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人類最好的朋友——評《我們為什麼不說話》

人類最好的朋友——評《我們為什麼不說話》

《我們為什麼不說話》與我想像中頗為不同。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講寵物的書。

關於狗的,或者,最好,是關於貓的。

貓(圖片來源:weibo.com)

就在我們注意不到的地方,似乎只是一夜之間,貓們就控制了世界。雖然人多貓少,暫時沒有辦法人手一隻,但不管是微博上、朋友圈裡,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喜歡貓」和「我準備養貓」的言論,無處不在。以至於,連我這樣對寵物不甚在意的人,都準備買本書看看、鑽研一下和貓的相處之道了。

但泰普·葛蘭汀(Temple Grandin)並不這麼認為,她傳奇的經歷決定了,她不可能只把心思放在討好貓身上。

泰普·葛蘭汀是複雜的。她首先是一名自閉症患者,直到四歲才開始說話。自閉症是一種很麻煩的疾病,作為對比,兒科幾乎是臨床上最麻煩的一個崗位,因為嬰幼兒不會說話,不能準確描述自己的病情,醫生的診斷完全依賴於自己的經驗;而自閉症患者,即使到了成年,仍有可能會出現交流問題。除非他們自己開口,不然我們壓根沒辦法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問題就在於,他們本能地不願意開口。

自閉症分類

其次,她曾經是一名問題學生,暴打嘲笑自己的人;她崇拜過斯金納,拿到了心理學學士學位,但她對動物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動搖了行為主義理論的根基;此外,她還是一名發明家、暢銷書作者、動物行為顧問,她呼籲更為人道的宰殺方式,也贊同充分利用粉紅肉渣,以減少食物浪費……[1]

這樣的人,會寫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我們為什麼不說話》一共七個章節。第一章是作者自述,「我」的個人經歷,「我」為什麼對動物產生興趣,「我」提出了哪些假設、又是如何驗證這些假設的;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各論,分別講了動物的視覺、情感和進攻性;最後兩章則關注動物的思維方式與傑出才能。

《我們為什麼不說話》(圖片來源:douban.com)

老實說,在讀完第一章以後,我幾乎準備放棄這本書了。一方面,正如前面說過,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關於貓的書,然而第一章的主角,是馬和牛。雖然我小時候曾經在奶奶家住過一段時間,但是,即使那個時候的農村,馬和牛也已經不太常見。我不了解這些龐然大物,說不上有什麼興趣。另一方面,葛蘭汀認為,動物和自閉症患者有諸多相似之處,並且呼籲更為人道的宰殺方式,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因為專業的關係,我反感任何療效不夠確切的治療方式,「和動物接觸可以緩解自閉症病情」,在我看來,簡直就是胡言亂語。至於說,「更人道地宰殺動物」,為什麼呢?何必呢?這難道不會增加消費者的成本嗎?有研究顯示,在加利福尼亞州通過了更為人道的養雞方案以後,加利福尼亞居民平均為每打(12個)雞蛋多花0.48~1.08美元……[2]

坦普·葛蘭汀(圖片來源:washingtonpost.com)

不過,坦普·葛蘭汀折服了我。評價一本書,有三個標準——邏輯、事實與語言。在每個章節里,坦普·葛蘭汀都先提出了自己的假設,接著運用大量例證證明自己的觀點,這些例子,有些是實驗,有些來自於別人的書籍,還有一些取材於自身經歷;而她的論述方式,總是很溫和,一點也不急於說服讀者。她有一種「頑固」的信念,「只要我把話講清楚,別人就會認同我」。

正是在聽她講話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我一直沒有平視動物。不僅是我,我們所有人,似乎都有把動物過度擬人化的衝動。當我們看到一隻鳥繞著死去的同伴跳舞的時候,我們總是斷定,那是一種哀悼;當一群海豚追逐另一個海豚的時候,我們又想當然地認為,它們是在嬉戲。我們希望動物跟小孩一樣,該乖巧的時候就乖巧,該調皮的時候就調皮,該面無表情、默默忍受的時候,就面無表情、默默忍受。

這是不對的。

動物和人之間,當然有很多共同之處。第二章到第五章講述的,就是這些共同之處。

首先,高等哺乳動物,馬、牛、羊、狗、貓等,其大腦結構都和人類相似,分為三個部分。居於底層的是爬行動物腦,負責控制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需求;居於中間的是舊哺乳動物腦,負責處理情感。最高級的是新哺乳動物腦,正是因為它,人類才有了語言和理智,而非靈長類動物的雖然沒有進化出智力,卻也或多或少有一些新哺乳動物腦。

其次,動物和人類處理情感的機制也頗為相似。

比如,人腦內有一個內啡肽系統。所謂「內啡肽系統」,就是說,在特定情況下,它會被激活,釋放與嗎啡相似的化學物質。和別人互動,就是這樣一種激活機制。正常情況下,我們總是渴求與別人交流,因為內啡肽的釋放,會升高體溫、減輕疼痛,營造一種幸福的感覺。反過來,如果一個人體內的內啡肽水平過高,那麼,他的社會交往動力,可能就會下降——因為他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獲取快感。

動物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接受了內啡肽抑製劑的動物,社會互動的慾望會上升。

運動也可以激活內啡肽系統(圖片來源:unexplainablestore.com)

最後是社會層面的,小孩子會學習,動物也會。從小就住在實驗室里的猴子,因為沒遇見過蛇,所以不會怕蛇,但是在給它們播放一段影片,讓它們意識到「有猴子會怕蛇」之後,它們也會跟著害怕起來。所以,如果你有一隻特別害怕汽車的狗,見到汽車就狂吠不止,那麼,最好的應對方案,不是處罰它,而是讓它跟不怕汽車的狗接觸。

當然,動物畢竟不是人。動物總是過度關注細節,動物具有一些我們所沒有的傑出才能,比如,有些狗在稍加訓練之後,可以嗅出癌症。因此,對待動物要學會「換位」,站在它們的角度思考問題。

葛蘭汀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要空運自己的寵物獅子,因為他會在旅途中休息,而休息需要枕頭,所以,他認為,要為獅子準備一個枕頭。結果呢?獅子以為枕頭是食物,於是吃掉了枕頭,死於非命……

作為自閉症患者,葛蘭汀分外了解不懂換位思考的壞處,因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有太多被當作普通孩子的經歷。人類體內,有一組特殊的神經元,叫做鏡像神經元。鏡像神經元的作用,跟鏡子差不多。看到別人微笑,我們會覺得開心;看到別人難過,我們會跟著難過;別人嘔吐的時候,我們也會跟著噁心。這種機制是進化的結果,對生存有著莫大的意義——上古時期的人類,實行的是聚餐制,當一個人嘔吐的時候,意味著食物出現了問題,不懂跟著嘔吐的人,都會被淘汰掉。

但是,在面對特殊群體的時候,比如動物,比如自閉症患者,這種鏡像互動可能會起到反效果。作為普通人,除非經過系統學習,不然,我們很難真正理解貓的行為;面對自閉症患者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權利要求他們跟我們一樣,渴求擁抱,或者,回應父母。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想當然」有時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書中提到,一位女士養了一群切薩皮克海灣獵犬。狗是社會性很強的動物,當兩隻狗相遇的時候,它們就會想辦法確立彼此的地位。所以,這些獵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秩序,兩隻高高在上,處於支配地位,三條居於中間,還有兩條位於底層。這位女士不願意看到這樣的「階級分化」,於是,她對居於底層的兩條狗格外關係,總是寵愛有加。這一舉動引起了「支配者」的不滿,它們展開了瘋狂的攻擊。結果,這位女士不得不把在爭鬥中受傷的三條狗都安樂死。

切薩皮克海灣獵犬(圖片來源:chongbaoge.com)

面對自閉症兒童的時候,也必須注意,盡量不要「想當然」。有些自閉症兒童具有傑出的才能,有些則沒有。不管哪一種,他們都是其父母的珍寶。一味要求他們正常、忽視疾病規律,可能會釀成家庭悲劇。

坦普·葛蘭汀在TED(圖片來源:ted.com)

推而廣之的話,我們難道可以跟抑鬱症患者說「你為什麼不開心一點」嗎?難道可以跟正經歷悲痛的朋友說「你應該儘快走出來」?

「每個人都值得特殊以待」,我想,這才是這本書的深層內涵。畢竟,人才是人最好的朋友。

參考文獻

[1] CARMAN T. Animal scientist Temple Grandin supports 『pink slime』[J]. Washington Post, 2012.

[2] MALONE T, LUSK J L. Putting the Chicken Before the Egg Price: An Ex Post Analysis of California』s Battery Cage Ba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16, 41(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如何延長橙汁的保存期限?香蕉皮給我們提供了個答案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