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論蘋果員工有沒有竊取用戶信息,這件事都給我們提了個醒

無論蘋果員工有沒有竊取用戶信息,這件事都給我們提了個醒

?

微博上有一件非常值得關注的事情:有個用戶髮長微博說自己因為和蘋果官方的技術顧問發生口角,而被對方「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入侵iCloud賬戶。

對方還威脅說會把他的個人信息和資料往外發,同時通過系統禁用他的設備,「蘋果設備包括手機和電腦就別想用了,不敢說讓我生不如死,但肯定會給我生活和工作上帶來不便」。

長微博里還附上了據說是蘋果客服恐嚇電話的錄音。電話里客服的聲音溫和,語氣里有一種一聽就知道是長期職業習慣所訓練出來的客氣,但這種溫和客氣背後卻透露出掩飾不住的惡意和氣急敗壞,情急之中還蹦出了一句粗話。

這一切的反差形成了一種非常驚悚的戲劇性效果,讓人在荒謬之中感到不寒而慄。

按照這個用戶的說法,事後在他的投訴之下,蘋果開除了那名員工,但蘋果拒絕透露那名員工的個人信息,也拒絕說明那名員工是如何得到他的個人資料的。

從常理分析,疑點還是挺多的。

第一,發布這條長微博的微博看起來是一個長期處於半休眠狀態的小號,總共只發過23條微博,而且在這條長微博之前所有的微博都是轉發,去年一整年更是只有一條轉發微博。

第二,蘋果對iCloud的登錄設置了一個「雙重認證」的安全機制,如果是在一部新設備上登錄iCloud賬戶,除了輸入密碼以外還需要輸入一個顯示在舊設備上的驗證碼,所以外人即使獲知了密碼,也是無法登錄進iCloud賬戶的。

第三,那名員工的所作所為和所說的話,如果屬實,無異於是對蘋果發起的一場自殺式襲擊。到底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讓他不惜冒著丟掉一份好工作的風險也要對一個原本不認識的顧客去發泄怒氣?這似乎不是正常人所能做出的事。

但另一方面,這些疑點本身也是可以反駁的:

第一,很多人本來就不太用微博,所以用一個半休眠狀態的小號發文也不稀奇;

第二,普通人的確不太好登錄別人的iCloud賬號,但我們並不知道蘋果員工是不是有許可權能夠看到用戶的個人信息;

第三,如果說這件事是捏造的,那這麼做的動機又是什麼呢?以蘋果法務團隊的風格,一定不會對搞事的人善罷甘休。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大的法律風險,去給蘋果下這麼大一個套?同樣匪夷所思。

目前蘋果官方還沒有對這件事做出表態,所以整件事的真實性還有待查證,我們也不必急著下結論。我搜了一下,外媒還沒有關注到這件事,甚至很有可能蘋果的美國總部都還不知道。相信在未來幾天,這件事應該還會繼續發酵。

?

但不管事情真相如何,看到那篇微博文章的時候,我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因為我猛然之間意識到,原來我的iCloud上存了那麼多的東西:

通訊錄里有幾千個朋友非朋友的電話;日曆里有我這十幾年的重要日程;

地圖裡有我去過的每一個地方的記錄;

「照片」APP里有我拍過的所有兩萬多張照片,其中當然有一些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還有我一直有用備忘錄記錄的習慣,平時腦子裡偶然蹦出來的文章靈感,各個地方看到的也許將來可以使用的資料,還有我不想遺忘的重要信息,我都會隨手在備忘錄里記下來。

毫不誇張地說,所有這些信息加在一起,幾乎就是我一大半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就這樣躺在雲端。

以前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但現在我開始有了一些不放心。我的iCloud賬號是十年前在美國註冊的,所有資料都存在美國的伺服器里,但這並不能減輕我的擔憂。

蘋果的iCloud確實好用,好用到我已經對它產生了重度依賴。我有兩部手機,兩台電腦,通過iCloud同步之後,我用其中任何一台設備拍的照片、存的圖、做的記錄、打開的網頁,幾乎實時就能在其他所有設備上看到。

喬布斯給蘋果設計了這麼一個無比強大的雲系統,牢牢地綁住了用戶,蘋果最牛逼的不是它的手機有多好,而是圍繞iCloud所構建的這麼一個生態。雖然我幾次動過換用Google的Pixel手機的念頭,但最後還是因為太依賴iCloud而放棄了。

可是,所有的技術都是雙刃劍。不管蘋果如何強調他們有多麼多麼重視用戶的隱私安全,但是萬一呢?

?

我曾經是一個重度的果粉,但我現在對這家公司的信任度非常低,畢竟他們過去這幾年做的很多事情實在讓人寒心——比如前不久剛剛爆出的電池降頻門。

再偉大、再有情懷的公司,他們的終極目的也都是為了賺錢。在適當的外界誘因之下,他們完全有可能為了商業利益而做出讓人不齒的舉動。不光蘋果如此,號稱要把人類送上火箭的馬斯克和號稱永遠不作惡的Google同樣也可能如此。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實在是太多了。比如我曾經寫過的杜邦,雖然明知有毒物質PFOA的潛在危害,但仍然欺上瞞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把數十萬鎊的PFOA粉末隨意排進俄亥俄河,污染了三個城市的自來水系統,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

再比如福特。亨利·福特大幅降低汽車的生產成本,把汽車從當初只有少數人才買得起的奢侈品變成每一個普通人都能買得起的普通產品,從而成就了福特這家偉大的公司。

但是福特後來也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平托醜聞」。七十年代,他們的一款新車型平托(Pinto)被發現存在油箱設計問題,一旦被追尾,很容易造成油箱爆裂,從而引發更嚴重的爆炸事故。

在其中一起事故的訴訟中,律師發現福特在這款車型推出前就已經明確知道了這個安全隱患。其實要解決這個隱患也很簡單,只要安裝防震的保護裝置即可,但福特經過計算——或者說算計——之後,決定不安裝保護裝置。

他們的帳是這樣算的:

給每輛車加裝保護裝置,要增加的成本是11美元,以當時的產量計算,總共要增加1.38億美元的成本;

再按照事故的最大發生率來計算,估計總共會有180個車主會因此死亡,每個死者按慣例須賠償20萬美元,另有180個車主燒傷,每個燒傷者需賠償6.7萬美元,這些費用相加最多不超過5000萬美元。

在1.38億和5000萬美元之間,在180條人命180個傷者和省下來的8800萬美元之間,福特最終決定不加裝保護裝置。在法庭上,這個事實激怒了陪審團,最終對福特作出了1.25億美元懲罰性賠償的判決。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我覺得都有必要給我們提兩個醒:

第一,不要養成對技術的依賴。

第二,對於那些改變了世界的偉大公司,可以讚美,但不要無條件地信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假裝在紐約 的精彩文章:

有一些電影是給善良的人看的

TAG:假裝在紐約 |