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閱讀成為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讓閱讀成為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閱讀水平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

是一個民族自立自強的根本保證。

和幾乎所有快速成長的時代一樣,

我們面臨著很多問題,

這些問題都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完成。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語文教師更是責無旁貸。

閱讀水平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一個民族自立自強的根本保證。民族的競爭力取決於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來自閱讀。國際閱讀學會在總結了讀書對人類的巨大益處之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猶太民族為什麼那麼強大?為什麼這個在公元70年後就失去了祖國,到處流浪,寄人籬下的民族,卻產生那麼多世界級偉人?為什麼他們依然能保持自己獨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這與猶太人視書如命、崇尚讀書是息息相關的。馬克思讀書的故事眾所周知,即使流浪中的猶太人也手不釋卷。據統計他們每4500人擁有一個圖書館!

世界各強國紛紛在國內掀起讀書運動,有的國家甚至為讀書立法。我國每年出版的圖書不下30萬種,但是人均消費圖書只有1.75本,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生產國,我們卻又是人均閱讀量最少的國家之一。

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是和幾乎所有快速成長的時代一樣,有很多問題。首先就是面臨著共同價值崩潰的危險。當今的社會缺乏共同語言,而缺乏共同的語言,又怎麼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標準和共同的價值觀呢?如果沒有共同的道德標準,和對於未來的共同的願景,也就沒有所謂的核心價值體系和思想基礎。為此,我們需要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以及世界文明經典,這些都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完成,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終極武器,我們要在它們消滅我們之前殲滅它們。

閱讀決定著人的精神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人類應該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人的智慧和思想沒有辦法從父母那裡通過基因來拷貝、遺傳,人要想獲得智慧和思想只有通過後天的努力,而閱讀是最佳途徑。外在的相貌和物質的構成基於遺傳而無法改變,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閱讀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沒有閱讀就沒有個人心靈的成長,就沒有人的精神的發育。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閱讀能夠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世界,使人超越動物性。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學生終生閱讀的習慣是學校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語文教師更是責無旁貸。

注重讀書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學生)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彙整合,其實提高語文素養。」而讀書是提高語文素養的第一要務,讀書可以幫助學生儲存語言材料,形成語言結構和語言運用的抽象化模式,強化和優化由大腦和發音器官等組織起來的語言反應機制,受到情感、審美、文化等方面的感染和熏陶。

語文教學是否有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學生是否養成了閱讀習慣。語文教師要把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作為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讓閱讀成為學生必不可少的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一個人不管從事什麼工作,無論富貴貧窮,如果沒有讀書的習慣,甚至基本上不怎麼讀書,就很難實現終身教育,也很難提升自身素養,很難改變自身的處境,培養閱讀習慣是為學生的一生打底子,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的事。

語文教師應該成為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引領者。

第一、在課本教學中要注重「讀」。語文課本所選文本都是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中經典文章,這些文章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最佳材料。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防止以講代讀,勞而無獲的做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感悟,讓學生在閱讀中儲存語言材料、收穫第一感知,教師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引導學生領略語言文字之美,促使學生對閱讀和運用語言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在課外教學中要督促「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許多著名人士一談起之所以「成名立家」,無不同聲答道,那是得益於多看了幾本書。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他也這樣說,哪有什麼經驗,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名人名家樸素而富有哲理的話,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那就是必須「閱讀」,閱讀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提升想像力創造力!

督促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學生將終生受益。那麼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每次早讀時給學生抄寫經典中的句子,讓學生熟讀成誦,並領會其優美的語言、富有哲理的意蘊。比如《論語》,每天抄寫一節,不用一年,整部《論語》就會裝入學生腦中。如此日積月累,學生自然會學到很到東西,並對讀書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校時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讀書,並把讀書當成調節緊張學習氣氛的方式;在假期時給學生布置閱讀,並寫出讀書筆記。教師可以利用開學時的前幾節課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或講書中故事,通過合理方式督促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第三、師生同讀,一起成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老師要和學生讀同一本書,共同交流讀書體驗,共同探討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交流中共享讀書樂趣和收穫,在探討中釋難解惑。這樣不僅可以把書讀精讀透,還可以養成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進一步培養閱讀興趣。

第四、要告知學生開卷並非有益。在獨立閱讀時,學生往往習慣於求奇求怪,尋找帶有刺激性質的讀物閱讀,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找一些通俗的圖畫書籍,在閱讀中找樂子解悶,這就是所說的淺閱讀。這些閱讀不僅不能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還會起到反面作用,小的方面說來可能導致語言不規範甚至處於粗俗,大的方面說來可能會造成道德品質敗壞,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可見讀書不可不慎。要教育學生遠離低品質讀物,多讀讀經典書籍。經典書籍是人類公認的精神文化食糧,它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人精神健康成長的指路明燈。學生只有在經典書籍的引領下才能健康成長,才能成為真正高素質人才,也才會養成好的讀書習慣。

養成閱讀的習慣,

我們將終生受益。

最後,

用惠特曼的詩句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

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