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多年的「老公」,竟然是這樣……
這話、這事兒,說,還是不說?
啥事兒?就是關於您「老公」的……那些事兒。
GIF
要說「老公」,先要說「公」。
「公」這個字相當古老,商朝的{甲骨文}里就有。其實早就有了,只是沒保留下來。師兄多次說過,漢字決不是商朝以來,只有3600年的歷史。
上邊的「八」,是豎起來的兩隻手(所以叫「橫七豎八」),後來寫成「扒」,比如「扒開、扒拉開」。下邊是嘴巴「口」,到秦漢時期的{隸書},才變形為「厶」,還是「口」的意思。
「公」的〔本義〕,是平均分配食物,或者說「大家的」,人人有份兒,不是你一個人的,比如說「公家、公司、公德、人民公社」。東漢《說文》釋義「平分」,意思是對的。
遠古時期,負責分配食物的人,都是家族或部落中,年高望重的老年男人,所以早在周朝時,就用「公」尊稱老年男人,最著名的當然是「周公」。後來還成了官職,是富貴顯達的象徵,如「公侯伯子男、公子王孫」。
至於「老公」這個詞兒,最早見於《三國志》「七十老公」,也是尊稱老年男人,距今將近2000年了。到了16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又用於敬稱父親,相當於後來的「老爹、老爸」。
大約從1400年前的唐朝,「民間」開始把丈夫叫「老公」。請注意,這個時間段很重要。為什麼呢?
當然有妻子依靠丈夫的意思,就像婚前依靠父親一樣。但更重要的是:
第一,「大唐盛世」是極為開放的年代,有低胸到極點的V字形上衣為證(如楊貴妃);第二,唐代是「太監(公公)」極為盛行的年代,如大唐「第一太監」高力士。
這說明什麼?從唐代開始,思想言行極為開放,正常需求旺盛的已婚婦女,已經對「不行」的丈夫心懷怨恨,稱為「公公(太監)」,而且是「老公公」,而且不屑於用兩個「公」,直接蔑稱「老公」了!
唐代的離婚率,妻子「蹬」了丈夫的比例,是史上最高的!
老公=老公公=太監(閹人、閹黨、宦官)=你懂的。
歷史上,官方民間,夫妻之間的稱呼非常多,不必詳細列舉。但自唐代以來,「老公」的意思,主要就是「太監」。
明末李自成進北京,迫不及待的一件事,就是立即「打老公」。因為他認為,朝廷的事兒,都壞了太監手裡。
現代把丈夫稱為「老公」,越來越流行、越時髦,是受了港澳台的影響,而港澳台的這個詞兒,正是古代「老公=太監」的遺留。
南方地區天氣熱烈,女士也熱烈(受「孔孟之道」的影響較小),所以某些男人就「老公」了。這個詞兒翻譯一下,就是:
——「你這個沒用的廢物公公(太監)!」
當然,怎樣稱呼自己的丈夫,完全是個人私事,法律不管,別人也不能管、管不著。但師兄還是建議,在公開場合、正式場合,最好還是不要一開口,都是一句「老公、我老公、俺老公」。
因為至少,您發現沒有,無論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比較自尊自立,稍微有點身份,不靠丈夫活著(!)的女人,會開口就是「我老公」嗎?
您可能不知道,當您一句「我老公」出口,自覺很時髦的時候,您的所有修養、品味、境界、生活狀態……,您的「整個人」,全都露餡了。
當然,如果您鐵了心,確定並且希望他是個「老公」,那師兄也沒意見,恭喜你吧!
張慶亮,教育教學專家,獲國家教學成果獎,研創重大教育教學經驗30餘個(如「經典誦讀」「漢字腦」)。資深教育記者、主編、策劃人,獲省新聞獎。家庭教育專家,省優秀家長。危機公關專家,「新聞應對學」創建人,有專著,省應急管理培訓基地特聘專家。文史專家。主要研究領域:政府依法治教,學校品牌立校,校長職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個性成長,家校合作共贏,危機公關與形象提升,重大創新策劃,省以上媒體成果推介。
※「難過這個東西,難是難,終究會過的。」
※遭各國嚴監管後 加密貨幣再遭歐美銀行業圍剿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