱養他的人去世之後,朱橚依舊為他守孝三年。朱橚在成年後,朱元璋先是封他為吳王,後又封為周王,再後來因為他擅自離開封地,將他貶往雲南,要知道在當時,雲南可算得上是蠻荒之地的。雖然曾經獲准返回封地,可是沒多久,他卻再次被貶為庶人,發配到了雲南。直到朱棣當上了皇帝,同母的朱橚才被恢復爵位,獲准返回封地。

說起來一生算得上跌宕的他,在政途上可以算得上十分失敗,無論他是否參與過朱棣的謀反,是否支持過朱棣的謀反,在醫學方面,他卻是貢獻了自己太多的力量。少年時就對醫藥感興趣的朱橚,在流放期間感慨於當地人民的疾苦,和當地的良醫一同編纂了一部十分適用於當地的藥典;回到封地之後,他更是不忘雲南人的疾苦,繼續在醫藥方面刻苦鑽研,為後世的醫藥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身為皇家之人,他沒有出色的政界,也沒有讓人艷羨的權謀,但是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不僅為他人做出了貢獻,更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最濃厚的一筆。相對於那些一生都在為爭權奪勢而活的皇族之人,他無異於人生贏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歷史冷知識,可以長見識,明朝就有人要飛天
病態官場:把萬曆罵得狗血淋頭,你就能有好前程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