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松作品 行走的美術館

吳松作品 行走的美術館

2015年暑假,行走的美術館汕頭大學出發。

作品在中國的分布圖

行走過程中的「證·據」

行走的美術館開始於2015年7月,是一項持續中的公共藝術創作計劃。以旅行的名義出發,通過創作一系列公共藝術作品,嘗試在不同的場域空間融合公眾、生活、藝術、空間,讓藝術無處不在,成為普通公眾的「家常便飯」。行走的美術館公共藝術社會實踐項目由話語、文本、場域、空間、視覺、互動、交流、行為等元素構成,一方面是對於傳統美術館權利系統的質疑,試圖超越現在主流的「美術館」,讓藝術走出美術館建築,進入公眾生活;另一方面它將成為公眾與藝術之間的催化劑,使它們相互之間產生一系列的反應,這將成為交流式的公共藝術紀念碑。

從山川到湖海,從森林到沙漠,從城市到鄉村,從市井到廟堂,我試圖通過「美術館」這個載體,在地理位置的變化轉移中,在多重身份的轉變與探索中,不斷拓寬公共藝術的邊界,探索公共藝術與人、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模式,思考公共藝術可以給社會帶來什麼?研究公眾行為者接納公共藝術的真實狀態以及他們對公共藝術的看法?探索公共藝術的可能性······

|塑造「四維」公共藝術|

我所說的「四維」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共藝術創作連續呈現在不同的物理空間中,將其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公共藝術作品。它區別於傳統的「點狀」公共藝術模式,是「線性」創作結構。也就是說作品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空間呈現,而是作品在不同地域空間的綜合表 達,「游牧式美學」是它的典型特徵。

Art01 廢土計劃3一一坤

作品利用全國各地採集來的廢土進行藝術創作,作品本身構建了不僅僅是視覺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意指是背後的文化力量,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廢土所產生的精神力量。

全國各地採集來的廢土樣標

由採集來的廢土製作的作品

Art02 從物質到精神

這是一組影像裝置作品。購物車是城市生活中特有的符號,同時也象徵著城市人對於物質慾望的追求。我推著載有石頭的購物車行走於偏遠山村、鄉村,其實是對於城市生活的反思,在物慾縱橫的社會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追求。

Art03 在「丟」與「撿」之間

我在很多地方丟出「作品」,讓喜歡的公眾來「撿」,參與互動,並要求他們發來合影照片。

我想說的是:從社會學角度來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似乎對這個社會失去了信任和善意,老人跌倒了不敢扶、捐款之前怕是詐捐、面對陌生人的求助要保持警惕...即使是做好事,也猶豫且保守,生怕利益受到損害;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首先,我想打破藝術作品與所屬者通過經濟、畫廊、美術館等關係構架運作的生態系統,而走向一個不可預測的結果,重新建立新的藝術作品游牧式流動的可能性。其次,讓藝術品走入公共,促進藝術作品與社會對話,為我們的公共生活提供更多有趣的創意而引發公共討論。

我試圖通過這個公共藝術項目,給我們的社會丟下「一面鏡子」。當我先把信任丟出去的時候,公眾能否給以理解和接受,然後才是互動配合。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形勢是樂觀的,說明公眾日漸堅硬的心逐漸被軟化。

截至到今年三月,共丟出18件作品,只有9位參與互動。參與互動多數來自中國西部欠發達地區雲南、四川等,而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則幾乎全軍覆沒。我想用公共藝術的名義推廣誠信,呼籲信任。在一個經濟活動日益複雜的社會,信任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繼續建立新的、全面的制度保障。

作品丟在不同空間,等待被撿。

參與互動的公眾發來的合影照片。

Art04 回家

2018年2月10日一25日,我載著「巨石」,奔入春運回家的大流。在朋友圈裡有朋友直接跟我說:吳老師,你有必要頂著這麼大的壓力回家嗎!其實一路走來,路人對它的闡述遠不止這些:

這麼大的石頭你是怎麼搬上車的?這是自己做的假石頭;

你是做園林設計工作的嗎?我是做公共藝術的;

這是什麼石頭?是玉石嗎?是黃蠟石。太像了;

這麼重的石頭你的車也沒事哦!假石頭,很輕的;

這樣可以上高速嗎?交警會攔你么?有遇到過不讓上高速的,在高速上也被攔過,跟交警解釋清楚也就放行了;

······

每次面對公眾的疑惑與不解時我都會耐心解釋。

在行走的過程中,回頭率極高,有的車降速持續觀看;有的特地把車窗玻璃降下伸出大拇指點贊;路過的人總是情不自禁的上前摸一摸,敲一敲。

其實這就是公共藝術的互動,看似不經意的舉動,實質是在改變公眾的認知觀。我以幽默的方式給生活增添另一種想像力。

|特殊場域空間里的公共藝術|

Art04 被包裹的信仰——甘肅馬蹄寺石窟場景展

甘肅馬蹄寺石窟是中國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此次場景展選取其中一個小的石窟群,將作品《被包裹的信仰》置於傳統石窟語境中,進行對話與碰撞。從文化背景來看,現代社會比較浮躁,即便去寺廟燒香拜佛也是為了自己,保佑自己升官發財、身體健康。這時候的宗教傳播發生了異化,宗教真正的意圖是於人向善、多做好事。而現狀是每個人心中的那朵神聖的純潔的蓮花都被裹上了一顆利己的心,信仰不再是信仰,是金錢?是地位?這與作品既保留了宗教符號形象又模糊形象細節的視覺造型語言相契合。

作品重新回到寺廟的石窟中展出,折射出現代人的精神狀態。以公共藝術的方式重新塑造作品與空間的關係,讓公眾重新認識宗教,認知自我。

20150817於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馬蹄寺石窟

Art05 鄉村「趕集」

鄉村「趕集」這個項目針對農村日常審美疲勞的問題,試圖通過公共藝術的方式,引導公眾對於日常「物件」的觀察產生新的視角。「鄉村」趕集的素材來源於當地集市上賣的東西,通過「裝裱」的方式進行藝術加工,將「藝術化」的日常之物返回該地的市集上出售,再追蹤到購買者家裡,落實購買的藝術品放到家裡後,場景所產生的變化。

通過鄉村「趕集」藝術活動,筆者得出如下感受: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在高雅與庸俗之間,公共藝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是公共藝術家的職責所在。放個雕塑之類的靜態公共藝術作品產生的效果有限,然而強調過程、注重互動的公共藝術作品雖然有趣,但還需不斷探索,擴大其影響力,提高公眾對藝術的熱情與理解。

教具「假幣」從購買到裝裱,從被購買到擺放至購買者家中。

20150913於江蘇鹽城(蘇北農村)

|關於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Art06 做一次西藏清潔工

2015年暑假,自駕去西藏。一路走來,頻繁見到自駕游車輛亂丟垃圾現象。尤其是遇到泥石流或者山體滑坡情況堵車數小時,通車的時候就發現,遊客沿路留下數公里的垃圾慘不忍睹。這就是中國人旅行出現的「垃圾現象」。如何通過公共藝術的方式讓人們發現問題並從自我做起,然後再去影響身邊的人,從而讓「垃圾現象」變得好一點點?

於是,筆者做了一次西藏清潔工。在一個滿地垃圾,不堪入目的路邊休息區,自願清理垃圾,把周邊的垃圾集中到一塊地方,並平鋪並置,作為現場藝術作品。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試圖用公共藝術介入的方式發揮積極的教育意義,引導公眾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及規範自己的行為準則。

20150805於西藏芒康達拉仲

Art07 為了忘卻的紀念——祭逝去的留守兒童

關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項目緣由是2012年冬,畢節幾位留守兒童因在垃圾箱取暖而缺氧窒息死在垃圾箱里;2015年畢節又傳出幾位留守兒童服毒自殺。屢次出現留守兒童悲劇的畢節,讓筆者想到通過公共藝術的方式為逝去的他們做點什麼?以此呼籲社會再次關注留守兒童。

筆者將城市作為一個大型美術館,讓作品無聲地出現在城市的49個角落的垃圾箱旁。按照地圖上事前規劃好的路線定點尋找垃圾箱,進行紀念行為。這次藝術活動希望只有開始,沒有結束,一直關注下去,讓悲劇不再發生。同時筆者積極努力與當地學校等機構建立聯繫,以文獻展的方式在沿海城市展示,並實現對口救助渠道。

20150726於貴州省畢節市

Art08 祠堂里的藝術展——墨池

物慾縱橫的年代,為了更好的生存發展,這裡的年輕人離開農村,前去城市打拚。作品《墨池》以大碗裝滿「物質」的方式呈現,恰恰反映了當前農村狀態。墨,乃書香門第之物,聚優雅而墨香。然而,這裡屋前檐後之下水,惡臭如墨,故為墨池,也是作品的由來。

展覽現場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他們對碗里的東西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天天見的碗里真實的東西,陌生是沒見過這些東西是陶瓷做的。那天,我也給他們上了一堂藝術啟蒙課,希望給他們帶來新的知識。這裡同樣成了老人們聚會的地方,喝茶聊天的場所。一位退休的老校長說:以後要多做些這樣的活動,給我們老人提供聊天的機會。此刻,我想作品本身的意義已經無所謂了,公共藝術的價值真正的體現出來了。

20151025於廣東揭陽普寧市南溪鎮南溪村前祠堂

|策劃的時代|

Art09 美術館外的聲音

行走的美術館路過寧夏銀川,發現銀川當代美術館剛剛開館不久,就計劃在美術館門外做一次藝術展覽。於是便向美術館工作人員申請,工作人員又找來部門主管,主管也不能決定又就找來策展人,最終經過極力爭取,美術館策展人同意在門口做展覽,展期為一天。

行走的美術館就是試圖讓「美術館」走出建築,對美術館的權利系統進行解構,作品本身只是項目的一部分,策劃、溝通、交涉也是重要組成部分,策劃的整個過程才是作品的完整呈現。

20150821於寧夏銀川當代美術館門口

Art10 關於紙

石橋古紙從開始沿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目前傳統工藝保持完好,家家戶戶以紙為業。筆者在石橋村駐地創作了一個星期。創作結束便聯合當地民間手工藝人一起,作為策展人身份做了個展覽,並得到他們的積極支持,來探討藝術與公眾的關係,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20150719於貴州黔東南凱里丹寨石橋村古紙館

|觸摸公共藝術的邊緣|

Art11 森林裡的藝術展

這個展覽把森林作為美術館,不是給「人」看的,而是為森林裡的動物、鳥兒、昆蟲、樹木等有生命的物舉辦的藝術展。且在「未公共空間」進行公共藝術的可能性探索,此行為看似無意義,卻滲透著人、自然、社會這幾者之間的關係……(未公共空間是指沒有或極少有人存在活動的空間)

20150807於西藏林芝地區森林

Art12 沙漠五分鐘藝術展

我試圖將自己的身體作為物質載體,在自然「景觀」中提供一個真實的尺度參照,來實現在更為直觀的知覺體驗,呈現在沙漠里,歸為環境的一部分。以「身體」為藝術語言,展現出非物質的公共藝術形態,然而因為「身體」作為媒介,無法呈現藝術的連續性和永恆性,只能從「體驗」作為切入點,融合精神、知覺、理性······

20150815於甘肅敦煌沙漠

Art13 聖湖漂石

一個神聖的地方,一個紙質的石頭,漂浮在納木錯湖面上,一種既荒誕又具有詩意的畫面。

20150810於西藏納木錯湖

|公共藝術改變空間屬性|

Art14「Hello world」北京民居展

行走的美術館首次在民宅里開展藝術展覽活動,筆者與民宅主人協商,騰出一半的地方作為展廳,剩下的空間作為他們正常生活用,主人不干預展覽事宜,展覽期間免費向周邊的居民開放。

民居展重在探索民宅與美術館的關係,藝術展覽與日常生活的關係,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公共藝術與村民意識的關係。

20150906於北京通州宋庄工廠路南區民居

Art15 時間之塔

這裡是黃土高坡,在張掖市高台縣下壩鄉的一個不起眼地方,一座不起眼的泥塑之塔。在藝術家眼裡,這確實是時間之塔(表面經過多年的風化),這就是典型的公共藝術。

在當地人眼裡,這可能就是個土堆,算不上什麼藝術。如果通過網路空間的傳播,時間之塔為更多人所知,它似乎又可以成為公共藝術,時間之塔通過行走的美術館,在是與不是之間轉換著······

通過這個傳播,我試圖在尋找產生公共藝術的另一種方法。在「未公共空間」里不為人知的作品,通過網路空間的傳播,是否可以成為公共藝術?

同樣,現成的泥塑作品《時間之塔》通過行走的美術館的策展,是否可以成為我的作品?舶來之物是否可以成為公共藝術方法?

20150816於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

Art16 廉租房裡的藝術展

行走的美術館將展覽置於廉租房內,放在底層公眾生活的地方,與他們共享藝術的快樂,讓藝術成為他們的「家常便飯」。把原本私人空間轉換為公共空間,連樓下炒菜的大媽也要上來看看是什麼東西,也許這就是行走的美術館的價值所在。

20150721於貴州貴陽科創南路國家廉租房小區404房

|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

Art17 藝術的力量——開啟馬拉松之旅

20161225於廣東汕頭馬拉松比賽場

Art18 行走的愛情

我試圖把生活、工作、愛情融合在這個展覽裡面,這是幸福指數的鐵三角。生活是我們的日常旅行生活,在旅途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匯聚成生活;工作是行走的美術館一路走來所做的藝術項目,這也是我在旅途中的工作重點;愛情是我和妻子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當然環華旅行是濃重一筆。

20151001—20151002於新郎家(江蘇鹽城阜寧益林鎮大東村)

Art19 旅行的家當

家當是指家中的物品和財產,旅行的家當是我們環華旅行的所有物件。這些家當體現了旅行哲學。

參觀的人

旅行所有的家當

|當藝術遇上政治話語權|

Art20 將「沒有」變成作品

關鍵詞:環境污染,權利,政治,自由,藝術,話語權…

發生時間:2015 07 30

發生地點:四川成都彭州市隆豐鎮中石化煉油基地。

展覽地點:網路空間。

特點:沒有作品的展覽(被強制刪除)。

作品計劃:用自己的身體,和中石化場域空間進行一次對話。

結果:被便衣警察制止,隨後公安局人來,將我們帶走,並將所有資料全部強制刪除。

|人人都是藝術家|

Art21 公共藝術視角下的繪畫

博伊斯說:「人人都是藝術家」。其實這句話是悖論,人人都是藝術家,那麼人人就不是藝術家了,但要是實現了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眾審美的提高了對藝術的認識也不一樣。要實現這樣的觀點很難,不論從教育、實踐、美術館等途徑,還是社會結構的調整,都難以實現,因為它存在「技術」問題,而技術需要通過時間來學習來實現的。

我試圖從公共藝術的視角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扭轉這個「被公共」的藝術時代。也許博伊斯講的「人人都是藝術家」就是公共藝術。行走的美術館進行一系列探索與嘗試,努力把藝術與公眾發生關係。繪畫作為一種最原始的、最傳統的、最當代的藝術形式,從繪畫入手也許最具有典型性。以繪畫作為切入點,尋找一種「公共藝術模式」。

首先,這是方法論,不是「繪畫技巧」。如果把"繪畫技巧「繪畫中抽離出來,那麼剩下的只有每個人自己的創造力和繪畫的原始內心表達。那麼,公眾就可以實現藝術家之夢。我試圖通過一些方法去實現這個目的。

這是示範的一個過程。先將顏料塗抹在紙上,馬上將紙揉在一起,打開看效果,如果感覺不好再次揉在一起,打開就出現如同抽象畫一般的作品。

通過敲、刮、揉等簡單技巧方法做出來的畫面

這是一個案例,作為毫無繪畫基礎的醫院工作人員,在項目方法的引導下,作出的繪畫作品。

行走的美術館持續創作已經近三年之久,並且這個公共藝術社會實踐項目將一直延續下去,目前只是階段性成果彙報。本著從批評中學習的態度,認真聽取同行的老師朋友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儘可能將「行走的美術館」建立完整的體系,為公共藝術探索出新的創作思路。說教式的、啟蒙式的作品已不再適合當下時代的發展,公共藝術方式恰似多元化,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為將來的城鄉建設與全面藝術普及發揮積極的作用。

然而公共藝術概念與範圍目前也沒有具體的定義,「行走的美術館」用自己的理解,在多方面用具體的案例做出解釋什麼是公共藝術?公共藝術可以做什麼?第一,公共藝術就是公眾被藝術的過程;第二,藝術無處不在;第三,讓藝術成為家常便飯。當然,受個人的知識結構與水平所限,所述觀點也是一家之言,希望眾多老師朋友提出寶貴意見,批評指正。

「行走的美術館」接下來的工作還很艱巨。除了繼續探索新的可能性,同時還需要推進團隊的建設以及「行走的美術館」數字化建設,建立網站與同行分享。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持續到今天實屬不易,那麼如何讓「行走的美術館」持續的良性運轉?是否在學術研究的同時介入商業?如何拿捏中間這個「度」,在一個更宏觀的視角下尋找到最佳的運作方式?這種模式的探索應該也屬於公共藝術範疇,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期待明天更美好。

藝術家簡介

吳松

1982年生於江蘇鹽城;

2007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雕塑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2010年畢業於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公共藝術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現韓國ANYANG UNIVERSITY公共藝術方向博士在讀;

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公共藝術專業教師;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陶藝藝委會委員;

南方公共藝術研究院創作總監。

歡迎關注,謝謝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松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吳松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