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濱州這位老奶奶才是最美的,當之無愧的女神!

濱州這位老奶奶才是最美的,當之無愧的女神!

學雷鋒紀念日:濱州七旬志願者李詠蘭簽遺體捐獻協議

今年74歲的李詠蘭是勝濱小區的一名普通老黨員,2000年退休離崗的她卻總是閑不下來。在小區里她總是關愛老人、兒童和有困難的群眾,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也溫暖著大家。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同時又是周恩來120周年誕辰紀念日,下午在家人的陪伴下,李詠蘭鄭重地在《山東省遺體(角膜)捐獻申請登記表》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表示願意在去世後,將自己的遺體、角膜全部捐獻,支持醫學事業發展。

不留遺憾 趁自己還健康完成簽署

「有這個想法已經好幾年了,那時候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完成這個心愿,去年檢查身體又合格了,真是太高興了。」李詠蘭高興地說。幾年前,李詠蘭通過看報了解到捐獻遺體、眼角膜的事例,並被他們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一直是位熱心腸的李詠蘭也有了想要作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的想法。

「有一次我看到報紙上有很多這樣正能量的例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貧困的農民,自己的家境並不好還經常去幫助他人並簽署了遺體、眼角膜的捐獻協議,在他去世後成功挽救了五個人的生命。」李詠蘭說。此後李詠蘭要當眼角膜、遺體捐獻志願者的慾望更加強烈,就與家人進行了商議,但最後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完成這個心愿。

現在李詠蘭通過治療,身體已經恢復健康並達到可以捐獻的條件,又開始與家人溝通商量捐獻的事情。

去年,小年前後,李詠蘭像往常一樣來到健身館游泳,可能因為水溫過高,或空氣不通暢原因導致她出現了暈厥的現象。本身患有多發性腦梗的她下意識覺得是不是犯病了。「當時心裡就想,就那樣走了多可惜,能多救幾個人多好。」李詠蘭說。回到家後,她就催著孩子,想要趕緊完成捐獻協議簽署的事情。

「趁著自己還健康,自己的事情還能做主,趕緊完成這個心事。」李詠蘭說。經過多方打聽,在濱城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的介紹下了解了捐獻的各項事宜,捐獻的事情終於有了頭緒。

不為出風頭 熱心腸的她用實際行動學雷鋒

「剛開始知道我媽有這個想法時,精神上雖然是支持的,但是心裡是過不去這個坎兒的,後來因為母親的堅持,百事孝為先,我們做子女的也尊重了老人的選擇。」李永蘭的兒子朱波說。這件事對朱波全家來說也是一件大事,昨天正好李詠蘭老伴過生日,全家都到一起商量決定還是支持她的選擇。

李詠蘭當了一輩子的教師,一生中也有無數的學生,直到現在之前在四川的學生還來濱州看望她。

「我媽這個人就是一個熱心腸,有時候都覺得她熱心過度了,小時候記得經常把我放在一邊,把其他小朋友帶到家裡來輔導功課。」李波說。

「第一次接觸李老師是因為一位百歲老人,李老師自己掏錢,想要幫助這位百歲老人,但是有考慮老人的心理感受,找到我們想要通過組織為老人捐助一些幫助。」濱南社區黨員服務社的工作人員說。李老師的衣服鞋子都是好多年前的了,前兩天看著她背的包都開始掉皮兒了。自己不捨得一分多花一分錢,但她卻願意拿出錢來幫助「不相干的人」。

剛開始李詠蘭是拒絕大家採訪的,她覺得自己簽署捐獻協議不是為了自己出風頭。後來因為得知濱州捐獻眼角膜、遺體的志願者並不多,再了解到可以通過自己的事迹讓大家學習這種奉獻的精神才同意了。

在簽字過程中,由於山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條件不成熟,所以現在還達不到捐獻器官的標準。李詠蘭並沒有完成器官捐獻。但是她表示希望物盡所用,懇請濱城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幫助自己在全國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系統上完成登記一下,儘可能的實現全部捐獻盡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我父親是一位參加過老革命的老黨員,我也都是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年輕的時候就說學習周恩來,學雷鋒,但不能光用嘴,要有實際行動。」李詠蘭說。

來源:齊魯晚報今日濱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濱州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濱州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