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那些AI界才華滿滿的女科學家們

那些AI界才華滿滿的女科學家們

整理 | 麻粒兒

微信 | ai_xingqiu

網址 | 51aistar.com

Daniela Rus

她是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她曾經一手創辦了達特茅斯學院機器人實驗室;她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的掌門人;她開創的可編程物質和分散式機器人的研究讓其成為人工智慧領域地位最高的女性。

李飛飛

谷歌雲首席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科學家李飛飛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著名學者,目前擔任谷歌雲首席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科學家,負責推動她的「人工智慧民主化」使命。

她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在頂尖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150多篇科研論文。她還開發了ImageNet,這是一個擁有1500萬張圖片的數據集,對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做出了貢獻。

Lene Parke

她本科和碩士以滿績從田納西大學畢業,主要研究方向是異構多機器人合作。畢業後順利進入美國能源部所屬最大的科學和能源研究實驗室——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擔任研究員。

在2002年回校任教並且建立了分散式智能實驗室,從事協作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的研究。目前,帕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分散式智能系統的計算化——特別是物理層面的,比如多機器人及感測器網路。

她已經發表了135篇學術論文,包括6本已經出版的專業書。她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信息及智能系統(IIS)部門主任,IEEE院士。同時,她也擔任IEEE RAS的行政委員會成員以及多個頂級學術期刊的總編。

Daphne Koller

Calico Labs首席計算官,她參與創辦了全球最大在線教育平台Coursera,目前擔任Calico Labs首席計算官。後者是Alphabet的一家研發公司,專門研究生物老化問題,並開發延長壽命的相關技術。

Koller的跨學科成就中最令她自豪的是讓學生們自己做出了不起的貢獻,包括數百萬通過Coursera參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課程的學員。在完成課程的學員中,有29%表示受益匪淺,來自發展中國家或社會經濟發展落後地區的弱勢群體學員人數增加了48%。

在擔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的18年間,Daphne Koller在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200多篇論文,還因為學術突破和出色的教育獲獎無數。

Carol Reiley

Drive.ai聯合創始人 ,Carol Reiley是直到大學學習工程專業時才開始接觸編程的。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了計算機科學博士。

Drive.ai是由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建造的,專門為自動駕駛汽車建造深度學習軟體的公司。Reiley和她的團隊籌集到12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並且已經投放了幾輛無人車上路了。

Cynthia Breazeal

Jibo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作為社交機器人領域的知名先驅,Cynthia Breazeal兼任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和Jibo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Breazel的工作已經獲得無數學術獎項、行業殊榮和媒體關注,她主要的研究項目包括:社交機器人的意圖理解和表達、語言學習的機器伴侶、思維訓練和好奇心的培養、互動性的故事講述、助理駕駛機器人、機器人用於兒科護理等。

Breazel希望創造一種具備社交和情感智能的機器人,可以與人類展開協作。在2至5年內,認為社交機器人可以在真正重要的問題上為家庭提供幫助,包括教育、健康、老人看護、娛樂和陪伴。

她希望自己的工作和影響力可以啟發他人創造「不光聰明,而且走心」的機器人。

Jennifer Chayes

微軟新英格蘭研究院院長兼微軟紐約研究院院長,傑出科學家

她參與創辦了微軟設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Cambridge, Massachusetts)的新英格蘭研究院。

在微軟新英格蘭研究院成立之前,查耶斯是微軟雷德蒙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Redmond)的負責人,她在那裡研究數學、計算機理論與密碼學。而更早之前,她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教授。她曾與他人合作撰寫了110篇科學論文,並擁有25項以上的專利。

查耶斯參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學術委員會,如美國計算機協會圖靈獎(Turing Award)評選委員會。

朱小燕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智能信息處理,其中包括:模式識別;神經元網路;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提取,智能問答系統等。

近年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生物領域文本信息處理和新一代智能信息獲取的研究。目前主要工作圍繞基於知識的智能信息獲取、基於語義的信息服務展開。

朱教授發表論文 100 余篇,曾經獲得 Coling 2010 最佳論文、ACL2012 最佳學生論文。所帶領的課題組中有多篇論文被重要國際會議錄用。

朱小燕教授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把重點放在增強人的智能。如果圖靈仍然健在,他會改進「圖靈測試」的標準,人工智慧會成為人類的伴侶,而其宗旨就是通過人工智慧來加強人的智能,而不是去朝著替代人來的方向發展,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能夠成為人類團隊中的一份子,為人類提供協助性的工作。

吳華

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人機對話、知識挖掘、機器學習等。

負責的百度翻譯項目翻譯質量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並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吳華在語法語義分析、機器學習、人機交互、自動問答等方向上進行了多項創新,其成果已應用於百度多數產品。

吳華博士2017年獲評福布斯「AI傑出女性」,福布斯專欄文章對吳華所取得的成就十分讚賞,稱吳華提出的神經網路機器翻譯(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NMT)多任務學習框架是「開創性」的工作。此前,《紐約時報》也曾對該項技術創新有過同樣的評價。

吳華已授權或公開的專利申請100餘項、發表論文60餘篇。作為分課題負責人或者成員參與過863重大項目、97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

初敏

前阿里iDST總監,現思必馳VP、思必馳北京研發院院長,2000年,初敏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第一位女性研究員,也是第一位 TTS(text-to-speech,文字轉語音)研究者。

TTS 專家、微軟高級研究員 Scott Meredith 在介紹初敏時,總要加上 「She is the mother of Mulan TTS system」(她是 TTS 系統木蘭之母)。初敏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研發的雙語語音合成系統木蘭成功應用在 Vista 操作系統中。

之後,她在阿里雲和阿里媽媽負責過機器翻譯、輸入法、用戶畫像等項目。2017 年 8 月,初敏從阿里 iDST 離職加入思必馳,開始組建思必馳北京研發院,致力於將規模化的人工智慧成果帶給更多企業。

徐飛玉

聯想副總裁、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前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會士徐飛玉自1998年起,一直在知名人工智慧實驗室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工作。

加入聯想之前,她是該研究中心語言技術實驗室文本分析研究組負責人以及首席研究員。此外,她還是上海交通大學和德國薩爾蘭大學語言技術聯合研究實驗室副主任。

徐飛玉在多語言信息系統,信息抽取,文本挖掘,大數據分析,商務智能,問答系統以及NLP技術移動應用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她成功地領導過30多個國內外研發項目,研發以及管理經驗涵蓋了創新的完整周期,包括基礎研究,應用與研發以及產品的商業化。

除了豐富的研發經歷和背景,徐飛玉還是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旗下公司Yocoy Technologies GmbH的創始人之一和負責人。在她的領導下,Yocoy已經成功地研發出30多種面向英語、中文、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國家旅遊市場的多語言交流助手移動應用,用戶遍及100多個國家。

如果你想了解最前沿的AI技術和場景應用

一網打盡AI界前瞻科技和深度報道

如果你想持續拉升逼格

歡迎關注AI星球,並轉發朋友圈為我們打Call哦~~

你們的支持才是我們創造優質內容的不竭動力~送你花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星球 的精彩文章:

這個「猩猩」要去月球崛起,你難道不好奇嗎?

TAG:AI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