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和氏璧嗎?有的話下落如何
「楚卞和往荊山,見石中有璞玉,抱獻楚歷王。……和曰:『吾非泣足也,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而名之曰詐,是以泣也。』王取璞,命玉人琢之,果得美玉,厚賞而歸。世傳和氏璧,以為至寶。」古人的行為模式和思考方式大異於今人,但卞和終究以他的兩條腿和數十年光陰成就了和氏璧的一世之名。
和氏璧的來歷,大體如此,這段過往,在《朝非子》、《呂氏春秋》及《國語》等許多史料中均有記載。和氏璧的發源或與記載有出入,不過是細枝末節而已。和氏璧被人們發現時,便被視為「價值連城」,「天下所共傳寶也」,楚文王令工匠雕琢成無暇玉璧,很是看重,「深藏不露」,後因相國昭陽滅越有功,以璧賜之。
昭陽得璧後,想必自覺如「錦衣夜行」,在會賓客時拿出來顯擺,不慎遺失。張儀適逢其會,被眾人拿住,打的是皮開肉綻,可和氏璧終究杳無影蹤。數十年後,趙惠文王偶然得知了和氏璧的下落,強奪了過來。這消息不脛而走,然後就發生了秦昭王以十五城與趙惠文王博弈,藺相如橫空出世「完璧歸趙」的故事。
儘管和氏璧被世人傳得是價值連城,但玉璧與城池敦輕敦重,秦昭王自然拿捏得住。公元前228年,秦軍大兵攻打趙都城邯鄲,趙幽王投降,和氏璧進駐秦王的寶庫,自此隔斷世人的目光——此後,和氏璧再沒有出現正史的記載之中。
和氏璧的「足跡」,可以說遍及春秋至秦統一全國的史料、文書,更有藺相如借和氏璧的「東風」直斥強秦、駁秦王面子而名動天下,甚至在其發現初期,連張儀也為它付出地代價,若說是古人杜撰出來,可能性比較小。因此,和氏璧應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事物。
秦統一全國後,收天下奇珍,和氏璧最終被秦始皇收入囊中是毋庸置疑,此後,和氏璧就像滅亡的王朝一樣,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卻引發了後人的興趣。我們知道,自秦王將其收走,文人史官似乎就對和氏璧失去了興趣,對它絕口不提,這裡面到底有何隱情?
其實史書不再對和氏璧進行記載,也是能夠說得通的,畢竟它不再被帝王拿出來博弈——和氏璧不再出現在人們眼中,自然也就失去了被傳誦的可能。完璧歸趙的故事所以「流毒」甚廣,其原因就在於秦國與趙國都是當時的大國,秦王奪璧的行為,實質上是秦趙兩國在人力、軍力、政治、詭道上的綜合角力。司馬遷對完璧歸趙濃墨重彩地描述,對趙幽王投降獻璧卻一筆帶過,就是如此。歷來為人所關注的,並非寶物本身,而是掩藏在載體之下慘烈、殘酷的競爭。
關於和氏璧的下落,大約有三種說法,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和氏璧被秦王琢成了傳國玉璽。傳國玉璽作為帝王權力的象徵,歷來為掌權者爭奪,一直活躍在史官、文人的眼中,記述不斷。但人們對它是否是由和氏璧做出來卻是莫衷一是,各有論點。如《史記》「李斯磨和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書斷》中有「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為璽,命李斯書其文」,言之鑿鑿,但後人卻對玉璽與和氏璧質地不同提出質疑,此說便立足不穩了。另一說是秦二世將它拿出來給秦始皇陪葬了——雖是人之常情,卻是缺乏證據。另一種說法,便是項羽破秦後,搞走了和氏璧,這種可能性不小,但也缺乏史料佐證。
※中國歷史上一大騙局,漢武帝深陷其中
※長子長孫為什麼受到重視,這種觀念是何時形成的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