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李銀河 : 我為什麼不可以選擇單身?

李銀河 : 我為什麼不可以選擇單身?

原標題:李銀河 : 我為什麼不可以選擇單身?

第 90 屆奧斯卡,註定屬於女性!
頒獎典禮上女性的一次次發聲,像是 MeToo 反性侵、性騷擾運動 一年來的高潮,那些涉嫌性侵的男性導演,已不知所蹤。其實,西方女權思想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 200 多年前簡·奧斯丁的小說里,其中男女之間平等、尊重、自由與理解,現在很多時候,依舊難以做到。
聽道沙龍曾邀請李銀河、李繼宏和戴濰娜三位嘉賓,跟大家一同探討了簡·奧斯丁文字中的女性意識,她在兩百多年前探討的問題,今天我們看來仍然有著諸多共鳴——為什麼很多人依然以為,所有人都必須結婚?這種情況在西方社會是否也存在?我為什麼不能選擇單身?為什麼達西先生是一個理想的結婚對象?中國男孩子難道不能女性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聽道講壇TnDao(ID:beijingtd)


為什麼很多人依然以為,所有人都必須結婚?


戴濰娜:幾年前我去過簡·奧斯丁的故居,那是在英國一個小鎮上是一座兩層的小樓,看起來非常的優雅,裡面所有的陳設都很陳舊,但是很精緻,讓人一下子就能進入到十八世紀末女性的壓抑又精緻的內心世界裡。是的,十八世紀末離我們現在已經兩百多年了,但是那種尖銳的性別問題在今天仍然是存在的。


簡·奧斯丁及其故居。圖/Getty。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的第一句話非常直截了當地告訴了我們這本書的敘事動機,同時也是它特別重要的主題三個字:「找丈夫」。剛才聽李繼宏老師的分享,他也提到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組曾經做過的研究,英國的男女未婚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 1/4。而簡·奧斯丁和她的姐姐兩個人都屬於這 1/4 的剩女


請問二位老師,比較起十八世紀末的女性,現在我們的剩女狀態和焦慮程度,是處於更好的狀態,還是更糟糕的狀態,大齡未婚女青年如何應對外界的心理壓力呢?


李銀河:這兩個拿英國和中國的比,我倒是覺得還是有文化差異的。她們那個時代在英國可能跟中國現在的情況有相似之處,但是我們社會學認為中國的文化是家本位的文化,所以人人都要結婚,這是屬於一種傳統的習俗。而在西方她們叫做個人文化,她們把個人的享受和個人的快樂放在第一位,家庭的傳承放在第二位,所以她們結婚的壓力沒有中國這麼大。


中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逼婚現象,這其實是因為中國家本位的文化太看重家庭價值和傳宗接代了。如果你跟同性伴侶同居,我們家的香火怎麼繼承,所以我們會有壓力,因為我們社會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結婚。


我看到八十年代有一個統計數字,中國終身不結婚的人只佔 3.8%,當然現在這個數字可能上升了,但是你可以看到結婚的壓力有多大。如果一個女的到了 30 歲還沒有結婚就叫「剩女」了。之所以叫「剩女」有一個前提,也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結婚。如果你沒有結婚就算剩下來了,其實這個是非常糟糕的說法。為什麼不能選擇呢?我是選擇性的單身,我不是說找不到對象,嫁不出去什麼之類的,我為什麼不可以選擇單身呢?


實際上現在從北歐國家開始,包括美國、法國單身人群都佔到人口一半以上,在日本都有 40% 了。所以我覺得,咱們中國這種家本位的文化對人們的壓迫太厲害了!將來等到這個東西如果有緩解以後,我覺得中國不結婚的人群也會大大上升。



沙龍現場,李銀河發言中。圖/聽道沙龍。


李繼宏:我同意銀河教授剛才的說法,但是我想補充一點:其實人生中很多煩惱,包括結婚的焦慮都是來自四個字——「作繭自縛」。有一種觀念和情緒以後,應該回過頭來想想: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情緒?難道不結婚我就活不下去了嗎?難道不結婚我真的就不快樂了嗎?我覺得也未必。很多人看到旁邊的和身邊的朋友結婚了,想著我也要結婚。有些東西你從來沒有想過,只是看到鄰居有一個孩子,他也想要一個,就會導致你增添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我贊成李銀河老師剛才說的,人應該是比較個體的。我們應該是過好自己生活的同時,也去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樣一種人生觀。但是無論如何,它並不是說像水一樣或者是像空氣一樣。很多焦慮和煩惱,我覺得通過改造人們的認識,通過讓人們更清楚的認識婚姻的本質、認識愛情的本質、認識人生的所在,是可以改變的。


《傲慢與偏見》中,描寫了三種婚姻。第一種是伊麗莎白的父親跟她父親為代表的。當然還有她妹妹跟她妹夫所代表的,因為性衝動而結合的婚姻。還有一種就是夏洛特為代表的,因為金錢、財富為基礎的婚姻。最後一種是伊麗莎白跟她姐姐為代表的,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



《傲慢與偏見》:「我到了不能自拔的時候,才發現愛上了你。」


我們大家可以看出來,簡·奧斯丁把前面兩種婚姻寫的很不好。比如說書裡面會說到當初娶她太太因為長的很漂亮,誤以為長的漂亮性格就好,人就聰明。沒想到這個太太很愚蠢,導致他很痛苦。就像她妹妹嫁給她妹夫,兩個人也是因為性衝動走到一起,一天到晚入不敷出,激情是很快就消失了,各自玩各自的去了。


但是第三種婚姻是伊麗莎白這種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顯得很幸福,至少在英國人那邊做過調查,英國女性心目中最理想的丈夫,達西第一,007 排在第二位,我希望大家能看到這本書以後,再結合作者本人的生活,本人的人生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大家也不要指責過了三十歲或者是三十五歲還沒有結婚的人,我想是這樣的。


為什麼達西先生是一個理想的結婚對象?


戴濰娜:我最近一直在讀《傲慢與偏見》,真實的體會到了它為什麼成為兩百年來最受英國人喜愛的讀物,剛剛李老師也談到其中的達西先生曾經被 2003 年 BBC 選為力壓邦德和超人成為最受英國婦女喜愛的約會對象。



電影《傲慢與偏見》(2005)劇照,此版本劇中 Mr. Dancy 由英國男演員馬修·麥克費登扮演,其曾被倫敦皇家藝術劇院提名為「最具古典氣質演員」。圖/《傲慢與偏見》(2005)。

請問這兩百年來達西先生他一直是雷打不動的最佳約會伴侶,這到底說明了簡·奧斯丁她的性別觀念的超前,還是說明了我們的性別意識一直是停滯不前的呢?


李繼宏:這是她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成功,說到底是她對婚姻和愛情的本質看得很准。因為她始終明白,就算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是不可以的。


我們知道,在書裡面伊麗莎白最早是跟另外一個人好的,這個人就是維克漢姆。他沒有收入,只是一個民兵團的軍官,沒有什麼錢,所以她舅媽警告她說,你跟這個人走的很近,注意點,你們是不可以結婚的。她回答她舅媽也很明確表明她的態度,她說我知道。


那麼,她後來為什麼很恨達西先生呢?那是因為在她看來,如果達西先生沒有剝奪維克漢姆的權利,他當牧師的收入是很不錯的。有一些特別高的收入牧師,一年可以掙 550 英鎊。我們要知道,在當年一個英國普通工人的年薪,傭金是 7 塊錢,550 英鎊意味著你可以請廚師了。所以他的收入可以買得起勞斯萊斯,所以她特別喜歡達西先生,如果不是達西先生剝奪了維克漢姆當牧師的權利,她是可以嫁給他的。



《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母女六人,圍繞「找丈夫」展開。


其實簡·奧斯丁很清楚,一個理想的結婚對象應該是什麼樣的。大概就是達西先生那樣的,又高,又帥,又有錢,又體貼,又願意犧牲,又願意默默做很多事情,包括幫助她們家裡解決了很多大麻煩。我想不僅僅是女性朋友們喜歡的,男性朋友也喜歡。


所以其實人心是不變的,社會條件會變的,但是人的慾望是會變的。問題在於古代的時候,有很多強制性的社會功能,所以它跟愛情是分開的。比如說我們知道唐朝詩人杜牧,《全唐詩》收錄了他四百多首詩,其中有四首是寫給妓女的,沒有一首是寫給自己老婆的。也就是說,以前婚姻跟情感需求的滿足是徹底分離的,但是不代表它沒有心理需求。因為每個人他都有情感得到滿足的需要,現在人也一樣。簡·奧斯丁那個時代的人也一樣,唐朝時的人也一樣。所以也不奇怪達西先生這樣的形象,兩百年來一直很受歡迎,我想原因就在這裡。


李銀河:你的問題是說英國的女人選什麼男人的標準到底是變了沒有,我覺得應該這樣來看。你看達西為什麼被選為英國女人最想嫁的人,他是特別有錢、特別帥、特別高,而且是那種男性氣質特彆強、社會地位和所屬的階層都足夠高。你看他住的大房子,伊麗莎白跑到那裡看他們家的風景,簡直是一步一景,從那兒開始,她改變了對達西的看法。原來我可以不作為一個遊客,作為這裡的女主人,本來她拒絕了達西的求婚。


但是,我覺得這些東西,最重要的是達西還特別懂得愛,這也是全書的主題——不但要嫁給一個特別棒的男人,而且要嫁給一個特別愛我的男人。達西在那裡做的那些事,背著她把她妹妹救出來,這些都是英雄救美,多懂得愛啊!

如果說變,還是沒有變,我倒是覺得可以從兩百年前簡·奧斯丁寫這個小說開始,在這之前是一個不看重愛情、門當戶對就得了。但是,從她開始這兩百多年沒有怎麼變。


性別的刻板印象,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壓迫



選自美國攝影師 Kyle Jackson 所拍攝的 American Queen 系列,這個持續進行的拍攝計劃成為了美國女性展現自強與自信的一個標誌。圖/Kyle Jackson。


戴濰娜:現代女性特別是城市女性其實多多少少多有一些女權主義的觀念和女性意識的覺醒,但是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偏頗、極端或者是狹隘的聲音。


我特別想問問兩位怎麼看待新一代的暖男或者是女漢子的社會,如果是這樣的話會不會迎來沒有達西的社會呢?


李銀河:這個社會確實有中性化的趨勢,傳統的男的應該什麼樣,女的應該什麼樣?比如說,男的應該是威猛的、有攻擊性的、有領導力的、那種特別陽剛的;女的就是小鳥依人、溫柔、安靜、馴服等等,這套東西我們管它叫「性別的刻板印象」


這個性別刻板印象從西方開始體現在性格方面,就是七十年代以來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然後全世界都有中性化的趨勢,男的會表現出女性,女的表現出男性。比如說英國有一個喬治小子,他當時是一個歌手,他就化女妝上台唱歌,這個東西在當時是很反潮流的。但是他獲得特別大的成功,結果男的也愛他,女的也愛他,就是這樣。


後來像邁克爾·傑克遜也是這樣的,也弄得半男不女的樣子,因為這個東西現在就是時尚。而且我是非常肯定,中國有很多人在驚呼,中國沒有男子漢了,中國的男孩危機了,因為中小學老師都是女的,男孩子都女性化了。我覺得這個有點太大驚小怪了,我對中性化的趨勢是持肯定態度的。


邁克爾·傑克遜(1958 年 8 月 29 日—2009 年 6 月 25 日)


性別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它是對男人和女人都有壓迫,因為人性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比如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比如說有一個男的愛哭,大家馬上就很有壓力,你怎麼那麼軟弱、怎麼那麼娘娘腔,這個人愛哭,他就受壓迫。一個女人怎麼能這樣,女漢子似的,女強人。我覺得性別的刻板印象,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壓迫。


每個人身上有男性就表現男性,有女性就表現女性,不要壓抑它,我覺得這樣挺好。


李繼宏:李銀河老師剛才說的很對,其實男女如果我們從字面的意義上來說,它本來承載著生理的區別。我是可以通過生理判斷男跟女,所謂「男的要陽剛,女的要溫柔」,後來附加的社會屬性是社會性別,而不是生理性別。現在社會性別跟生理性別之間出現了重疊、混合,我們知道現在有一些人喜歡男扮女妝,還有是喜歡女扮男妝。


還是回到那句話,不要說有一個先入為主之間。比如說男的一定要威猛,女的一定要溫柔,這些都是先入為主的。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有 60 多億人,如果分成兩個樣子那多無趣,應該有六十多種樣子,這樣才好玩。


剛才主持人說會不會迎來娘炮的時代,我覺得應該不會,這可能是一個新的趨勢,在以後也不見得就會那樣。


(以上內容節選自【聽道沙龍】現場實錄稿件)


單向空間特別推出簡·奧斯丁 200 周年紀念版,以其不落窠臼的內容、對於女性的尊重以及呼應當下種種性別意識的意義,沿襲其企鵝布紋經典設計——


願它承載著對於彼此因愛生髮的尊重、理解與平等,成為 2018 年你給自己或者給她的最好的禮物。



女神節專屬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向街書店 的精彩文章:

留守空城的「恐歸族」,選擇了哪種春節或是生活?
當中國人沉迷日本的《旅行青蛙》時,日本人卻深陷中國的《荒野行動》

TAG:單向街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