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治骨病有56種方法?這3種知道就夠了!腰椎頸椎病關節炎統統走

治骨病有56種方法?這3種知道就夠了!腰椎頸椎病關節炎統統走

北京中醫藥大學秦錦瀾教授

在我從醫的經歷中,有不少上班族曾向我抱怨過自己年紀輕輕就患了頸椎病,事業不突出腰椎間盤先突出了 ,也有人說,明明才二三十的年紀,卻患上了俗稱「五十肩」的肩周炎。這些情況見得多了,就想幫助大家一下。其實年輕人患這類疾病多半是與日常生活習慣及缺少運動離不開的。

要想治好這類疾病,除了平時加強鍛煉之外,也需要做好養護。不能過度損耗關節。

關節是有壽命的,退變的關節要節省著用

王先生今年60歲,年輕時愛爬山,運動強度比較大,關節磨損厲害。上了年紀後,右膝關節老是疼痛。經檢查得的是膝骨關節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老腿先老』,這是自然規律,人年齡大了,膝關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退變,只要規範治療,完全可以緩解疼痛。

膝骨關節炎多發於中老年人,表現為膝蓋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行走時膝蓋酸痛不適等,合併滑膜炎者表現為腫脹、關節腔積液。

採用膝關節平衡牽引、手法推拿,辨證內服中藥湯劑及關節腔沖洗、灌注玻璃酸鈉、臭氧等方法聯合施治,能快速緩解疼痛,達到內外平衡,恢復膝關節功能。

在這裡提醒大家,關節是有壽命的,要節省著用。運動要適度,日常生活中有電梯不走步梯,避開上下樓梯等膝關節承重大的運動,少爬山,少做深蹲動作,要選擇一些膝關節不承重或承重小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等,既可以鍛煉身體,又不增加關節的磨損。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每天30分鐘以內。

腿痛,也要提防腰椎間盤突出

23歲的小王,近來總覺得腿痛,經過專科檢查,初步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怎麼會出現腿疼呢?

其實,急性閃挫,氣滯血瘀;外感風寒濕邪,經絡閉塞;久病勞損、腎虛等都會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時,疼痛就會放射到腿部出現腰腿疼,或先腰痛後腿痛,或先腿疼後腰疼,或僅腿疼不腰疼,或僅腰疼不腿疼。

對付腰椎間盤突出症,可選「序貫六法」,即根據患者的年齡、突出的部位、程度及影像資料,分步採用腰椎靜力牽引、腰椎特色手法複位、腰部中藥硬膏熱貼敷、辨證口服中藥湯、痛點針刀松解術、骶管注射療法等方法序貫治療,起效快,複發率低。

要想治好骨科疾病,還得依靠傳統中醫

中醫治療頸部疼痛以溫補肝腎、養血益精為主,祛風肚濕、活血通絡為輔,多採用內服中藥的方法,分類型進行辨證論治,如果運用得當,臨床效果非常明顯。中醫一般將頸部疼痛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進行辨證論治。

1.風寒濕痹 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印僵硬,活動受限,後頸印可觸及條索狀物或有壓痛。上肢沉重、無力、麻木,或肌肉萎縮,手指屈伸不利,指端麻木。治以范風散寒,通痹止痛。

2.經給受阻 頭痛頭重,出汗或無汗,全身怕冷,頸頂僵硬。轉頭不利,井有目背、四肢疼痛,尤以上肢為縣,雙手無力,屈伸不靈,全身發緊或肌膚麻木,治以祛風敬寒為主。

3.氣滯皿淤 頭、頸、自、背及四肢疼痛、麻木,其痛多為刺痛,固定不穩,拒按,夜間加重,手部肌肉萎縮,指端麻木,紫紺,指甲凹陷,天光澤。皮膚枯燥,發癢,治以活血化淤,通紹止痛。

這個方法根治腰椎頸椎疾病,很輕鬆

上面介紹的方法,雖然可以緩解腰椎間盤突出,卻無法根治。要想根治,還需要藉助藥物療法。

貼敷療法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應用中草藥製劑,施於皮膚、孔竅、俞穴及病變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屬於中藥外治法。

膏貼療法的途徑直接,作用迅速貼敷療法通過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並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它部位,作用較為直接,直達病所,直接發揮藥效,作用較強。貼敷療法是以透皮吸收發揮作用的藥物,較其它給葯途徑用藥較為安全。

臨床中很多患者都在用——明時通筋骨膏,這個膏藥是採用古方熬制,從明朝正德年間傳承至今,因為效果好已經被國家認可,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用過的患者超過九成都恢復健康。因為國家支持傳統中醫發展,也助力於其推廣,所以在網上也可以找到,患者使用起來很方便。

腰椎頸椎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1.卧硬床休息,避免彎腰、負重,避免低頭工作

2.注意頸部、腰部以及腿部的保暖,嚴重的要佩帶護腰

3. 低枕平卧,注意姿勢

4.避免長期久站、久坐,經常性活動腰部

5.可以進行燕子飛等腰背肌肉功能鍛煉

6.可以慢走或者倒走鍛煉

7.禁止推拿和牽引,可局部熱敷

8.穿平底鞋緩解頸椎腰椎的負荷

9. 注意營養,多吃補腎、補氣血的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中需掌握骨性關節炎的預防
每10個人就有一個關節炎!送你一套「手指操」緩解這磨人的痛!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