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雨過天青——話柴瓷

雨過天青——話柴瓷

天青釉色柴窯瓷對後世的影響

天青色給人以淡雅、明快、內涵而富有想像,這種釉色要表現在瓷器上來展現它獨特的美,土與火的靈氣這就是五代柴窯瓷器,它千年來影響了無數帝王、達官貴族與古瓷愛好者,清人朱琰《陶說》記載:柴器自古難得、片值千金,可鎮宅辟邪之神靈。

這種釉色最早始於五代時期,帝王柴榮在一次慶功宴上對窯工瓷器釉色的御批:「雨過天青(晴)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當時五代十國,戰亂紛爭,人民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而柴榮是一個很有抱負之人,他希望戰爭過去,江山統一,人民安居樂業,像雨過天晴一樣的美好嚮往。

藝鳴軒多年考證與宋及明代文獻與資料查證,

柴窯瓷記述特徵: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制精色異,柴窯以天青為主,其餘有豆青、豆綠、蝦青等色,它美輪美奐,猶如夏日下雨過後的天空,使人心曠神怡,煩惱過去,視野寬闊,心情舒暢,陽光下看五光十色,星光點點,仿若星辰.....。

在宋代及明清民國時期都是古瓷收藏家追尋及談及的重點,而新中國成立以後直到2000初期以前,國內學者、專家都避談柴瓷,2000年初期藝鳴軒在中國古玩報上發表柴窯瓷淺談,引起了藏界關注,時至今日我們都在不斷的對柴瓷努力探尋。

當一件古瓷器具備了上面柴瓷特徵,就可以判定為柴窯或柴窯系,由於五代時期,制瓷工具的改進,那麼在作為帝王使用的瓷器,在整體製作上應該是相對比較規整,施釉較滿,工藝精細,釉入瑪瑙或寶石,具有一定的美學及製作高度。而在千年前,絕對的手工與原始制瓷時代,生產力低下,薄如紙(應該指的是當時的麻紙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

),薄胎薄釉,厚度應該在1.5-2毫米左右,且達到高溫窯變天青,這種難度極大、非人為能控制的成品,是要付出血與巨大的經濟代價,而且成功幾率也極小,甚至千窯難得一件成品,所以千年來都難得一見柴瓷,在宋時就片瓷千金難求,在明時就成為了玩、賞瓷界的一種美麗的神話傳說,它的釉色也成為自古帝王之色的象徵,達官貴族及古瓷愛好者的追求就不足為奇了。

此葵口盞以豆綠釉高溫窯變天青,釉入寶石,釉面半透明溫潤開細片中星光璀璨,猶如星光點點,五光十色,胎釉厚度在1.5毫米左右,幾乎比唐代的紙都薄。具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開細紋、制精色異(指上品窯變為天青)的所有特徵,是一件具有極高學術研究、經濟、文化與藝術價值的珍品。

藝鳴軒原創.望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鳴軒 的精彩文章:

收藏——對得起逝去的人生嗎?

TAG:藝鳴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