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高度警惕胰腺疾病!

要高度警惕胰腺疾病!

胰腺疾病很容易被患者誤認為胃病,易致錯失治療良機!

45歲的張總,半年來老是感覺「胃痛」,以為在外應酬多,得了「胃病」,便在藥店買點胃藥,吃了一段時間,癥狀時好時壞,消瘦不少。這才去醫院檢查,發現腫瘤指標CA19-9增高,進一步做上腹部增強CT發現胰腺體尾部一個腫塊,並且肝臟也發現了轉移灶,已是胰腺癌晚期。

一、為什麼胰腺疾病容易誤診為胃病?

「胃痛」是臨床上極其常見的癥狀,老百姓看病或日常生活所說的「胃痛」有時並不確切。當他們指出疼痛部位時,往往在正規的醫療術語中應該描述為上腹部疼痛。相信很大一部分人無法準確指出胃具體在哪、有多大範圍。

胃周圍的器官有:十二指腸、部分小腸、肝、膽、胰、脾、雙腎及腎上腺、橫結腸。內臟器官的神經支配常存在著交叉,所以「胃痛」除了胃部病變本身,還有可能是這些器官出現疾病,尤其胰腺疾病容易誤診為胃病。

在解剖上,胃位於上腹部正中部位,而胰腺像一片長長的樹葉,深藏於上腹部胃的後下方,由於胃和胰腺解剖位置在腹剖體表投影的位置相同,當胃或胰腺有病變時,都可表現為上腹部不適、上腹痛等相同的癥狀。

在功能上,胃主要作用是接納和容受攝入的食物,並對食物進行殺菌、初步消化;胰腺能分泌含有各種消化酶的胰液,進食後排入到十二指腸,食物與胰液、膽汁、腸液混合後代謝成人體可吸收的營養成份。

胃或胰腺有病變時都會影響到營養消化吸收,可表現為腹痛、腹脹、噯氣、食欲不振、消瘦等相同的癥狀。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發作、胃痙攣等等所致上腹不適和疼痛很常見,注意飲食、休息幾天,甚至不吃藥也會自然好轉。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發病早期就可以表現為反覆上腹不適、脹悶、疼痛,也能自行好轉,癥狀與胃病十分相似。

而胰腺在腹腔內的位置較深,又因受到腸內氣體干擾,臨床上常用的B超檢查對胰腺不是很敏感,檢查胰腺最好用增強CT和磁共振,而這相對比較昂貴,需要預約才能檢查,病人接受度相對較低。

因此,大眾容易將上腹痛誤認為是一般胃炎、認為不到醫院看病、在家熬一熬腹痛就會好轉,即使患者去醫院就診,有點腹痛也難以接受增強CT和磁共振等檢查。容易造成胰腺疾病的延誤診治,有時甚至錯失治療機會。

在胃的周圍有許多器官,這些器官發生病變,也可能會給我們「胃疼、胃部不適」的感覺。例如,膽囊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肝膽胰的腫瘤都可以表現胃痛或胃部不適。因此,胃痛不適別總以為只是胃病,如果常規治療無效或不能解釋的癥狀,應做更全面的檢查,尤其別勿略胰腺檢查。

二、突然的上腹痛可能是急性胰腺炎

近年來急性胰腺炎發病率因膽結石、高脂血症發病率增加而增加。

膽管、胰管共同開口於十二指乳頭,膽道結石等疾病導致分泌胰液不通暢,一旦遇到暴飲暴食、大量飲酒或進食較多油膩食物時,胰液分泌大量增加,胰液排不出胰管,胰管內壓力增高,胰液就會外溢滲透到胰腺自已的組織中去,胰液中的各種酶被激活後就會對自身的胰腺組織進行消化,導致胰腺充血、水腫、出血和壞死,這就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分為:輕症、中重症、重症。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達30%~50%,尤其是猝死型胰腺癌炎可以在短短几個小時內死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部分患者,發病初期可以是輕症的,但幾天後可能轉為重症,這是疾病發展的關係,需密切觀察腹痛、腹部體症和有關胰腺的化驗檢查的動態變化。

任何不明原因的急性上腹痛都應該想到急性胰腺炎,查血澱粉酶升高就可明確診斷。但需要注意急性胰腺炎發作6-8小時後血澱粉酶才會升高,在此時段需急查上腹部CT(平掃)發現胰腺腫大、周圍滲出即可早期做出診斷;如無條件作腹部CT檢查時,應按急性胰腺炎對待,暫停進食、補液、觀察腹痛變化並再次複查血澱粉酶,以免漏診。當急性胰腺炎不能排除時,必須禁食,進食可明顯加重胰腺的炎症壞死。

注意:尿澱粉酶影響因素很多,診斷急性胰腺炎時以血澱粉酶為準,但是有25%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澱粉酶不高。而輕症急性胰腺炎時上腹CT胰腺不一定有異常。

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1)上腹疼痛。(2)血澱粉酶增高3倍以上。(3)上腹部CT胰腺有改變。三條中有2條即可確診。

有下列特徵的急性上腹痛要重點排除急性胰腺炎:

(1)有膽囊或膽管結石病史;

(2)高甘油三脂血症、肥胖者;

(3)過去有急性胰腺炎病史;

(4)暴飲暴食後上腹痛;

(5)大量飲酒後上腹痛;

(6)突發上腹痛並持續加重;

三、長期反覆上腹痛應考慮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胰管不通暢致胰管內壓力增高、胰腺消化酶分泌不足致消化吸收不良,出現食慾減退、上腹脹痛、腹瀉等症,尤其高脂飲食後更明顯;胰島素分泌不足,致血糖升高,發生糖尿病。

胰腺癌早、中期,通常無癥狀,或僅表現為上腹脹痛不適、背部不適、胃納減退、消瘦、乏力等,容易被忽略,或誤認為慢性胃炎。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可發生黃疸,黃疸出現雖然相對早一點,但也已比較晚了;而胰體、胰尾癌,癥狀更不典型或缺乏,很容易誤認為「胃病」,要高度警惕!

儘管胰腺癌的診治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半數病人死於診斷後5個月內,總體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常被誤以為「胃病」,難以早期診斷,確診者多為晚期病例。

當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胃炎,治療後上腹部不適、疼痛反覆不好時,應及時進行上腹部胰腺增強CT和磁共振檢查,如發現胰腺縮小、鈣化、胰管擴張、結石等表現時可確診慢性胰腺炎;如發現胰腺腫大、囊腫或腫塊時,檢查血腫瘤標記物CA199升高等,必要時可行超聲內鏡或CT引導下穿刺病理檢查,以確診胰腺癌。

不能滿足於一次影像檢查「正常」而致胰腺癌漏診,必要時需重複檢查,PET-CT對鑒別良惡性胰腺腫瘤有所幫助。

下列特徵的慢性上腹痛應重點排除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1)45-55歲以上中老年人;

(2)長期飲酒、吸煙、肥胖者;

(3)反覆中上腹不適、疼痛,對症治療無好轉;

(4)上腹痛或背痛,坐立或俯卧後好轉;

(5)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下降;

(6)油膩食物後上腹不適加重、腹瀉;

(7)無痛性眼白髮黃、尿黃;

(8)新發血糖升高、糖尿病;

(9)新發不明原因難治性或嚴重腹瀉;

(10)無明顯誘因的急性胰腺炎;

(11)有胰腺腫瘤家族史。

===========================================================

作者:王伯軍,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的精彩文章:

TAG: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