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媒評論:MWC 2018影射中國全球雲和人工智慧不斷擴大的野心

外媒評論:MWC 2018影射中國全球雲和人工智慧不斷擴大的野心

來源|nextplatform

作者|Jeffrey Burt

編譯|李熵

美國早期存儲規模計算先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的網路巨頭們通過強大的共享人工智慧和雲技術擴展了他們的覆蓋範圍,而那些曾經被認為是獨立的網路巨頭們正在向更遠的領域推進。

阿里巴巴就像百度和騰訊一樣,希望能夠跨越中國的邊界,並在諸如雲計算,超級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快速發展領域與亞馬遜網路服務,谷歌,微軟和Facebook等全球公司展開競爭。

這家科技巨頭擁有大量可用資源,2017年最後三個月的營收超過127億美元,凈收入近36億美元,核心業務和雲業務等領域也出現了大幅增長。

阿里巴巴還一直在大聲疾呼其全球雄心。聯合創始人兼執行主席馬雲( Jack Ma )在2017年11月給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到2036年,我們預計阿里巴巴的基礎設施將支持商業活動,其交易價值總和將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能夠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為20億消費者服務和支持1000萬盈利小企業的平台。」

「儘管阿里巴巴將充當倡導者、推動者和平台,但阿里巴巴商業基礎設施支持的經濟規模將遠遠大於阿里巴巴。通過這種『阿里巴巴經濟』,我們希望讓消費者和企業能夠在全球購買、在全球銷售、在全球支付、在全球交付和在全球旅行。我們希望使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小企業和年輕人能夠分享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好處,分享伴隨技術進步而來的創新和機會。」

雖然該公司擁有財力,並表示有雄心在世界舞台上擴大影響力,但該公司仍缺乏知名度,無法在中國以外地區推廣。Gartner在2017年9月指出,2016年,阿里巴巴是全球第三大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 )供應商,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但領先於谷歌和Rackspace。儘管如此,Gartner表示,該領域的收入增長125.5 %反映了該公司在中國雲服務市場的主導地位。

然而,阿里巴巴正尋求通過研發和技術創新來改變其作為中國市場上一個大公司的聲譽。馬雲指出,「未來成功的公司將從技術而不是市場規模中獲取利潤;他們將通過創新而不是大的營銷預算贏得市場。他補充說:「阿里巴巴擁有2.5萬多名員工,並將通過在全球各地創建研究機構來擴大這一數字。

公司已開始朝這個方向邁進。兩年前,阿里巴巴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推出了新的雲數據中心,包括歐洲、中東和亞洲其他地區(日本和澳大利亞)。2017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中投入150多億美元用於研發工作,其中大部分是通過一個名為阿里巴巴DAMO (探索、冒險、動力和展望)學院的新全球研究項目進行的,該學院的任務是監督全球七個研究實驗室的創建。

其中兩個將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馬特奧和華盛頓州的貝爾維尤,另外兩個在中國,莫斯科、特拉維夫和新加坡各有一個,該校上個月與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辦,將重點研究人工智慧在醫療保健和城市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這些實驗室還將側重於數據智能、物聯網、量子計算、機器學習、視覺計算和自然語言處理、網路安全以及人機交互等。部分工作還包括從全球招聘100名研究人員。

最近,在上月舉行的移動世界大會( MWC )上,Alibaba Cloud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歐洲市場的新產品和服務,涉及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和安全性等領域,包括用於人工智慧、科學、工程以及音頻和視頻處理等高性能計算工作負載的基於雲的超級計算集群( SCC )。

該服務基於公司的彈性裸機( EMB )實例,這些實例在多達96個英特爾可擴展處理器「Skylake」CPU vCores、多達8個Nvidia GPU (基於「Pascal」體系結構的P100或基於「Volta」的V100 )和多達512 GB的內存上運行,群集通過聚合乙太網v2 ( RoCE v2 )上的高速RDMA連接。

阿里巴巴還推出了數據軒大數據平台即服務( PaaS )、面向企業的Apsara堆棧私有雲解決方案和雲企業網路,後者使用智能路由功能而不是節點之間的物理路由器來加快網路速度。

新股發行代表了該公司為加快全球擴張而採取的新戰略,不僅在歐洲,而且在美國。阿里巴巴傳統上一直希望將其中國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現在該公司正在為海外市場專門設計產品,希望能加快進入這些市場的速度。阿里巴巴的目標是通過鼓勵在中國使用阿里巴巴的中國公司和美國公司在美國開展業務來擴大其在美國的業務。

芬蘭研究公司ETLA上個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都增加了對人工智慧技術和演算法的投資,以幫助它們拓展全球市場,並與美國公司谷歌( Google )、Facebook、蘋果( Apple )、亞馬遜( Amazon )和微軟( Microsoft )等更緊密地競爭。

研究人員指出,中國平台公司使用的策略與西方競爭對手不同,研究人員稱之為「平台業務集團」,在這一集團中,它們將自己控制下的各種平台緊密聯繫起來,在一個保護傘下創建多個服務,並向用戶提供這些服務。報告指出,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 BAT )圍繞人工智慧的投資和努力程度越來越高。

然而,芬蘭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道,儘管中國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進行了投資,但它們面臨著幾個挑戰,包括大量的風險投資被投入到了太空中,這些資金可能會刺激新競爭者的崛起,這些競爭者可以利用人工智慧,並在現有業務領域與那些老牌公司競爭。

ETLA研究人員指出,今日頭條是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內容信息公司,它利用人工智慧將推薦的內容瞄準用戶,近六年來,每天活躍用戶已增至1.2億,估計市值為200億美元。另一個挑戰是現有的競爭對手藉助AI可能會變得更有競爭力,研究人員以京東為例。第三個挑戰是,使用 BAT平台的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慧成為領導者,特別是垂直市場的領導者,他們可能能夠利用這一領導地位來提高與平台公司的議價能力。

他們寫道:「一方面,考慮到中國數字平台巨頭在國內取得的成功,另一方面,人們普遍懷疑它們在全球擴張的能力,人工智慧是否會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都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商業周刊 的精彩文章:

智能音箱的戰國時代

TAG:AI商業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