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話歷史、看當下,《中國1927》在「定格處」眺望未來
原標題:【報道】話歷史、看當下,《中國1927》在「定格處」眺望未來
回到1927年中國的6座城市,你會看見什麼?通過平實的語言、生動的故事,《中國1927》用一場穿越空間、定格時間的電視魔術,把照亮中華民族走出黑暗和困境的「星星之火」呈現了出來。
「布爾什維克這個詞,確實是俄國人所造。但布爾什維克精神,它是屬於20世紀全世界人類。」百年前的學生正在慷慨激昂地發著傳單、發表演講。隨著講述人譚江海的入場,演講聲漸弱,娓娓道來的是另一個視角的理性敘述:「這就是張作霖在北京經常能看到的情景。」
近日,紀錄片《中國1927》在北京衛視開播。該片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台《檔案》欄目承製。
《中國1927》的開篇有這樣一段話:「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在《中國1927》之前,《檔案》欄目組就承製過《偉大的貢獻》《紅軍不怕遠征難》等紀錄片,重大題材與整個創作團隊獨特的敘事風格碰撞在一起,形成不少火花。而這部紀錄片則平衡宏大題材與貼切的故事,通過對歷史的回望,帶動更多年輕人實現對未來的眺望。
時間的「操控者」
像電影一樣的場面調度,把日常演播室里主持人的理性分析和情景再現里的動情演講結合了起來。
《中國1927》幾乎調動了可以運用的所有手段來講故事,通過「時間的藝術」讓觀眾回到歷史的節點去看見、聽清、觸摸和感受。講述人譚江海穿梭其中,在故事的講述中讓流動的時間停留、加速,甚至倒流。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不少影視演員或主持人化身「歷史中的人」,出現在特定的「歷史時刻」。比如正襟危坐的新聞播音員鄔曄緯、孫揚,或化身激情澎湃的學生,或化身憂國憂民的學者,或化身早起喝豆汁的市民百姓。
既是歷史角色,又是歷史講述人,多重身份的交替上場,令他們成為歷史的「回望者」,他們以全知的視角講述、梳理和總結。感性的火焰和理性的冰山都在《中國1927》中漸次顯露底色。
帶領觀眾「重回」歷史現場,《中國1927》在藝術上的突破在於「帶來一種電影化的驚喜」。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看來,「《中國1927》選用『時光照相館』的形式,將歷史定格在爆發的一瞬間。城市地標、年代緯度與歷史瞬間的組合,讓《中國1927》做成了一部活起來的黨史,有助於讓更多的年輕人對歷史發生興趣。」
六個城市和一個國家
英國史學家巴克爾曾說,「凡人類的歷史,都是氣候、土壤、交通的關係。」歷史同地理的關係,是近代科學上一個饒有興味的問題。在錯綜複雜的歷史地圖上,《中國1927》選擇講述一個「六城記」的故事,通過北京、廣州、武漢、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標構成整部紀錄片。
如果說時間上,1927年能夠看百年,那麼空間上,這六座城市也幾乎是當時中國面臨困境和希望的縮影。但又因為它們在地理特性上的差異,令這個「1927」呈現出多面的特徵。
《中國1927》的第一集就從北京說起,北洋軍閥集團走向落幕,中國的社會制度、思想文化和政治軍事都在經歷著震蕩和變遷。在該片看片會上,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中國史室副主任王學斌感慨道,「北京是所有城市中最難講的,它既是開篇,又是結尾,細節和線索都非常多,但《中國1927》完成得很好。」
除此之外,廣州的「暗涌」講述了南方革命力量的興起和新興思潮的發酵;武漢的「突變」又把辛亥革命背後隱藏的得失揭露了出來;上海的「風暴」在記錄一場反革命政變的同時也勾畫出了中國近代史的走向。
每個城市有自己獨特的主題,但卻與整個國家的命運相互關聯。地理與歷史的結合,自然的呈現出歷史在那個時段的共性與特點。對於其獨特之處,王學斌認為,《中國1927》對人性的細節、歷史的細節和城市性格結合得比較好;整體非常厚重真實,不失趣味;真正呈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繼承這種初心的重大意義。
「活起來的黨史」
歷史本就複雜,如何在複雜的歷史中,通過一年的光景,展現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命運抉擇,《中國1927》做出了不一樣的探索。
翻開1927年的日曆表,這一年,張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國軍政府,北伐軍勢如破竹;這一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國共兩黨分崩離析,國民黨反動派向共產黨舉起了屠刀;這一年,毛澤東帶著革命的火種走向了井岡山,開始了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道路新探索……世界的歌舞昇平和中國的腥風血雨激蕩在一起,中國人該去向何處?關於一個民族未來的命題在這一年被無限放大。
《中國1927》這種「擇一年來窺百年」的做法甚為取巧。「1927年對於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真正自主領導中國革命的年份。」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天曉說。
與其說《中國1927》是一部電視作品,不如說它更像一部1927年的動態歷史研究報告。片中首次展示了不少收集到的珍貴歷史文獻,塵埃里的故紙堆變成了身臨其境的「穿越門」,觀眾也有幸走進了迷霧中的歷史。
但光呈現歷史還不夠,歷史的乏味或生動全在講述故事的方式上。歷史的嚴謹或敷衍,也全在講述人的態度上。
歷史的傳播需要激濁揚清,這部紀錄片的可貴之處在於呈現出中國共產黨最初的樣貌,也回答了「中國為什麼選擇了共產主義,能夠讓大家重拾初心,這正是成功之處。」而這種初心更是映照著當代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羅亦農的孫女羅渝說:「我們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崗位上,從沒有忘記我們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作者:張榆澤
編輯:王海婷 江勇
【版權聲明】本文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製片人高琛:情感與職業都有「酸鹼度」,行業題材要做的是「測量」
※上海紀實幹超:用真實點亮熒屏,做新時代的記錄者
TAG:廣電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