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你怎麼看這句話?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你怎麼看這句話?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是一副對聯。是明代詩人曹學佺所寫。意思是說,講義氣的多半是從事卑賤職業的普通民眾,而有知識的人卻往往做出違背良心、背棄情義的事情。

在法家眼中,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屢見不鮮,在古代行俠仗義大都是「屠狗輩」的事。

這這個屠狗輩引用的是《樊噲列傳》的故事,在鴻門宴上,項莊拔劍欲殺劉邦,項伯拔劍掩護劉邦不被殺死,於是張良慌忙出門告訴樊噲,樊噲隨即帶劍擁盾闖入帳中,瞪著項王,咬牙切齒。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起源

這句話出自一副對聯,相傳明朝詩人曹學佺所作,在明末清初之時,崇禎皇帝上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沒有苟且偷生自行了斷,而明朝讀書人呢?沒有幾個願意隨著明朝這艘破船沉下去,明朝歷史是展示國人劣根最極致的朝代,往往是宦官當政,比文人當政,國力而更加強盛!文人誤國體現淋漓盡致。文人呢,滿口仁義道德,終日沉迷於黨派之爭,根本不會以死報國,嚴重違背了儒家忠君愛國的大義思想。

而曹學佺本人看不慣讀書人的此等作風,在崇禎自殺後,自己也投水,單被家人救起,隨後鼓動明朝新皇帝隆武親征,1646年八月,隆武親征失敗,清軍拿下福建,隆武帝隨即絕食而忘。9月17日,福州被攻陷的第二日,曹學佺香湯沐浴,整頓衣冠,在家中自縊而亡,臨死前留下一絕命聯:「生前單管筆,死後一條繩。」

《至屠夫徐五家見懸此聯》 (明 曹學佺)

蠅營狗苟貪妄欲,人猿如何再作揖?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其實諷刺古代讀書人或者儒家弟子的寡廉鮮恥的說法很多,這都不算啥,還有一句叫:寡婦守節義無反顧,儒生賣國爭先恐後。

說白了,古代屠狗輩是社會上文化不高的低下階層,他們作壞事也壞不到那裡去。社會上真正能夠幫助別人,同情、可憐他人的是窮人,窮人才會同情窮人,痛苦中人才會同情痛苦的人,屠狗輩就是殺豬殺狗的,沒讀過什麼書。

讀書人則是少數較富裕的人,他們有學問知識高,自己思想解釋就越多,不願意做的時候,他會刻意加以解釋;若是作惡,為害就更大了。學問越高,思想越複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矢志卜漁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重男輕女?原因很簡單
她是清朝的最後一位格格,臨終留下一句話,令人唏噓不已

TAG:矢志卜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