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儲能已成新能源市場的關鍵

儲能已成新能源市場的關鍵

「十三五」期間,我國儲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60GW,加上相關政策的落地,儲能的市場主體地位及其在能源結構轉型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來源:OFweek

近年來,以光伏發電、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風電新增裝機15.03GW,累計裝機164GW;光伏發電新增裝機53.06GW,累計裝機達到130億千瓦。

然而由於不穩定,消納難等原因,棄風、棄光也成為了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此外,在分散式光伏、海上風電等多樣性發電模式的興起之下,市場上對電力儲存的需求正越來越大。這都刺激了儲能技術的發展,使得儲能成為了新能源市場未來發展的關鍵。

儲能成為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關鍵

在新能源電力持續高增長的同時,儲能技術也開始越來越成為新能源產業突破瓶頸的關鍵。

第一,儲能有望徹底解決棄風棄光問題。目前,棄風棄光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下制約光伏、風電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因素。由於政策限制棄風棄光區域的新增裝機,風電的新增裝機自2016年起開始逐年下降,2015年-2017年的風電新增裝機分別為33GW、19.3GW、15.03GW。而另一方面,光伏發電的發展的主要支撐點也轉為了分散式光伏,因為棄光嚴重,西北地區的新增光伏裝機幾乎陷入了停滯。

要從根本上解決棄風棄光問題,儲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當光伏電站、風電站配備了儲能系統,將可以對暫時無法消納的電力進行儲存。這不但能夠避免棄光棄風,也可以保障天氣因素不好時電站的供電。

第二,光伏、風電的未來發展需要儲能。從目前我國的能源供給形式來看,在能源互聯的大趨勢之下,分散式電力的發展成為了未來的潮流。同時這也是光伏、風電突破當前發展瓶頸的關鍵。而在分散式光伏發電以及海上風電等分散式電力模式下,儲能的地位顯得異常重要,與儲能相結合才能發揮光伏等新能源電力的巨大優勢。可以說,儲能是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的基礎。

目前儲能主要應用於分散式發電及微網儲能系統,佔總裝機規模的56%,其次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儲能主要應用於解決棄風/棄光,跟蹤計划出力、平滑輸出和參與調峰調頻輔助服務。

市場空間巨大,政策逐步落地

近幾年,分散式光伏的爆發大大的刺激了儲能的需求,而儲能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也在促進分散式光伏的發展。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將達到105GW(目前已經提前完成任務),風電達到210GW。

根據預測,按照平均10%左右的儲能配套來估計,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僅風光電站配套儲能的市場空間就有30GW以上;加上更大規模的用戶側及調頻市場,儲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60GW。

政策方面,在2018年1月,南方電網監管局發布《南方區域電化學儲能電站併網運行管理及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將電化學儲能電站納入管理,儲能電站根據電力調度機構指令進入充電狀態的,按其提供充電調峰服務統計,對充電電量進行補償,具體補償標準為0.05萬元/兆瓦時。該補償標準的出爐在業內引起巨大反響,這是近年來國家對儲能產業的重大利好。

此外,國家發改委去年5月發布的28個「首批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名單」中,有25個項目增加了電儲能或儲能單元,這也預示儲能將成為能源互聯網新型能源利用模式的關鍵支撐技術。

相關政策的逐步落地,說明儲能的市場主體地位及其在能源結構轉型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政策的導向性及可操作性也更加明確,將有利於加快促進儲能的市場化發展。

市場空間巨大,加上政策利好的扶持,我國的儲能產業有望迎來風口。

國內儲能市場的兩大機遇

儲能在我國尚未得到大規模的爆發,但是在全球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伴隨著儲能的成本逐步下降,已有國家實現了「光伏+儲能」在用戶側的平價上網。

近日調研機構GTM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儲能市場成為了美國太陽能市場增長最快的部分,GTM預計,未來5年美國電池存儲部署量將增長近十倍。據CNESA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175.4GW,年增長率3.9%,國內為28.9GW,年增長率18.9%。

作為解決新能源消納、增強電網穩定性、提高配電系統利用效率的合理的解決方案,儲能在我國的發展稍微落後於發達國家,在儲能的全球化應用趨勢之下,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亟需提速。依託我國龐大的市場容量和規模優勢,筆者認為,我國儲能的未來發展有兩大機遇。

第一,藉助分散式光伏的發展勢頭,以「光伏+儲能」為突破口,打入分散式電力市場,讓儲能成為分散式電站的標配。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提高分散式電力的自發自用佔比,促進新能源電力的就地消納,還可以保障電網的穩定性,解決新能源的限電問題。

第二,根據預測,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首波動力電池「報廢潮」,到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7萬噸。屆時,隨著技術的提高與政策的指引,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有望進一步打開儲能的應用空間。

鋰電儲能市場臨界點已經接近

儘管儲能市場未來潛力可期,但當前限於儲能政策、鋰電池價格、電力等因素,鋰電池儲能還未大規模應用,尚處於孕育期,體量及增速仍比較小。

不過,鋰電儲能市場的產業臨界點已經接近。其主要驅動力在於:一是儲能指導意見出台,加速儲能產業由示範走向商業化應用。2017年10月,發改委等5部委聯合發文《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國家層面對儲能產業進行部署。其中提出,為進一步加快儲能產業發展,未來10年內將分兩個階段推進儲能產業發展的相關工作,第一階段(2017-2020年)實現儲能由研發示範向商業化初期過渡;第二階段(2020-2025年)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

二是動力電池發展帶動儲能電池同步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推動動力電池性能提升、價格下行。同時,新能源汽車和分散式儲能的融合開始顯現。移動補電車是解決當前充電樁不足的有效措施;2018年開始動力電池批量退役,退役電池可拆解重組後用於儲能。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的相互融合,在提升電池性能的同時,也使成本在加速降低。

2015-2017年國內開啟動力電池擴張潮,與之相伴的是動力電池產能的結構性過剩。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動力電池有效產能110GWh,到2018年底有效產能將超過160GWh,但產能利用率不足40%。買方市場下,終端用戶對動力電池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無法滿足要求的部分電池廠商不得不尋找其他應用領域如儲能(相對動力電池,儲能對電池的性能等要求要低),以提升電池產能利用率。

三是電池儲能對安全、壽命、效率等性能要求逐漸量化,儲能電池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計划進一步明確。

四是能源革命推動能源互聯網的建立,儲能成為能源互聯網關鍵支撐技術。能源互聯網是建立在「互聯網+智慧能源」基礎上的能源開發與利用的高級形式,而儲能是能源轉換和利用的樞紐。鋰電池儲能憑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高倍率等優良性能逐漸在鉛酸電池、鉛炭電池、鈉硫電池等化學電池中優勢凸顯。

雲能智庫:yunnengzk

雲南省能源研究院出品

編輯:Eas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能智庫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成全球最大綠色債券發行國

TAG:雲能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