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武器中的黑科技,36管火箭炮、各種散射炮

明代武器中的黑科技,36管火箭炮、各種散射炮

明代火炮一直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明代研製的輕型火炮,比較著名的有戚繼光創製的一種形似虎蹲而得名的將軍炮。該炮身長66厘米,重18公斤,炮頭由兩隻鐵棒架起;從前至後有五六道大寬鐵箍,口端備有大鐵爪、鐵絆,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在地面上或戰船上,克服了原有火炮在發射後炮身後沖而自傷炮手的危險。

此炮便於在山林水網地帶機動使用,可控扼險隘,一發能射上百枚鉛彈丸或50多枚較大的彈丸,散布面大,比鳥銃更能有效地殺傷以密集隊形進攻之敵,在抗倭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隆慶年間,戚繼光到薊鎮練兵,又將此炮裝備騎兵使用。由騎兵用戰馬直接馱帶,機動性強,成為一種較好的騎兵炮,由此也催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支騎炮兵。

據出土實物和兵書記載,明代中期的大型火炮雖然很多,但都是由小型神機炮演變而來。它們的特點在於使用架炮車,提高了機動性,增強了摧毀力。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將軍炮。該炮口徑達100毫米以上,全長1.4米。從炮口至炮尾共有九道寬箍,葯室呈算盤珠形,室壁開有火門。《登壇必究·神銃議》記載,大將軍炮發射,常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按日本學者在《火炮的起源及其流傳》中所述,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製造的大將軍炮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分別發射7斤、3斤和1斤重的鉛彈。若在戰場上安置千架,人人能放,則所向無敵。但大將軍炮因太重難以機動使用,便改用馬車載運,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車炮合一的重型火炮。車載炮有許多優點。首先是便於機動,炮手既可推拉炮車,又可臨敵發射。

其次是提高了火炮的參戰速度,贏得了戰機。其三是兼有擋敵和擊敵之用。在平原或丘陵布防,炮車則具有一般戰車阻擋北方剽悍騎兵快速衝擊的作用。尤其是兩軍交鋒,車載炮還可以迅疾組成車陣營壘,火槍兵以此為屏障,使用火器和疊陣,擊殺敵騎。明軍的這些裝備在援朝作戰時曾登高涉遠,屢屢打得倭寇心驚膽戰。

明朝後期還製造了一種輪轉式36管射擊火器——車輪銃,是比較厲害的武器。其輪轉如圓盤式樣,上安輻條18根,輻條長44厘米,兩側各安1支手銃,全盤共安36支。單管手銃用優質鋼材打造,銃長31厘米,重500克,內裝適量火藥與彈丸,後面壁上開一個火門,有火捻從中通出。手銃的銃口向外,用皮封固於輪輞即外輪圈上。行軍時用騾馱載,每騾馱2輪及1個發射架。作戰前,先將發射架安於地上,發射架的頂端安有一個轉軸,與裝有36支手銃的車輪軸心相套,即可使用。兩輪轉可依次連射72彈,殺傷力甚大。(袁和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也是才女
毛澤東四下決心出兵朝鮮,斯大林出爾反爾太不地道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