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鰲拜對滿清對皇室的功過,康熙皇帝為何對他恨之入骨?

論鰲拜對滿清對皇室的功過,康熙皇帝為何對他恨之入骨?

鰲拜說到底只是一個手握重權的權臣,不應該用忠奸來評判。清政府建立初期鰲拜的戰場功勞是最大的,後期又對大清國忠心。注意,他是忠於大清而不是忠於康熙皇帝,他維護的是清政府的統治或者說是滿族人的統治而不是康熙這位皇帝,而當時是先要忠於皇帝然後忠於國家才能被稱為大忠臣,這就讓對權利有著無盡追求的康熙皇帝非常不爽,所以幹掉他是早晚的事。

根據我已知的資料來看,沒有任何一條跡象表明鰲拜要造反,畢竟以鰲拜當時的實力自己當皇帝可能不太現實,但是如果要廢了康熙再立新君問題不大。鰲拜出身於將門之家,從小喜愛習武,武藝高強,特別是騎馬、射箭都是一流高手。鰲拜臂力特別大,一般人均不是對手。

鰲拜初期是皇太極的近衛軍官,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鰲拜打仗非常勇猛,身先士卒、搶關奪隘、攻城掠地,驍勇善戰,為大清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為此,鰲拜成為議政大臣,二等公世襲。後又當上了侍衛內大臣,加少傅,並且兼太子太傅。

康熙皇帝登基時,因其年齡太小,由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在首輔大臣索尼病逝後,鰲拜沒有了顧忌,已經徹頭徹尾地成為了架空皇帝的權臣,另兩位輔臣均不是其對手。朝廷政令幾乎出自其家,結黨營私,獨斷專行,這對皇帝來說已經構成了巨大威脅,熊賜履向皇帝進諫,鰲拜更是禁止言官上奏,朝廷幾乎成了鰲拜的一言堂。

1667年,十三歲的康熙開始親政了。鰲拜對康熙依然不當回事,不知收斂,對康熙所做的決定,常常予以否決,不予執行。更有甚者,鰲拜還常稱病不去上朝,如果康熙不親自去家裡給他問安,他就一直賴在家裡。

過去康熙對鰲拜的種種行為一直在忍,但鰲拜得寸進尺,不懂尊卑,不顧君臣之道。這位激進的武鬥派,民族主義很嚴重而且十分自大不懂為官之道,康熙的許多政令都因為鰲拜的干涉無法實行。這位武力至上的輔政大臣對漢人十分不友好,有過多次過激民族歧視的言論和行為,這對於當時的朝廷來說是個大問題。

清政府雖然號稱百萬大軍,但實際人數一半都沒有,皇帝真正能調動的滿八旗不過兩三萬而已,如果矛盾激化導致漢人軍隊造反,大清由龍變蟲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鰲少保如果光是搞一搞過激的政治行動還好,關鍵是他還是武將出身,北京城周邊的部隊好多都聽他調遣,軍政大權一手抓的鰲拜讓康熙皇帝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這輔政少保不定哪天就變攝政少保了,這誰能忍?在加上民間對清政府入關之後軍隊的種種暴行怨氣還未消除,所以拿鰲拜這個武將開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康熙對此已忍無可忍,決定將鰲拜剷除治罪。由於鰲拜既掌握兵權、京城護衛,且耳目遍地,若想使其就範,只能智取。1669年5月的一天,鰲拜到宮中見康熙,當他進入宮中那一刻,康熙立即命令提前埋伏好的一群武林高手將鰲拜拿下。鰲拜雖然武藝高強、力大過人,怎奈好虎駕不住群狼,最終還是就擒住就範。康熙念其有功,沒有殺他,只是關入大牢,永遠囚禁。而對鰲拜死黨,殺的殺,關的關,撤的撤,鰲拜集團就此灰飛煙滅,鰲拜後在獄中病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橙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監的逆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太監王朝,都是因為皇帝的一套神奇的治國理論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預言:兩個已經實現,最後一個22年後將見分曉!網友:我信了

TAG:小橙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